有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有问出口,但它几乎跟呼吸一样真实——一个人为什么会进入绝境?为什么有些人不断挣扎,却越陷越深?他们真的比别人更蠢、更懒、更不自律吗?还是说,我们从一开始就用错了坐标系?先讲一个真实的片段。凌晨三点,一个女孩坐在城市的角落,手机屏幕昏黄,她在给网贷平台发信息:“能不能缓几天?我真的不是想赖账。”她刚打完第三份夜班,胃疼得要命,但还是不敢去医...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所谓的“努力掌控”,恰好是你持续焦虑的根源?每次看到“拿回掌控感”“赢下第一个可控时间片段”这种表达,我的确也会被打动一瞬间。那种像是在废墟中扶起自己,哪怕只是一分钟,都像是一种尊严的挣扎。但越往深处看,我越觉得,它只讲了一半的真相,甚至,可能方向搞错了。掌控真的有用吗?还是说,我们只是通过“营造掌控感”,暂时缓解了对“无法控制现实”的恐...
很多人听到“命运不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而是由你是否敢于在苦难中自主选择、持续试错、迭代成长来决定的”这句话,会下意识点头。但多数人点头,是因为它听起来像是在表扬“我已经够惨了”的努力。这是一种安慰,但不是认知的终点。它只是一个入口。真正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顺着这个入口,走进那片满是荆棘的现实深处?我们得从一个更隐秘的问题出发——为什么大多数人明明知道要成长、...
有些话,听起来像是替你出头,其实是在削你脊梁骨。比如这句,被无数文章、演讲、视频挂在嘴边的结论——决定人命运的,不是个人品质,而是他所处的结构。听起来是不是很解气?很公平?很有一种“我终于不需要自责”的释放感?但你有没有停下来问过:如果这句话是错的呢?如果它不仅错了,而且还深深伤害了你自己呢?我们今天就来拆掉这句流行语,像剥洋葱一样,把它的逻辑、情绪、盲点、...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诡异的现象:越是缺钱的人,越拼命干活;越是起早贪黑的人,收入越低;越是老实巴交、不敢提要求的人,反而最难被看见、最容易被替代。就像那个50岁的门卫大叔,干了多年,看门、收快递、开关门,从不多言。后来因为公司不愿涨点工资,他默默地离开了。没有争执,没有情绪,只是走了。他知道自己没得选。换来面试的,是个90后小伙。他条件列得明明白白:双休、午...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已经拼尽全力,熬夜加班,精打细算,甚至牺牲掉了健康,却依然挣扎在经济的泥沼中?更糟的是,当你向外界吐露一点疲惫,换来的不是理解,而是一句:“你还是不够狠、不够拼。”那一刻,像是有人用刀子轻描淡写地在你努力撕裂的伤口上又划了一道。你愣住了,不是因为没听过这种话,而是因为它太常见了,常见得让你开始怀疑,难道真的是我不够狠?不够真?不够拼...
我们一起来看这则流传广泛的叙述:富二代做生意不算房租、不管人工,轻松赚钱;而穷人就算拼了命,也要先被剥一层皮。这话听上去特别真实,甚至让人不寒而栗,因为它击中了很多人的无力感。但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不妨把这个逻辑一层层剥开。这个说法的核心逻辑是:出身不同,机会不同,结果自然天差地别。它把富二代的轻松和穷人创业的艰难,变成了一场无法逆转的剧本。乍看之下,像是现...
你有没有这种时刻,读到一篇写得头头是道的分析,点头如捣蒜,越看越觉得“说得对,说得太对了”,可读完后,却突然涌上一股无法呼吸的无力感?好像它不是在告诉你世界的真相,而是在给你的命运盖章:你这辈子就这样了,别挣扎了。这就是结构性宿命论的迷人之处,它逻辑自洽,铺陈入微,从原生家庭到时代红利,从教育资源到性格定型,像一个盖得严丝合缝的玻璃瓶,把“普通人”这只跳蚤稳...
故事:2023.01.25接了一个单子,总价格13万。工期20天。纯利润5万。我 什么活都没干,全部转包。 成本A(三维漫游费,6万,这孩子坑我了,个人感觉顶多4万5,不过我急用,没辙) 成本B PPT 费用 6000 成本C 油费+打点小鬼2条中华, 2...
为什么越穷挣钱越难? - zach的回答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9002716/answer/3570373902你有没有这样的瞬间:坐在车上,满脸汗水,看着滴滴流水账单心里盘算,今天到底是赚钱了,还是赔油钱了?你有没有在家人面前嘴硬地说“挺好的,能赚点”,转头却偷偷删掉了租车平台的广告?你有没有一次次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