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走得高远,不必一口气爬顶峰,只需先站上眼前的小山头。世间的道理常常像水流一样,看似随意,却有方向。一个人一旦站到某个系统的头部,资源就像泉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形成正反馈,使得他走得更快,跑得更远。正是因为这种聚拢效应,才让人看见了所谓的“头部优势”。可是,若光盯着最高的山峰,心里只会慌乱,觉得遥不可及。其实天地很宽,每一个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头部,就...
真正喜欢的事才能做得久远,这里面藏着修行的秘密。人活一世,总要找个心里愿意托付的东西,不然日子再热闹,也会觉得空荡荡。那些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和主题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听见了内心的呼唤。就像山泉水流向低处,从不需要人去指引,自然就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于是他们投入其中,哪怕辛苦也甘愿,哪怕孤独也安静,因为在那一刻,他们与自己是一体的。乐在其中...
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可能会慢慢推开一扇很大的门。人常常觉得要翻转人生,要彻底改变,就必须有惊天动地的举动,要么换一份工作,要么迁一座城市,要么立下宏大的计划。但细细想来,真正能让命运悄然转向的,往往是微小的一步。就像一滴水落在平静的湖面,眼睛看到的只是小小的涟漪,可那一圈圈的波纹,会一层层荡开,最终触到远方的岸。佛家说“一切法由心想生”,道家言“道生一,一生二...
我的理解是,任何果都是众因缘和合而成,诸缘不足,果不成熟,从整体时间空间线上看,就是因果在时空中联系不紧密。因果就像种子和花开,不会一瞬间紧紧相连,却在长久的时光里慢慢成全。我们常常觉得,今天做了什么,明天就该见到回报;或者遇到什么事,立刻去找一个明确的原因,好像一切都要立刻有交代。但当我们站在更大的时空里去看,才会发现,因和果之间并非针线般紧密,而是像一张...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内,也没有绝对的外。小时候,我们常常分不清楚,门里面叫家,门外面叫世界。可是慢慢长大,你会发现,那扇门本身就是最虚妄的界线。心若不安,再厚的墙也是风声四起;心若自在,再广的天地也是一席小屋。今天说“没有绝对的内外”,不是在玩玄虚的文字,而是要提醒人们:你以为的边界,其实只是心里的一道影子。世人常讲内圣外王,读书修身是内,出仕立业是外;佛门里说...
万事万物原来都是一个整体,只是我们常常忘了,所以才会苦恼。人从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落在分裂的幻象中:这边是“我”,那边是“世界”;这边是“亲近的”,那边是“陌生的”;这边是“喜欢的”,那边是“讨厌的”。于是,走路的时候脚步轻快或沉重,心情跟着天气起伏,话语在唇齿间生出褒贬。看似自然,其实是一种被割裂的生活。古人早就说过,“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的展...
鱼和熊掌其实能一起得到,只是需要时间去让它们慢慢相遇。人常常被两个选择困住,好像只能在此与彼之间二选一。于是我们常叹息,既想要安稳的生活,又渴望追逐远方;既盼望亲密的感情,又不舍自由的空间。似乎这世间的一切,都在逼迫我们做减法,割舍掉一部分,才换来另一部分。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句话深深扎在人心里,好像人...
慢慢来,才是最快到达的路。世人常常被“快”字驱使,好像越快越能证明自己有能力,越快越能抵达目标,越快越能抓住机会。然而若细心去看,真正的快往往不是一味地加速,而是能稳稳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快就是慢,不是悖论,而是深刻的生命真相。若只是急急忙忙地奔走,心乱神急,错漏百出,最后反倒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而若是心中有定,动作看似缓,却每一步都不差,最终结果反而更快更...
走在对的路上,方法就会是药,不然只会成毒。人常说,世间的难题,不是没有答案,而是人心总习惯逆着势去拧。顺道而行,看似一句再简单不过的提醒,却是千百年来无数智者在生命里参透的法门。古人说“道法自然”,佛经说“随缘自在”,《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些言语都在劝人:若你的心、你的行走,能与天地间的规律相契合,那么你所采取的任何对策都像甘露一样,润物无...
对策若是走偏,往往比问题本身还要糟糕。当一个人遇到困境时,心里最自然的念头就是要快快找到办法,要么躲避,要么制伏,要么修补。可是心越急,手越乱,往往就像在浑水里捞月,越想抓稳,水纹越是散乱,月影也愈发破碎。人们以为问题是眼前的敌人,却忘了问题也是老师。对策如果只是为了立刻除掉它,往往失去了学习的契机,甚至把原本不大的麻烦,拖成了难以收拾的祸端。譬如身体偶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