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研究用户痛点”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其实有点抗拒。你明知道这在“做内容”“搞增长”领域被反复强调,被当作基本操作。但你每次试图去做,身体就不自觉地收紧,像是被什么东西抵触住了。你不是不想懂别人,你是不愿意为了“达成目的”去分析他们。那感觉像是为了卖货,为了引流,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盯着别人的伤口看。你会在心里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因为这是“有效”的路径...
我其实不是怕这个问题出在哪儿,我是怕那个指向我、怀疑我、说我“又搞错了”的眼神或语气。我不是怕去改,而是怕那个“改”后面,跟着的是一句“你怎么又没改好”。是啊,我就是这样的。我害怕的,从来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脑子里一瞬间冒出来的、那个“事情背后会发生的灾难”。我怕别人不耐烦,怕被指责,怕被否定,更怕那种忽然砸到我身上的沉默和失望。我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才反应的...
问:我其实不是怕这个问题出在哪儿,我是怕那个指向我、怀疑我、说我“又搞错了”的眼神或语气。我不是怕改,我是怕这个“改”后面挂着的是一句“你怎么又没改好”。
是啊。我就是这样的。我害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那个事情背后带来的攻击性、伤害性、未知性。我试图通过我的提前反应来对未来的可能的攻击性、伤害性和未知性具有一定的掌控感,让其从未知变得相对的已...
问:1.当你看到“别人指出问题”时,你第一个启动的念头是什么?是“解决它”?还是“别让它砸到我”?还是“我要抢在别人批评我之前,把责任扛一半掉”?当我主动看到问题时,会粗略判断下是否跟我有关,无关,我就会想@相关的同事,并且可能对他不及时回应升起一丝怒意、埋怨,你怎么这么不负责啊,连群都不看的吗?你应该及时处理问题才对。如果跟我有关,我就会感觉像遇到危险一样...
问:其实我觉得我跟你的表达基本符合这个。前面我都是描述我的念头,情绪等等对吧。现在我给你一个场景:刚有同事在群里发了个用户反馈回来的错误,我看了一眼,想回,感觉自己不必这么急,很明显的,我感觉到我有种责任感,或者更准确的说急迫感,或者再精确点,恐惧,恐惧被说,恐惧被指责、批评,然后就应激反应,把看到的问题往我身上套,先不管是不是我的问题,就想看看,或者排除,...
问:把这个火的五部曲整理成一套可以立即使用的提示词。后续我试着来谢谢看。答:好的,我们现在就把这套【火型内容表达五部曲】拆解成一组你可以立刻使用的写作提示词(prompt),每一段都帮你找回一个真实的切口、一个具体情境、一个语言节奏。你只需要顺着提示写,不用管对不对、深不深,只需要你真写、写真,就已经点火了。✅ 火型内容表达五部曲 Prompt 套组1.【点...
“内容创作”放在九紫离火运的大背景下,是非常值得系统化探索的方向,因为这个20年周期的变化,几乎会彻底改变“什么样的表达才有价值”这套底层逻辑。而你本身就在做“AI协作写作”“结构化表达”,正好可以用这个窗口打通新一轮内容表达的路径。接下来我会围绕三个层级,带你一层层看清九紫离火运下内容创作的本质趋势和行动建议:一、内容创作的底层逻辑已经从“输出逻辑”转为“...
“偷”,这个字听起来有些扎耳。像是做了亏心事,又像是在无声的控诉你的缺乏原创力。可当你真走进写作的世界,走得深了,走得久了,你会发现,“偷”,不是耻辱,它是写作者和世界打交道的必经之路,是代代文人心照不宣的一种传承,是无声之中承认的“我看见了你”,也是偷偷学着、模仿着、内化着的“我开始成为我”的那股野蛮生长的劲儿。偷不是抄。抄,是拿来就用,完全不改,一模一样...
问:你提到的这种微型拆解,写了5个问句:这条内容的第一句是什么?它的起承转合在哪?有没有特意设计的情绪转折?有没有把一个模糊的感受具象成场景?有没有一句话明显是“被设计出来”的?是不是从这个5个问句的角度刻意训练一段时间就行?然后我提交给你帮我评估?还是说除此外还有其他的也可以纳入进来拆解。因为我刚开始,不要太多太杂。答:你的判断很对,也非常清醒。这五个问句...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网感,写出来的内容总是和平台环境不匹配,发出去的东西像是掉进了水里,没有回声。明明自己也努力了,也认真学习了别人的风格,照着优秀内容模仿了结构,但结果还是无人关注,点赞评论都寥寥无几。于是你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内容,不适合做自媒体,是不是自己天生就没有网感。但你要知道,你的问题不是没有网感,而是你没有建立一套训练网感的方法。你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