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找我看他写的文章,说写了好几千字,自己读着特别满意,感觉写出了真情实感。我打开一看,确实写得挺用心的,但看完我就问他,你觉得读者会喜欢吗?他愣了一下,说应该会吧,我写得挺真诚的。我说,你这就是典型的自嗨。这话听着有点难听,但确实是这么回事。很多新手写东西,眼里只有自己,没有读者。自己写爽了,觉得表达完整了,就以为完事了。但读者看完之后呢?没感...
去年还是前年来着,有个做公众号的朋友跟我说,他那个号粉丝也就两三千,结果有篇文章突然就十几万阅读了。我当时还挺纳闷的,问他是不是买了推广,他说没有,就是正常发的。后来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公众号这套玩法已经变了。以前做公众号,大家都知道得先涨粉,有粉丝才有阅读,一个粉丝一个粉丝地积累。现在不太一样了,系统会主动把你的文章推给可能感兴趣的人,哪怕你一个粉丝都没有。...
前两天有个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说她做公众号已经好几个月了,每天都在更新,发了七八十篇文章吧,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挺多的。但阅读量一直上不去,粉丝也没怎么涨,她问我要不要换个赛道试试。看到这条留言的时候,我心里突然有点感慨。这种情况真的太常见了,我自己也经历过,身边做公众号的朋友更是一抓一大把都遇到过类似的困境。说起这个我想起来,其实能坚持更新好几个月,这本身...
前段时间跟社群里几个做公众号的朋友聊天,发现大家都挺迷茫的。有个朋友跟我说,他定位也定了,内容也在写,但总觉得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这个方向到底行不行,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起来的。我当时就想,这种感觉我太懂了,刚开始做的时候,谁不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呢。说起这个我想起来,我们内容团队这几个月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拆解那些做得还不错的账号。拆了多少个呢,好像是二十来...
凌晨两点,北京东三环。灯火从高楼缝隙里挤出来,打在玻璃窗上。电脑屏幕前,一个年轻人盯着后台的阅读数据,手指停在鼠标上半天没点。他的公众号刚发完一篇推文,点击量还停留在“97”,像一堵低矮却无法跨过去的墙。那一刻,他突然有点恍惚:我到底在写什么,又为了谁写?窗外有风,他听见楼下保安在打呵欠,城市的夜像一口巨大的黑井,他掉在里面,听到自己的回声。那回声在问——你...
凌晨两点,他坐在出租屋的木桌前,手指停在键盘上,屏幕的光照亮了他有点发青的脸。外面雨没停,楼下有人在吵架,水声、笑声、抱怨声混在一起。那一刻,他突然有点想笑——写了一整天稿子,挣的还不够今天外卖的钱。可他没关电脑,又重新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有人说,穷的时候,梦想最轻,也最真。其实不是。穷的时候,梦想是压在你身上的那块石头,你不写,它就压得你喘不过气。他叫周行,...
凌晨的北京,风像刀一样吹过工体的街口。路边的灯一盏一盏亮着,出租车稀稀拉拉地往前开。粥左罗拎着电脑包,从地铁口走出来,外套被风掀起一点,他没去按,脑子里还在转着一句话——“要不,就从零开始吧。”那是2018年3月,他刚刚辞去年薪五十万的副总裁工作。那晚他没有喝酒,也没有发朋友圈,只在笔记本里敲了八个字:“从此,靠内容吃饭。”第二天,他的公众号后台只有零粉丝,...
那天晚上,我在成都的一家连锁咖啡店,看见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女孩,正趴在电脑前敲字。屏幕亮着,字却像是卡在那里。她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拿铁,叹了口气,嘴里嘀咕:“写一篇稿子怎么这么难。”她的手腕上挂着一根红绳,旁边的桌上放着一本笔记本,封面写着四个字——“写作变现”。那一刻,我就知道,她是那种努力想靠写作改变生活的人。她叫林溪,一个普通的职场女孩。半年前,她还在一...
那天凌晨三点,我收到一个信息。一个写作营的老学员发来的。她说:“老师,我是不是不适合写公众号?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我问她:“你是写不出来,还是不想写了?”她沉默了十分钟,才回:“我觉得我写得越来越差了。”这句话让我想起很多人——他们不是不会写,而是被“写得不好”的幻觉,击碎了最初那点热情。写公众号的第一年,大家都一样。兴奋、焦虑、爆文梦、失眠夜。可过了三个...
夜色浓得像墨,咖啡馆的灯只剩半盏。她坐在窗边,电脑屏幕一片空白。手指悬在键盘上,却一个字也打不出来。她学写作已经八个月,报了三门课,买了七本书,看了无数爆款分析,但文章一发出去,不是阅读几十,就是无人问津。那天她突然问我:“奇妙麻麻,为什么我写的东西没人看?”我看着她有些红的眼睛,笑着说:“你不是不会写,只是你没敢写人性。”这是很多人写作卡住的地方——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