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023读《论持久战》,分而治之才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之策

毛主席说: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须知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国农民所能动员抗战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日军要被迫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而且要自己看...

022读《论持久战》,世界并不复杂,只需一双慧眼!!

毛主席说:问:照你的意见,这次解放战争,主要的战略方针是什么?答: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这并不是说要放弃一切重要的军事地点,对于这些地点,只要有利...

021读《论持久战》,人人可学的诸葛孔明呼风唤雨法术

毛主席:问:假如战争拖得很长,日本没有完全战败,共产党能否同意讲和,并承认日本统治东北?答:不能。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样,不容许日本保留中国的寸土。毛主席意思很明确,第一无论什么情况发生,日本必须吐出侵占领土,滚回老家。第二我们有绝对信心做到。斩钉截铁,威武霸气!《三国演义》阁主已经看到东吴周朗使用苦肉计、连环计火烧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愁的周郎吐血三升...

020读《论持久战》,废话!得本质者得天下

毛主席:问:从政治上和军事上来看,你以为这个战争的前途会要如何发展?答:日本的大陆政策已经确定了,那些以为同日本妥协,再牺牲一些中国的领土主权就能够停止日本进攻的人们,他们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我们确切地知道,就是扬子江下游和南方各港口,都已经包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之内。并且日本还想占领菲律宾、暹罗、越南、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把外国和中国切开,独占西南...

019读《论持久战》,这形势,建议你将能量内收,苟着

毛主席说:问:你想,这个战争要延长多久呢?答:要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它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即是说,除了主要地看中国自己的力量之外,国际间所给中国的援助和日本国内革命的援助也很有关系。如果中国抗日统一战线有力地发展起来,横的方面和纵的方面都有效地组织起来,如果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威胁他们自己利益的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能给中国以必要的援助,如果日本...

018读《论持久战》,以唯一神的姿态敬拜自己

毛主席说:为备忘计,不妨抄录几段如下: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答: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毛主席这段话明确的告诉大家,抗战胜利的前提条件是,内因和外因都成熟,且以内因...

017读《论持久战》,伟人的高屋建瓴和洞若观火不是你能想象的

毛主席说:这些问题的主要论点,还在两年之前我们就一般地指出了。还在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六日,即在西安事变前五个月,卢沟桥事变前十二个月,我同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中,就已经一般地估计了中日战争的形势,并提出了争取胜利的各种方针。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前,毛主席就“一般地估计了中日战争的形势,并提出了争取胜利的各种方针”。且事实证明,完全正确。不仅在这件事...

016读《论持久战》,不敢信你自己别人还能指望你什么

毛主席说:于是问题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读出什么来了?对,笃定。十足底气的笃定,且能经得起时间的验证。一个人吹的牛,最后完完全全实现了,这个人最终会受万人信赖、爱戴、敬仰。一个人吹牛皮,一次就破,次次破,那这个人会跌入万劫不复,再想修复信任,很难,很难!笃定来源于远见、洞见、智慧。人...

015读《论持久战》,点进来,一份看透人性的秘籍请收下!

毛主席说:抗战十个月以来,各种表现急性病的意见也发生了。......所有上述一切,我们叫它做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这些话,讲起来好像有道理,实际上是毫无根据、似是而非的空谈。扫除这些空谈,对于进行胜利的抗日战争,应该是有好处的。毛主席这段话,你看到了什么呢?人性。这包含:懒惰,短视,偏见,依赖性,逃避现实,侥幸心理等。高人、伟人、强者,都是洞悉人性的人。怎么...

014读《论持久战》,妥协是人性,要成强者就得反人性

毛主席说:抗战以前,存在着许多亡国论的议论。例如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抗战以后,公开的亡国论没有了,但暗地是有的,而且很多。例如妥协的空气时起时伏,主张妥协者的根据就是“再战必亡”。有个学生从湖南写信来说:“在乡下一切都感到困难。单独一个人作宣传工作,只好随时随地找人谈话。对象都不是无知无识的愚民,他们多少也懂得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