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真正的增长,不在于忙碌,而在于专注】
2025-03-18

01 为什么总是感觉很努力,但进步有限?

有一种很常见的疲惫,是每天做了很多事,却始终感受不到真正的突破。时间被各种事情填满,日程表密不透风,但一年过去,回头看,自己还是站在原地,甚至比之前更焦虑。

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精力的过度分散。成长的本质,不是做更多的事,而是集中资源,让最重要的事拥有足够的空间。很多人误以为,效率的提升就是挤压时间,把日程塞得更满,但真正的增长来自于找到核心增长点,并围绕它构建系统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树,核心增长点就是它的主干。很多人把时间花在修剪枝叶上,试图让自己变得更“全面”,但如果主干不够强壮,再多的枝叶也撑不起真正的高度。

02 精力越分散,成长就越缓慢

人们容易被“表面上的忙碌”迷惑,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但真正决定成长速度的,从来都不是努力本身,而是努力的方向是否足够聚焦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同时学习编程、写作、短视频剪辑、金融投资、健身、心理学,每天安排的事情多到让自己喘不过气,最后会发生什么?最可能的结果,是所有技能都浅尝辄止,没有一个能真正突破。

这就是“横向扩展过快,纵向突破太少”的典型问题。真正带来长期复利的,是那些深度钻研、不断积累的领域,而不是不停切换、每样都懂一点的尝试

03 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增长点?

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是,如果某件事做得好,会不会带来指数级的回报?

成长最快的人,往往是那些把精力聚焦在“核心增长点”上的人,而不是四处撒网的人。这个增长点,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 能积累:每做一次就比上一次更好,不是纯粹的体力消耗,而是能力的增强。比如写作、编程、商业策略,而不是纯靠体力的兼职。

  • 有杠杆:当它做得好时,会带来超出个人时间投入的回报,比如创作内容可以被成千上万人看到,而不是单纯的小时薪资工作。

  • 符合长期趋势:如果某个行业正在迅速增长,而自己在这个领域有竞争力,就意味着长期潜力巨大。

04 避免被“低水平努力”消耗

有些努力,看起来很勤奋,但实际回报很低。这种“低水平努力”常见于:

  • 填满日程表,却没有真正的优先级,所有事情都重要,最终导致没有真正推进的重点。

  • 重复做低价值的任务,比如每天花很多时间回复消息、整理文档、处理琐碎事务,而不是思考如何优化流程、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出。

  • 在错误的地方加倍努力,比如不停阅读各种书籍、上无数门课程,但从来不把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现实问题中。

高水平的努力,不是做得更多,而是做得更准、更高效。最聪明的人,不是那些把所有时间都填满的人,而是能找到最关键突破点的人

05 如何集中资源,最大化个人成长?

当明确了核心增长点后,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构建环境,让它成为自己生活的中心,而不是被其他琐碎事务干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深度时间块”

碎片化的时间,无法支持真正的深入思考和突破。每天至少安排一段不被打扰的深度时间,专门用于推动核心增长点,比如每天两个小时的专注写作、研究或实操练习,而不是被信息流、社交媒体不断干扰。

第二,学会“选择性放弃”

大多数人卡在成长瓶颈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在太多方向上分散了精力。真正的高手,懂得放弃那些看似“有价值”,但无法带来长期积累的事情,比如社交上的无效应酬、消耗时间但回报不高的兴趣爱好,以及短期回报高但长期没有积累的任务。

第三,构建复利效应

单次努力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但如果能构建复利效应,就会形成指数级的成长曲线。最典型的例子是个人品牌、内容创作、技术能力的不断升级——如果每周坚持写一篇有深度的文章,一年后就会拥有影响力和信任背书;如果持续优化某个技能,几年后就可能成为领域的专家。

06 专注,是成长最快的捷径

当信息量无限增加、选择变得越来越多时,真正的稀缺资源,不是知识,不是时间,而是专注的能力

那些能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能排除干扰,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想要真正突破当前的瓶颈,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此刻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对未来的成长影响最大?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先级,让真正重要的事情,成为生活的中心。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