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标签幻觉】跳出“我是……”的陷阱,才可能真正成为自己【拆认知墙034】
2025-03-22
你有没有发现,从小到大,我们几乎没有哪一刻是“纯粹地做自己”?出生那天起,我们就被赋予了第一个标签:男孩或者女孩。紧接着是学生;乖孩子;有出息的;调皮的;内向的;懂事的;不成器的……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标签越来越多,越来越沉,也越来越难撕下来。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是个打工仔”;“我是失败者”;“我是草根”;“我是没有资源的那类人”;“我是这个社会里不被看见的人”——听起来很真实,但真实的不是“我是”,而是“我被这些身份驯服了”。
身份感,是人类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方式,但也恰恰是困住灵魂的牢笼。你越把自己当成标签,就越活在他人的定义中,就越难看见那个还没被贴上说明书的自己。
这不仅是一种思维偷懒,更是一种深度依附。你以为你在描述事实,其实是在写下命运的剧本。你说“我只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但真正的问题不是你从哪儿来,而是你有没有勇气去决定要走到哪儿去。你说“我是打工人”,仿佛这就是终点,却忘了你原本可以是创业者、探索者、创作者、甚至是改写规则的人。
身份会制造幻觉,让你以为世界已经定型;但真相是,世界从未被定义,它只是在等你决定用什么眼光去看它。
很多人一生都活在“自我叙述”中。他们不停地复述过去,试图证明“我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社交里说“我性格就是这样”,在职场里说“我没有背景”,在婚姻里说“我不是有魅力的那种人”。听起来很谦逊,很自洽,但其实是极其隐秘的自我否定。
这就像你拿着一面破镜子,说它映不出太阳。你从没想过,问题不是镜子,而是你从来没抬头看过真正的天光。
身份真正的本质,不是“你是谁”,而是“你允许自己成为什么”。你越早明白这一点,就越能摆脱那个被贴标签的、被归类的、被操控的你。
想清楚,你不是“那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一个正在变化的人”。身份不是起点,不是终点,甚至不是路标,它只是你暂时踩过的一块地砖。
你不需要证明什么身份,你只需要创造一个新状态。不是“我要成为富人”,而是“我要体验创造价值的状态”;不是“我要当作家”,而是“我要让表达成为我的日常呼吸”;不是“我要变优秀”,而是“我要学会热爱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身份是死的,生命是活的。你不该被过去的身份定义,你该用未来的行动去刷新这个世界对你的认知。
我们终其一生,都不应该活在“我是……”的句式里,而应该活在“我正在……”的进行时态中。这样,你才不是那个等着别人给你名片的人,而是那个随时可以写一张新名片的人。
下一站,我们要谈谈“恐惧”。你以为你在害怕失败、贫穷、孤独,其实你真正害怕的,是“身份的坍塌”。是那个你以为“必须成为”的人突然崩溃后,你不知道还剩下谁。但唯有穿越这层虚假身份的死亡,你才会遇见那个自由而真实的自我。
准备好了吗?继续出发。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