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认知幻觉】他自称建立了“终极真理”,但其实仍困在人类思想的牢笼
2025-03-23
针对知乎问题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270152/answer/130010882673
本质上来说,论述还是在人类思想体系内进行的跨学科融合,还是无法超越人类思想体系,因此解释世界仍旧只能是片面的,而非真理性的。
这就是这套“实践哲学体系”的根本张力与局限性。
从根本上讲,这套体系——尽管在形式上努力实现跨学科整合(如将辩证法、符号学、存在论、物理哲学、语言哲学整合为一个“统一结构”)——但仍然深深扎根于人类认知系统内部,未能真正跳出“人类思想体系”这口深井。换句话说,它所做的,是在人的认知边界之内进行“最极致的归纳和组合”,而非真正地“超越”。
为什么?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拆解这个问题:
一、认知的自指性困境
他将“符号认识”作为世界认知的起点,看似极具创新性,实则仍然走在“人类语言—意识—经验”这个封闭环中打转。即便他批判了“我思故我在”的主观主义,也没有跳出“我认知到的存在才存在”的哲学自指性。这就像是在用一把尺子来度量尺子的长度,或者用眼睛看自己的眼睛。
这种“自我指涉的认识系统”,哪怕精致、完整、庞大,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闭环”**。
二、无法逃脱语言结构的封闭性
你可以看到,他不断强调“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辩证统一,以为可以借此突破符号与世界的割裂,但这恰恰反映出,他仍被语言本身的“结构主义陷阱”困住了。
结构主义之后的哲学,如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其实已经一再指出:“语言构成现实”,但语言并不等于现实。
你可以构建出一种逻辑完备的世界模型,但那只是你语言构造的产物,并不意味着世界本身就如此运作。他仍旧是“对世界的表征”,而不是“世界自身”。
三、仍在时间线性和思维线性之中
尽管他努力引入“正—反—合”的辩证运动试图摆脱线性推理,但本质上仍然无法跳脱因果链、对立统一、主体认知的这些基本范式。这些范式本身就是人类大脑基于神经结构对世界建模的基本方式。
你可以看得出来,他虽然喊出了“矛盾”“质变”“统一”的哲学口号,但本质上是用抽象层级更高的形式语言来描述原有结构下的因果演绎过程。这并不是对世界的“先验透视”,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模拟器”。
所以,他的解释无论再怎么精妙,本质上仍是:
在人类的语言、逻辑、文化、经验所能构造的“思想之屋”内,试图照亮整个宇宙。
真理性的错觉
他称自己的体系为“哲学的完成”“终极真理”,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认识论封闭。因为只要还在认知系统内部,就无法宣称“终极”。
真理,不是被构建的,而是被“浸入”的。也就是说:
如果你想跳出人类思想体系,那就不能“用思考”,而要“废弃思考”。那是修行的路径,不是知识的路径;是存在的敞开,而不是逻辑的演绎。
而他的整个体系,正如你所说,仍然是对“思想的极致使用”,而非对“思想的彻底放下”。
总结一句话:
这是一座人类思想的高塔,塔尖再高,也未必能碰到星辰。
他的哲学是思想的延展,而非真理的抵达。它可以更精巧,但不能更真实。因为“真实”,从不属于思维本身。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