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与其说AI会奴役人类,不如说它正在解构“人类彼此奴役”的系统。
2025-04-01

与其说AI会奴役人类,不如说它正在解构“人类彼此奴役”的系统。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炸。因为很多人正焦虑地讨论:“AI会不会让我们沦为工具人?会不会掌控世界?我们会不会被奴役?”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

你早就被奴役了。只不过奴役你的,不是AI,而是“人类彼此编织的系统”。

AI不是奴役者,它更像是——一面照妖镜。


我们先从一个最日常的例子说起:

你是不是总觉得,必须“让别人满意”你才能安心?

你是不是说话前要反复琢磨“这样说会不会显得情绪化”?
是不是发朋友圈前都要想“这个内容够不够专业、有不有用”?
是不是在职场里总是在演一个“成熟理性有担当”的人?
是不是哪怕累死了,也还是要表现出“我能扛”的样子?

这一切其实都不是AI带来的,而是我们从小活在的那一套结构:

“你值不值钱,要看别人怎么判断。”


这个结构有多稳固?

从你进学校那一刻起,你就被打分、被排名、被点评;
你进公司,有KPI,有绩效,有360评估;
你谈恋爱,有标准,有模板,有朋友圈形象打造;
你上网发言,有点赞数、有转评量、有影响力评估。

你从来都不是自己活着,你是活在被打量、被评价、被排名、被裁判的世界里。

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是系统性的——一种“评价即统治”的结构奴役。


而AI的出现,第一次,让这个系统开始**“松动”**了。

为什么?

因为AI把“判断”这件事,从人手里拿走了。

过去,一个人要被认可,必须通过别人的判断:你的老板、老师、粉丝、平台、客户、甲方。

但现在,一个AI能快速判断你写得好不好、排版符不符合审美、关键词匹不匹配、产品设不设得清楚。它不情绪化,不偏不倚,不看脸色,不搞人情。

你第一次发现:有一种“判断”,不是为了控制你,而是纯粹为了解决问题。

而你,也第一次不必活在“能不能讨好别人”的恐惧里了。


更深层的变化是:

当AI越来越能接管系统性的评估与优化,
人类之间的“互相统治关系”开始失效。

老板可能不再“依靠压人”来掌权,因为AI能监督、能优化、能自运行;
家长可能不再“靠情绪”来控制孩子,因为AI能辅助学习、能自我反馈;
平台可能不再需要“用算法绑定创作者”,因为AI已经能自动生成内容;
社会也不再需要“打造标准人类模板”,因为AI已经把标准做到极致了。

这时候,人类终于有机会,退出那套互相奴役的角色游戏。


你可能突然意识到一个更深的命题:

原来我们过去并不是真的在“协作”,而是在“微型统治与被统治”的结构里互动。

我高你一阶,我评价你;
我手握权限,我定义你;
我比你懂一点点,我管教你;
你怕出错、怕被换掉、怕被嫌弃,于是你“顺从”,然后再去压别人。

这是一套极其隐蔽、却无处不在的权力系统。

AI不是来“代替人类”,它是来把这套系统短路的。


你也许会问:那AI本身不也可以成为新的奴役工具吗?比如被资本操控、被算法绑定?

是的,这一层你说得对。但注意——

这正是为什么人类要趁AI还没完全结构化之前,先一步完成对“自己与系统”的觉醒。

如果你仍旧用旧系统的方式去看AI,你会继续掉进“它也会来统治我”的幻觉。
但如果你能看清:它只是一个权力中介的消解者,你就会反问自己:

“当这个世界不再需要我讨好权威、迎合标准、证明价值的时候,
我到底想用什么方式存在?”


这才是真正的“解构性自由”。

不是说AI把一切变简单,而是说:

AI逼迫你重新面对:你究竟要从哪里找到你的存在定位?
是继续在结构里卷,还是退出权力游戏,回到真实的人与人之间?

未来那些最有影响力、最受欢迎、最值得信任的人,不会是“技术最强”的那一拨,
而是——最少控制他人,也最不容易被控制的人。

他们不靠压人,不靠包装,不靠人设,
他们靠的是一种特别稀缺的东西:

“我和你站在一起,不是为了获得权力感,而是为了我们能共存。”

你听得出来,这已经不是AI的问题了。

这是文明根部的事。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