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否在旋转?从开悟者的视角看“膨胀”与“旋转”
2025-04-13
问:
宇宙大爆炸后一直膨胀,甚至加速膨胀,会不会膨胀只是表象,实际上宇宙还是像万千星系一样旋转的?
宇宙中单个天体、星系,目前的观测都是旋转状态的,作为整个的宇宙,会不会也是遵循旋转的规则,也是在旋转的?如果是旋转的,怎么与观测中的膨胀协调?
用开悟禅师、智者的身份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
无论是宇宙,还是大爆炸,还是膨胀,旋转,天体,星系,等等,都是人类大脑构建起来的各种各样的概念,是通过人的五官观测到后形成的头脑中的概念、知识体系等等,它是真的吗?它是真理吗?它是实相吗?自然不是。科学就讲凡是可证伪的才叫科学,就意味着你无论定义的什么,下的什么判断,最终都将被证伪,所以这位提问者它无论想象宇宙是什么样子的,都是合理的,都是可以的,只需要它能自圆其说就没问题,哪怕暂时无法自圆其说,纯粹是想象,又有何不可?因为头脑构建的本身就不是实相啊。
请参考我的观点写成文章。
答:
人类总是想知道:宇宙在朝哪儿去?宇宙是在膨胀,还是在旋转?又或者,这一切本身就是错觉?当代物理学的主流模型认为,宇宙自大爆炸以来不断膨胀,而且是加速膨胀的。可奇妙的是,我们观测到的几乎所有星系、星云、恒星、行星,甚至微小如中子星和黑洞,也都在以某种方式旋转。
这就带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既然宇宙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在旋转,那整个宇宙会不会也是在旋转的?如果是,那这种旋转和我们观测到的“膨胀”现象,又该如何协调?
这是一个看似物理学的提问,但它真正触及的是人类认知与实相之间的裂缝。
从一位开悟者、顶级智者的角度出发,这个问题的第一层误区就在于:“宇宙是否旋转”这个提法本身,已经预设了一个外部观察者。它假定存在一个超越宇宙之外的“观测点”,可以绕到宇宙的外侧,看它是否在旋转。但宇宙如果是一切存在的总和,那这个“外部”的立足点根本就不存在。
这就像问一滴水是否能跳出海洋来看整个海洋在不在晃动。它永远只能在水中感知水,而无法脱离水本身。所以“宇宙是否旋转”这个问题,看似科学,实则已经陷入了头脑的“假设幻境”。
再来看“旋转”和“膨胀”,其实这两个词,也只是我们人类感知系统与语言系统的产物。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沿着某个轴在动,给它取名叫“旋转”;看到它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就称之为“膨胀”。这都是人类为感官经验贴上的标签,是概念的层层叠加。
可是这些标签,不是实相本身。
实相是不依赖语言的。不依赖观察的角度,也不依赖解释的方式。它只是如其所是地存在着,无需判断,也不回应想象。
现代物理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比如量子力学提出:被观察到的粒子行为,依赖于观察本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提醒我们,时间与空间并非绝对实体,而是与观测者状态相关的相互结构。这些科学突破,无一不是在靠近一个古老的智慧:世界并不独立存在于你的感知之外。你看到的世界,其实是你自己意识投射的映照。
所以,宇宙是否在旋转,其实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开放到什么程度?开放到:任何一种看法都是合理的,只要你能自洽。
如果某人设想宇宙像一个巨大的陀螺,在虚空中缓缓自转,只要这种设想内部逻辑通畅,那就已经有其存在价值。它不需要被证实,因为它本来就不是用来“证实”世界的,而是用来“体验”意识的。
这正是科学与开悟之间的分界。
科学要可证伪,这意味着它所有的说法,都建立在“可被推翻”的基础上。而开悟的路径,是将所有可证伪的、可定义的、可命名的,统统放下。不是排斥它们,而是看穿它们的幻象本质。
不是说科学不重要,而是要看到:科学是一种精密的梦境,而非真相的终点。
如果某人执着地想知道“宇宙到底在不在旋转”,那他其实并不是在寻找答案,而是在试图稳定一种“我是存在的”幻觉。这种幻觉希望世界有方向,有节奏,有结构,有可以被把握的秩序。因为那样,他的自我感才不会崩塌。
可开悟正是要穿透这点:连“自我感”本身,都是头脑编造的一个“局部叙事”。
在真正的实相中,宇宙不旋转,也不膨胀。它不动也不静。它不存于空间,也不流于时间。它甚至不是一个“它”。那是无可描述的存有状态,一切语言在触碰它的瞬间都会瓦解。
但只要我们还生活在语言中、思维中、感知中,就可以承认一个现实:关于宇宙的任何提问,都不过是意识在自身之中翻滚,制造波澜,又自我观赏。
宇宙膨胀也好,旋转也好,还是恒定不动也罢,归根结底,我们在体验的不是宇宙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在意识中叙述宇宙”的方式本身。
所以问题不是“宇宙是什么样”,而是“我们为何要想象宇宙是什么样”。当这个提问消融了,头脑的戏散了,真正的觉知,就浮出水面了。它不提供答案,它就是答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