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原来买了那么多课都看不下去是这么回事
2025-04-26

问: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买了好多课,几乎没有完整的跟着节奏上完的,因为我不喜欢规则束缚,不喜欢跟着他们设定的节奏来,我天生爱自由,所以这样一个人被束缚、被不允许、被压抑的太久了,就特别渴望自由,如果有违逆我自由的内心的,都会在内心产生反感、懊恼、气愤等等情绪。

而这直接引导我趋向了心灵自由的追求,以至于这10年来,一路义无反顾的在传统文化学习和修证的路上孜孜不倦。

答:

有一天,他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自己总是买了那么多课程,却几乎没有一门能按部就班地上完。
为什么一开始还兴致勃勃,可过不了多久,就在心里悄悄生出了抵触,拖延,甚至带着一点自我厌弃的小小气闷。
不是他懒,不是他不够自律,也不是他没有学习的愿望。
而是因为,深藏在他性格底层的,是一种无法泯灭的,对自由的渴望。

他一直不知道这个。
只觉得,自己是不是又半途而废了。是不是又辜负了最初的承诺。是不是太容易放弃了。
直到有一天,他静下心来,把那些过往的学习经历,一件件拿出来摆在眼前,慢慢地捋。
他发现,每一次中途停下的背后,都有一种隐隐的憋闷感。
那种感觉,不是对学习内容的厌倦,不是对自我的失望,而是来自于一种看不见的压力。
一条条预设的学习计划,一份份明确的时间表,一道道必须打卡的关卡,像一圈又一圈无形的绳索,把他的心套住了。
让他觉得喘不过气来。
让他觉得,这不是他自己的旅程了。
他,只是在走别人给他划定的轨道。

这不是小事。
对一个天性爱自由的人来说,这样的体验,是一种深刻的、几乎本能的排斥。
哪怕明知道坚持下去也许会有所收获,但只要内心的自由感被剥夺了,整个存在就会发出微弱的抗议。
起初是一点点的不情愿,接着是无名的烦躁,再然后,是越来越沉重的负担感。
到最后,连打开课程页面,都会让人感到抵触。
不是因为课程不好。
也不是因为自己不好。
而是因为,那条看不见的绳索,勒痛了心。

他想起了小时候。
那个被各种规则包围着的小小的自己。
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要听话,要争气,要规矩,要做个好孩子。
任何一丝不合时宜的情绪,都会被迅速压下去。
不能哭,不能闹,不能顶嘴,不能表达。
于是,他学会了收起自己的感受,学会了顺从,学会了在人前戴上一张恰到好处的面具。
但内心的某个地方,从那时起,就开始悄悄积攒着,渴望着。
渴望有一天,能彻底自由地呼吸。
自由地悲伤,自由地喜悦,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不必再对谁解释,也不必再为谁证明。

于是,当成年之后,面对这些看似善意、实则充满控制意味的学习计划时,他的内心深处,那个被压抑了太久的小小自己,会在暗处悄悄挣扎,悄悄呐喊。
我不要。
我不想再这样了。

这个觉察并没有让他立即改变什么。
他没有突然变得无所不能,也没有立刻抛下所有规则,走上完全自由的道路。
但他开始理解了自己。
他不再轻易责备那个“学不下去”的自己。
他开始允许自己,在面对外界设定的节奏时,感受到不适。
他开始试着,在学习时,为自己留出一些自由的缝隙。
比如,不一定非要按天打卡,也可以按自己的状态来推进。
比如,不一定非要每一节课都听完,有的内容可以选择性跳过。
比如,不一定非要跟着别人的进度,也可以自己调整节奏,慢慢走。

在这样的调整中,他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变化。
当他给了自己更多的自由感,他反而更愿意主动去学习了。
不是被推着走,而是自己走着,自己选着。
哪怕走得慢,哪怕走走停停,但那是自己的路。
哪怕只听了一节课,但那一节,是自己发自内心想听的。
不是为了打卡,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而是因为,那一刻,他真心地想知道,想靠近,想体验。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十年来一路孜孜不倦地学习传统文化,修证身心,探索自我,不是偶然。
不是因为一时的兴趣,也不是因为外界的推波助澜。
而是因为,这条路,允许了他的自由。
在传统文化的浩瀚世界里,没有人要求你今天必须懂得什么,没有人催促你明天必须做到什么。
它允许你以自己的方式靠近,以自己的节奏前行。
它允许你在困惑中停留,在迷失中沉思,在顿悟中喜悦。
它尊重你的每一次迟疑,每一次退缩,每一次重新出发。
这种深深的自由感,让他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条路。

在修证的过程中,他一次次感受到,真正的成长,不是外在成绩单上的进步,也不是达成了多少阶段性的目标。
真正的成长,是内心的一点点舒展开。
是一种越来越能自然呼吸的感觉。
是一种越来越不需要用控制来保护自己的松弛感。
是一种越来越能接住自己所有情绪波动的力量感。
是一种越来越知道,无论外界风雨如何,我都在,我都好,我都自由的确定感。

他也开始看到,身边很多人,其实也在类似的路上。
有些人表面看着桀骜不驯,实际只是渴望一个能自由呼吸的空间。
有些人表面看着懒散怠惰,实际只是被过度的规则压弯了背。
有些人表面看着不思进取,实际只是没有找到那条让自己心甘情愿想走的路。
他对这些人,多了一份理解。
也对自己,多了一份慈悲。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自由,是内心的一种松开,一种信任,一种允许。
允许自己去爱,去怕,去恨,去迷茫,去失败,去重新开始。
允许自己,不必成为谁眼中的样子。
允许自己,只是好好地存在。

而在这种允许里,人反而更能沉下心来,做出真正扎根的努力。
不是为了逃避失败而努力。
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努力。
而是因为内心有一片干净的爱,有一个安静的渴望。
想要探索,想要靠近,想要绽放。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如果你也常常因为无法跟上别人设定的节奏而感到自责,常常因为中途放弃而感到羞愧,那么,请你也慢慢地,温柔地看一看自己。
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不是因为你太容易放弃。
而是因为,你的灵魂,比你以为的,还要更渴望自由。
还要更渴望,属于自己的节奏,属于自己的呼吸,属于自己的步伐。

也许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完成所有的课程。
也许你不需要逼着自己去符合所有人的期待。
也许你只需要,停下来,听一听,那个在你心底微微跳动的小小声音。
它在说,亲爱的,不要紧。
走慢一点,也没有关系。
绕远一点,也没有关系。
只要你是自己。
只要你在自由地呼吸着。
只要你在走着,那条属于自己的,真实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