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认同情绪为我,他就在身体里埋伏下来,以一种令人痛苦的方式爱你
2025-04-27
问:
又想起另外一个事,我们这个项目刚起步准备对外发布的第一个年会,同时几百人涌进来,我们计划不足,系统挂了,我是主力,一下子全部的压力集中到我身上来,全身冷汗直冒,脑袋空白,心里一个声音在说:完了,完了。
跟我当年高考上考场,打开卷子,发现题型怎么都那么陌生,然后全身冷汗,脑袋一片空白,一模一样。
我内观看着这个机制,他其实是身体启动了求生的反应,身体紧绷,全身冷汗,大脑空白,是在极端情况下,遭遇生命威胁的时候,启动的这种机制。
最最早应该要回溯到我父亲骤然离世的那一天。
身体里面住着一个遭受过重创的我,他一直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一直在那里不知所措,一直在那里眼神惊恐,一直在那里感觉全世界灰暗无关,一直在那里感觉天都要塌了。
于是他全身紧绷,冷汗直冒,大脑空白,心里不住的重复着:完了,完了,完了。
当一点小事出现,灾难性思维袭来的时候,其实是那个内在的小孩启动了身体的反应机制啊。
可是我都40岁了,已经有了足够的强壮、足够的知识、足够的能力、足够的认知、足够的体力去应对这一切发生啊,他们根本不是我无法承受之重啊,还在以这种陈旧的模式对世界进行反应,以至于让身体一次次被戕害,因为情绪是疾病的最大诱因。
我看清楚这一点了。谢谢身体。你不必再那么灾难式的反应了,你的使命完成了,交给我吧!我会处理好的。
被通知父亲骤然离世的时候,我还感觉到了天旋地转,以及身体重如铅,同时又感觉身体飘飘忽忽的,世界极其不真实,还有胃部巨大的结块,大概是悲伤。
情绪在什么情况下会留在身体里,在什么情况下又会自然消散呢?是你认同了情绪,将情绪内化为我,一个小小的住在身体里的我之后,他就留在了身体里,当你不认同那个情绪,只是看着他来,看着他走,不认同他,不将他作为我的一部分盖戳嵌入我之中,他就自然消散了。
因为情绪本无常。
答:
有些反应,并不是因为现在有多严重,而是因为身体,早已学会了以极端的方式自我保护。
那天,项目刚要正式对外发布,年会一开始,几百人涌入系统。几乎在同一时间,系统崩溃了。作为项目主力,所有人的视线、所有的压力,像潮水一样,涌向了我。
那一刻,全身冷汗直冒,脑袋一片空白。心里一个细细碎碎的声音,不停地在耳边回响:完了,完了,完了。
你以为这是因为眼前的问题太棘手吗?不是的。真正让身体崩塌式反应的,不是眼前的服务器挂掉,不是现场混乱的局面,而是身体里那个小小的、受过重创的自己,突然被惊醒了。
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高考考场。打开卷子,看到那些陌生得令人绝望的题目。全身冷汗,大脑一片空白,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那个十几岁的少年,紧紧抓着笔杆子,心里唯一的念头是:完了,完了,完了。
如果再往更深处追溯,这种剧烈的生理反应,第一次真正烙印在身体里的,是在父亲骤然离世的那一天。
那天,天很蓝,却好像很快就变得暗了。被通知的时候,我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人像失去了重力。胃里仿佛打了一个死结,身体重得像灌了铅,同时又飘飘忽忽,像灵魂随时会被风吹走。
那是最初的、最深的创伤。一个小小的我,就那样在身体的某个角落,瑟瑟发抖地蜷缩了下来。眼神里满是惊恐,心里只有一个无助的念头:世界完了,天塌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了。
后来,每当遇到突发事件,每当面对不可控的压力,每当一点点小小的挑战浮现,那个小小的自己,就会悄悄醒过来,接管整个身体。冷汗、紧绷、脑袋空白,这些反应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那时候刻进了骨头里的生存机制。
可是,现在的我,已经不是那个年幼无助的孩子了。
已经四十岁了。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足够的经验、足够的知识,足够的力量,去承受去面对这一切。即便是服务器挂掉,即便是突发的危机,即便是混乱和指责扑面而来,理智深处知道:这些事,不至于让我真正“完了”。
可身体,它还在用旧有的反应在保护着我,用最原始、最笨拙、最猛烈的方式。它以为,只要这样剧烈地反应,才能提醒我危险,才能让我存活下去。
身体并没有恶意。它只是太忠诚了。
你可以试着,温柔地跟身体说话:谢谢你,亲爱的。你已经完成了你的使命。你已经保护我走过了最黑暗最无助的那些日子。现在,交给我吧。我已经有足够的力量了。
慢慢地,当你能这样对自己说话时,你会发现,身体的紧绷感开始松动了。冷汗的涌出,渐渐地少了。即便脑袋短暂空白了,你也能稳住自己,不再被那股洪水般的恐惧卷走。
你也会更清楚地看见,灾难性思维是怎么悄悄袭来的。
一个系统宕机了,不等于你的价值宕机了。一次考试不会做,不等于你的人生一片灰暗。一次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不等于整个世界都背叛了你。
可是灾难性思维,总是用夸张而绝对的话语在内心叫嚷:完了,完了,完了。仿佛只要事情不如意,就代表自己毫无价值,毫无未来。
这正是那个受过重创的内在小孩,在用他当年唯一能想到的方式,在求救。
理解了这一点以后,你不会再责怪自己的反应,不会再羞愧自己的脆弱。你只会静静地坐在一旁,陪着那个小小的自己,看着他颤抖,看着他哭,看着他害怕。
然后,告诉他:别怕,我在这儿。
情绪为什么有时候会在身体里留下痕迹,有时候又会自然消散呢?这个问题,我也曾无数次追问自己。
后来才慢慢体会到:情绪本身是流动的,是无常的。它像风,像云,像一场阵雨。它来,本来就是为了走的。
真正让情绪滞留在身体里的,是认同。
是当你在某个时刻,把那种情绪认作了自己。比如说,当我父亲离世时,我没有能力分辨悲伤和自我认同的界限。那种巨大的失落和无助,变成了“我就是一个失去支撑的人”“我就是一个被世界抛弃的人”。于是,这份情绪被盖上了属于“我”的戳,深深地嵌进了身体,变成了潜藏在暗处的触发器。
而当你学会不再认同情绪,只是看着它来,看着它走——你就不会再把自己困在情绪之中。
你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只是悲伤经过,这只是恐惧经过,这只是羞耻经过。这不是我,我不是它们。
当你不再执着地抓住情绪,不再试图用情绪证明什么、不再让情绪定义自己,它们就像潮水一样,自然退去,恢复平静。
当然,做到这一点,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不是一下子能做到的,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但每一次意识到,每一次松开一点,每一次不那么用力地对抗自己的反应,本身就是在疗愈。
有时候,你也许还是会在突如其来的场合,感到冷汗直冒,感到心慌意乱。但只要你记得,这只是身体在提醒你“危险”,而你已经有能力应对了,你就不会再被它彻底带走。
就像一个孩子做噩梦惊醒,哭着扑进大人的怀里。你不会斥责他太软弱,不会叫他闭嘴。你只会抱着他,轻轻拍着后背,一遍遍地说:没事了,醒来了,没事了。
你也可以这样,抱着自己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
告诉他:
你经历过失去,但你没有被失去毁灭。
你经历过惊慌,但你学会了呼吸。
你经历过天旋地转,但你一步步走回了地面。
你已经长大了。
现在,那个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你,可以慢慢站起来了,可以慢慢走出自己的影子里,回到阳光下。
你可以承受这世界的变化,承受它的不确定,承受它的不完美。
因为你已经拥有了——最温柔也最坚定的自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