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卦: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2025-05-21
问: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传:
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阳爻处阳位,不得中,为内卦外爻,承上启下。他下有承,上无应。
伏戎于莽,看起来是一种藏兵于草丛中的象,也就是伏兵的象。
升其高陵,看起来似乎是把吊桥或者是防御工事托起来的象,挂起免战牌。
三岁不兴。这个看起来是有三年、多年没有起色的象,也有三岁啥都不干的象。我想意思是最好啥都不要干,伏在草丛里,挂起免战牌。
象传说敌刚也,谁是敌?周围都是阳,能算为敌吗?也可以这么理解,就是说他孤独一人,叫他最好潜伏,不要妄动。
安行也。什么叫安呢?安宁、安于、安全、安静、苟安,沉下心来,行,走,行动。还是叫你沉住气的意思。
放到整个卦里我再想一下,同人卦,走到这一爻,阳爻处阳位,不得中正,又在承上启下要干事的位置,最好是苟着、潜着,应该是一种警示,应为上面都是阳,都是干事的人,你出头,出风头,抢人功劳,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答: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传》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走到九三的位置,氛围忽然严峻起来。初九出门遇友,是意气风发;六二同人于宗,是亲族之间的微妙关系;而九三,却是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士兵藏在草丛中,防御的高墙已经高高筑起,三年都未行动,安静地蛰伏。
九三是阳爻居阳位,本有阳刚之性,但不得中。不得中,意味着他位置略偏,力量虽然强,却容易失控。这样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能力强、有锐气,却又位置不够居中稳重,做事很容易偏激或引发冲突。
“伏戎于莽”,画面感非常鲜明:士兵藏在草莽中,隐而不发。如果理解成一种军事意象,它直接描绘了一种“蛰伏”的策略。爻辞里没有说要主动进攻,而是强调了一种防御姿态,甚至带有强烈的退守意味。这样一种退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象传解释得很清楚:“敌刚也。”敌,不一定指外面的敌人。事实上,在《同人》卦这种志同道合的结构中,外面未必真有敌人。但九三的位置特殊,上下皆为阳爻,上位阳爻居高,下位阳爻处于初九,这种局面其实很微妙。上下都是和自己性质相近的人,按理来说应该和谐共进,但事实上,当大家能力、气质过于相似时,反而更容易产生竞争与冲突。这种状态,确实有种“敌”的味道。
如果理解成职场或团队的情况,当你发现你和周围的人能力差不多、风格也差不多,又都想往前冲的时候,这种表面上的“同人”,实际上是容易变成“竞争”的。“敌刚也”说的就是这种情景:大家都很强,都不示弱,反倒更容易互相较劲儿。这时,一个聪明的做法就是像爻辞所说的,“伏戎于莽”,暂且低调藏身,不主动挑起冲突。
“升其高陵”,同样是防守的策略。“高陵”,是一种高处的防御工事,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但它不是进攻姿态,而是防御姿态,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筑高墙、设堡垒甚至挂起免战牌。如果理解成日常的隐喻,这种状态就像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里,主动后退一步,把姿态放低,避免与人争风头。
“三岁不兴”,更明显地表达了一种静观其变、耐心等待的姿态。“三岁”,古语是泛指一段较长的时间,并不一定严格指三年,更多是一种强调持久耐心的修辞。“不兴”,不行动、不挑事儿、不贸然冲动。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深的智慧:面对周围都是同样能力、同样锐气的人时,不是自己弱才后退,而是更懂得保存实力、择时而动。
《象传》说“三岁不兴,安行也”,给出更清晰的解释。“安”,不是消极的无为,而是主动的选择安稳、安全和安定。这种“安行”强调的恰恰是长期主义、冷静思考和耐心等待的能力。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真正能笑到最后的人往往不是急于出头抢风头的,而是那些懂得什么时候该静下来的人。
如果理解成现实场景:团队里每个人能力都很强,大家暗中较劲、互不相让,这种时候谁主动出头,谁就最容易被针对,甚至变成众矢之的。真正明智的做法,是先沉稳下来,把精力用在积蓄力量上,而不是轻易地去争取眼前的短期胜负。这种策略看似有些被动,甚至有点窝囊,但实际上却是更具长远眼光的智慧。
九三的位置又特别尴尬。他处于内卦与外卦之间,正是“承上启下”的位置。这种位置,既容易出头露面,也容易引来各种压力和非议。更何况,他的位置“不中”,气势很足但又缺乏真正的核心位置支持,这种状态下贸然行动,非常容易碰壁。
如果理解成:在事业的关键节点,你发现上下都是强者,自己又缺少中正的支撑,那最好就是采取低调姿态,谨慎行动。这种时候,你越想展示能力,越容易被孤立,被视作威胁。反而安静一点,低调一点,沉稳一点,更容易赢得空间,也更容易保存实力。
“伏戎于莽”这个意象在现代语境中也特别好理解。职场中经常讲“藏锋守拙”,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在每个场合都显山露水。他懂得何时该表现自己,何时又该藏起锋芒。因为真正的竞争,很多时候比拼的并非一时的能力高低,而是耐力、眼界和对时机的把握。
“三岁不兴”,这种状态特别考验人性。普通人最难接受的,就是长时间看起来毫无动静、毫无起色的状态。但其实,真正高手的修炼,恰恰就在这段“毫无起色”的日子里完成的。这段时间用来积蓄力量,用来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用来判断自己未来出手的方向。表面上的沉寂,背后是战略的调整和资源的积累。
这种策略,对于急功近利的人来说,当然难以接受。但对于真正想做大事的人,却恰恰是必备的修养。因为越重要的事,越需要在沉默中积累,在无人察觉中等待最好的时机。那种看似安静,甚至有点被动的姿态,实际上隐藏着最强大的主动权。
所以,这一爻的卦辞和象传看起来消极,实际上却充满了智慧的提醒:当你处于一个看似必须出头的位置,却又明显感到周围的压力与竞争时,最明智的策略,便是安静蛰伏,冷静等待。因为所有的竞争最终都是长期战场,短期的胜负从来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出手,而非每时每刻都要逞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