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做一年看三年,做一年看十年:批判性剖析一条看似简单的法则
2024-09-11

“做一年看三年,做一年看十年。”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建议,但它真的适合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吗?它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未被揭示的盲点?让我们一起来用批判性思维,拆解这个建议,看看它的意义、局限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究竟做什么?(What)

首先,我们要明确“做一年看三年,做一年看十年”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本质在于倡导一种长期主义的思维模式:眼光放长远,规划未来,做好眼前的每一步。然而,这样的思维方式真的适用于所有情境吗?

想象你是一名创业者,初创阶段需要快速决策、灵活应变。盯着三年、十年后的愿景,是否反而会让你错失眼前的机会?又或是,一位职场新手,刚入职便开始规划未来十年的职业蓝图,是否会让你在面对现实的工作挑战时变得焦虑和不安?长远规划固然重要,但在某些情境下,过度关注未来反而可能让我们在当下的行动中失去专注和弹性。

为何要“做一年看三年”?(Why)

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问自己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看三年?或看十年?有人会说,为了预见风险,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这听起来很合理,但是否有可能,我们因为过度聚焦未来,而忽视了眼前的变化?

长期目标的设定常常带有理想化的色彩,而现实世界充满了变数。疫情的爆发,经济的波动,技术的突变,都可能在瞬间打破我们精心策划的“十年计划”。因此,我们要反问自己:看得太远,会不会反而让我们无法适应这些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当然,另一个问题是:是否所有的决策都值得我们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长远规划?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决策,如今天该吃什么,是否需要计划三年后如何安排饮食?显然不需要。因此,这条法则的适用范围应有清晰的边界,它更适合那些需要长期投入和回报的领域,比如职业规划、财务管理和人际关系的建设,而不适用于那些变动频繁、需要即时反应的情境。

如何真正做到“看远”?(How)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一法则呢?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2W1H(What, Why, How)的黄金圈法则来帮助我们厘清思路。

  • 第一步:明确目标(What)。设定一个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足够清晰,并且符合我们个人的核心价值和长远追求。不要把它变成一个模糊的“我要成功”,而是要明确到具体的某个方面,比如“我要在三年内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 第二步:找到原因(Why)。为什么要设定这个目标?这一点至关重要。找到内心最深处的动机,才会在未来的挑战和困难中保持坚定和耐心。比如,你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是因为你对这个领域充满热情,还是因为你想在这个领域赚到更多的钱?明确动机,能帮助你在遇到挫折时重新找到前进的动力。

  • 第三步:制定行动计划(How)。不必一开始就计划十年,先从可行的短期目标入手,比如一年或半年。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调整,而不是一次性规划未来所有的步骤。计划应该灵活而有弹性,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际应用:如何把握做与看的平衡?

回到现实,如何找到“做”和“看”的平衡?举个例子,一个年轻的内容创作者如何将这个原则运用到自己的创作生涯中?

他可以设定一个一年的目标,比如写100篇高质量的文章,同时设想三年内成为某一领域的影响力人物。然而,每一天的工作和每一篇文章的创作,都是在为这个三年目标奠定基础。当面对读者的批评或数据不理想的情况时,不因为短期的挫折而灰心丧气,而是通过情绪日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反思短期的成就和长远的追求之间的关系。

批判思考:是否应一视同仁?

但请不要忽略一个问题——“做一年看三年,做一年看十年”这条法则并不适用于每个人的每一个阶段。就像医生对症下药一样,这条法则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了一定经验积累,并在寻求稳步成长的人。对于仍在探索自我、不断试错的新手,可能需要更多的短期试验和快速调整,而不是一开始就定下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

结语:从批判到实践,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做一年看三年,做一年看十年”的确是一条值得深思的法则,但它不应该被教条化地应用。关键在于找到它与个人情况的最佳契合点。要敢于质疑其局限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做一年,看远一点,但也别忘了,在做的过程中,偶尔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路径。因为未来的路,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