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读《实践论》,反复多次才能飞跃啊,所以你干嘛那么轻易就放弃了呢
2024-01-18
教员说: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
教员说的好啊,他用最简单最平实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反复多次,才能飞跃突变”。
这里面有一个字在我敲的过程中,错写成了“升起”,原文是“生起”。二者有啥区别呢?升起原本是有的,从低到高这个过程叫升起,比如国旗升起。而生起是从无到有,比如生起一个念头。
为什么这个词引起我注意了呢?
理解文字蕴含的深刻意义,不能不咬文嚼字。
教员这句话看起来平实,其实它蕴含的就是最显而易见但又最容易为人所忽视的普遍真理。
首先每个人在日常生活里所做的一切,都是社会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些社会实践在每个人脑子里一定会给他留下些感官接受到的东西,以及经过他脑子已有东西加工之后形成的东西,这将包括他当时生起的情绪,他机体的反应,他脑子里的想法等等。
人不是机器人,在每一次做、行动、实践的过程里,一定会得到一些反馈,一些通过五官传入大脑的感受、声音、颜色、状貌等等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大脑的素材,是人升华认识的素材,不可或缺。
当然随着AIGC这种生成式AI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们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者输入文字、音频、视频等等类似人的五官样的东西获得反馈,提升其模型能力,换句话说,机器也逐渐在具备获得反馈的能力。
但机器没有情绪、欣赏美丑、机体反应等等的能力。而这些其实对于形成最终的有价值的规律性的真理性的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苏东坡之能成为苏东坡,不仅仅在于他读了大量的古书,还在于他所具备的人所特有的人性能力。
人为什么必须反复实践,在一件事情上反复实践,就比如我读书,读教员的《实践论》,为什么要反复读,因为每次触摸它,你脑子里联系到的事情不一样,你自身感受、情绪、身体反应也不尽相同,而与之结合发生的化学反应也将是不一样的,随着这个读的次数的增加,你将能把文字后面,文字周边,以及跟文字不直接相关的东西都给读出来,经过一轮一轮信息补充之后,将能获得纵向更加深刻横向更加广博的知识和信息。
而实践做事情也是一样的,你做第一遍可能遇到5个难题,其中三个都让你无所适从,心里发慌,很可能基于以前不怎么健全的认识,觉得这事儿不行不靠谱,于是就想放弃,这一次放弃带来的是挫败的、负面的、阴暗的、沮丧的情绪,这情绪便跟你做的事儿产生了关联,下次遇到类似的还没开始呢,这情绪就事先生起来了,警告你,别碰啊,有危险啊!除了这之外,还会在脑子里种下这事儿不可行,更扩散一点类似的事儿不行,再往外扩散成了我不行。这样加深个几次,一个人就废掉了。
而如果反之,他实践做一个事情,5个难题,有三个无所适从,没事啊,他去请教高人,或者他沉下心来,让自己变得豁达开放,然后拿一张纸出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然后将脑子里生起的可能的处理办法写下来,然后一个个去尝试,这个尝试的过程就是实践啊,可能列出了10种方式,一个个试说不定就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方式,或者做着做着想到了另外一个更好的方式,就这么做啊做啊做啊,想啊想啊想啊,最终问题就解决了,障碍就绕过去了,成功的时候,情绪是愉悦的、成就满满的,于是他的正确的认识得到加深,以后道路就越来越顺当、越来越宽阔了。
教员说“要反复多次”,没有一个人例外的,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反复的次数是三次,有的人要反复10次,100次,这便是人跟人之间的差距,有天赋的差距,也有是否能够足够专注专心的行为的差距,有人讲运气的差距,其实运气可以忽略不计的,你看到的运气是别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的天赋和专注专心用心等等。
假若说你反复了10次,不行,就11次,11次不行就反复到20次,30次,唯一的一点是对于一个你正在进行的事情没有达到真正发自内心的信心之前,莫要放弃,因为你的反复不够,自然还达不到量变飞跃到质变的那个阶段,此时你如果放弃,就是浅尝辄止,你的认识也便是残缺不全的错误或者缺陷认识,你不仅会误导你以后的行为,教导别人还会误导别人,尤其会误导自己子女。
对了,教员说的“飞跃”得有个衡量标准,不然每个人都不知道我哪儿知道我飞跃没飞跃,我还要不要继续反复啊。很简单的衡量标准啊,摸摸你自己良心,你的天理人心会告诉你,你感觉到酣畅无比,你感觉到极大满足,你感觉到十分快乐,没有理由的快乐,你觉得自己信心无穷大,你觉得你心里清明没有半点疑惑,你觉得任何人站到你面前问你相关的问题你都能圆融的回答他,这个状态便是飞跃啦。
你想想啊,教员为什么干什么事儿都那么淡定,那么从容,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飞机大炮盘旋于头顶而谈笑风生,因为他有那种极大的信心啊,他行走在真理里。
同志们,如果你还总是在苦恼,抱怨,觉得做的事儿千头万绪,读读教员的《实践论》吧,读100遍,咬文嚼字的读,体会,思考,融化进自己心灵,一定会有惊喜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