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读《实践论》,再论感觉对于重塑底层认知的广泛彻底性
2024-02-18
之后一段时间的文章将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读后感,相当于对《实践论》的理解部分。
第二部分则是实践部分,以阁主正在全力推动的公众号自媒体IP破圈作为实践对象,在这个实践过程里运用阁主所理解到的毛泽东思想。
相当于阁主将毛泽东思想作为阁主的思想和理论武器来对自己设定的“革命”目标发起冲锋。
毛泽东思想能带领四万万中国同胞打倒三座大山,带领全国人民站起来,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用它来指导阁主做一个公众号媒体IP那岂不是杀鸡用牛刀,大炮打蚊子,小菜一碟吗?
换句话说,就是这么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只要能真正的学到并掌握到,达成阁主这个小小的“革命”目标,那必然是水到渠成的。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阁主是不是真的学习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是不是领悟透了毛泽东思想?
当前他正在实施的就是竭力去理解《实践论》,并将其应用在阁主的实践里。
// 读后感
毛主席总在一遍遍的讲,外部到延安去的同志,第一天第二天走走看看听听,跟当地的干部群众聊聊,能获取一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也是一些零零碎碎的讯息。
当他们来延安次数多了,或者在延安呆的时间久了,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看到他们热火朝天,充满希望和干劲的面貌,看了很多的文件,听了很多人的反馈,他们就慢慢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
这个过程类比阁主正在进行的公众号自媒体IP这个“统一战线”,要得出“能够成功的”,该怎么办呢?
也该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还得想一想。
这个结论得得出来,并且坚定下来。
毛主席和他带领的共产党人,大多数是不会怀疑社会主义中国是可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是可以建立起来的,读一读方志敏烈士的诗就知道啦。
他们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信心和信念呢?
首先有一颗强烈的救国救民心。
其次掌握了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毛泽东思想。
第三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第四十月革命树立的成功榜样。
类比到阁主正在推进的事情。
名利心+得利之后将要推完成的此生的责任、使命在其他文章中已经屡次提到,这无问题,尽管不如救国救民那么高尚,但同样是利他心占据主导,虽然利益的人数比较少。
儒家传统思想对阁主的影响也是不小的,比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孝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成功的榜样自然不用说,董宇辉就是当前正当红的活生生的榜样。他是靠读书的积累出圈的。阁主自然就有了很强的读书和不断输出的动力。
那剩下的,经常还会有自我怀疑和懈怠,原因就在于理论武器掌握的还不足够强大,因此阅读及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便是需要持续推进的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了。
// 实践
阁主现在在运营的有18个账号,在其他账号不见起色的情况下,无尘阁DU毛选有发力的趋势。
于是打算三个月之内主攻这一个账号,也就是纯原创,字数提升到每篇3000-10000字/日,逐步朝上提升,让这个账号变成有深度且完全倾向于实干的账号,读学用毛选。
其他常规3天更新的账号,借助AI来辅助创作,维持更新,养号。
智学AI校讯通那个以公众号运营为主题的账号以转载毛选这个账号的内容+剖析公众号这个平台的各种功能为主。
智学AI教育云那个以“目标”为主题的号也用来做转发。
目的在于将大部分的思考、实践的精力集中到读毛选、学习毛选、思考毛选、实践毛选上去。
而实践毛选就围绕公众号运营这个主题,在深入思考运营的过程里实践毛选。
可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充实自己感觉材料。
第一个方向将阅读量大的账号的文章全部阅读,并以他们的选题为选题重新创作。
昨天浏览了下“虎妞儿读书”和”娄斯令读毛选”各自几篇文章。
有一些初浅的感受,前者采用摘+思辨议论的方式,后者结合他粉丝群的读者反馈+摘录相应毛主席的话+自己思辨结论。
前者读起来比较晦涩,在阁主所看的四五篇文章里,主要是用辩证法和矛盾论来剖析毛选中的各种事例。
后者语言比较平实一些,有一些说教的成分在。
前者的标题喜欢用数字,还有比如顶级、最深刻、智慧、厉害这类夺眼球的词,这些比较短但是植入了数字和撩人心的词有没有用呢?有用。阁主前面有一篇用了个底层思维,创了个阅读的高峰,800多阅读。
他们可以借鉴的部分目前来说第一有使用数字标题+夺人眼球直击心灵的词汇,当然不能标题党。
再一个就是使用毛主席的思想分析现实经历。
阁主现在做的实际是类似的事情,不过分析的是自己从事的事儿,而不是回答读者问题,并试图延而伸之。
关于使用他们选题来创作的问题,还是得根据阁主阅读的实际,他们对毛选的阅读广度比阁主高的多呢,所以只能截取部分选题来用。
至于是否全部阅读也要视实际情况了。昨天看虎妞儿读书的文章就有点看不进去,比较枯燥的哲理分析。
不过这个浏览他们文章,增进自己感性认识,搜集更多更全面感觉材料的事情还得继续下去。
刚刚想了下,继续把另外4个账号也做一个初步浏览后的评估吧。
浩司令读毛选这个号文章风格有点类似阁主,比较口语化,不故作高深。
他写的文章不长,属于随感或者日记性质,针对生活中一个特定的问题或者现象结合毛选来解读。
这一点确实非常类似于阁主。
不过阁主喜欢写长文,目的在于深刻周全系统的思考和自我整理。
这种方法其实对于朋友们想突破自我的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早斯令的文章属于针对一个大家关注的现实困惑、或者现实问题,比如说我为什么努力了没用,用毛主席思想来解答这个问题,并给出方案。
这种写法应该很能打入人的心里去,因为现实中的确很多人受困于一种低自我价值,想改变又改变不了的无力感里。
活学活用毛选这个账号的实体价值也不错,真正在实践他的活学活用,一方面用毛泽东思想分析一些常见问题,一方面分析一些社会问题或者现象。
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因为学毛选是为了干啥,不就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嘛?阁主这个针对自己公众号运营的实践,算其中一种,但受众面比较窄,所以阁主想尽快将70个问题落实成文,用毛主席思想来指导实践。完了还是得拓展到大众关心的问题和现象上去,让大家受用,而非阁主一人受用,那样才好。
毛选学社是一个摘录号,相当于毛主席过往文稿、发言等的一个汇编。阁主在精读完毛选前,应该不太有时间仔细看他的文章。不过他这种摘录的方式也是一种内容题材形式,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
第二个方向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文字本身),在实践中学习他们。
浏览了虎妞儿读书跟娄斯令的几篇文章之后,对于这个问题,阁主现在的感受是,他们坚持的够久,研究的够深,阅读的够多,毛主席思想对他们头脑的重构和颠覆够大,更新的够频。
其他策略或者技巧性的东西目前并未看出特别出彩或者值得注意的地方。
还有一点刚想到的,那就是毛主席思想在国内的知名度接受度还是非常高的。
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毛主席思想的确就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生的,好好学,深入学,精学,的确可以带来价值观重塑,从而纠正自己行为进入到正确轨道。
第三个方向分析了解他们在外部平台的布局,在实践中学习他们的运营策略。
虎妞儿读书布局了知乎、网易、喜马拉雅。
娄斯令读毛选布局了昆仑策、红歌会、360doc、乌有之乡、善之渊、sohu、淘股吧、今日头条、豆苗网。
通过这俩账号外部的表现,咱可以得出一个感觉性的结论,虽然公众号现在确实给予了公域流量的开放,但是站外引流还是有必要的,尤其哈,那些允许UGC的红色网站上集中的都是毛粉,红粉,人群非常精准。
早斯令读毛选在外部没有布局。
浩斯令在360doc有发文。
那么说,阁主也是有必要开辟这个战场的,一方面也是多结交一些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朋友,另一方面也是引流推广的需要。
活学活用毛选外部没有布局。
毛选学社在微博、红色文化网、昆仑策、乌有之乡、知乎、红歌会、即刻App、Google Groups、毛泽东思想旗帜网、民族复兴网、犀乡、自由微信、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等有布局。不过有的网站可能是机器采集过去的。
第四个联系到他们本人,能线下见面的最好见面。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想好。也就是说付费给他们,因为他们要么是付费文章,要么是付费打赏,要么是自己的付费群。
在阁主没有真心认同并佩服他们的情况下,去贸然付费,一是额外花些成本,二是带不来什么实际价值,三是还要占用时间。目前来说付费加群对带来一些阅读量是有帮助,尤其说加入这种有现成读者的精准粉丝群,但不晓得他们会不会允许在里面扔阁主自己的文章链接。
关于付费和见面根据需要,暂缓。
前期自媒体投入成本差不多有11000多了。实际收益5000不到。在未收回成本的情况下目前专注在阅读、创作、研究同行、思考及适当的渠道引流上比较合理。
好了。写了3345字。目的也很简单,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学到的毛泽东理论真真实实的落到生活工作的实处,让它在阁主身上发挥出价值出来,同时也是为其他有缘的朋友提供一种自我重构、人生重构的可行之路。
所有以上文字,总结就一个词,感觉。通过大量的实践收集大量的感觉和感性材料,为升华为理性认识储备养料。
此文回答了阁主列的70个问题的第三个,关于更新,还是维持9个号的常规更新,如果有写作的冲动的情况下,手工创作,如果没有或者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借用AI创作。
另外9个号随缘更新,遇到有时间且有话说的时候就更新一下,先养着那些号。
养号目的在于到准备集中精力主攻那一个方向的时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