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写作的两难:如何在“表达自我”与“引起共鸣”间找到成长的平衡
2024-10-26

这位专栏作者的观点抓住了初学者在写作进步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性矛盾:“寻求发表”和“寻求自我”确实往往存在冲突。这种冲突的背后,反映的是创作与市场的双重需求——即作者想要表达内在自我,但为了被更多人看到、认可,往往需要调整表达方式,以迎合更广泛的受众。作为一个顶级编辑,我认为这种观点有深刻的洞见,但也需要更细致地探讨,以帮助写作者更全面地理解写作能力的提升路径。

1. “寻求发表”和“寻求自我”的矛盾并非完全对立

这位作者提出的二者矛盾,是对创作需求的一种二分法,即“追求发表的成功”与“忠于自我表达”之间的冲突。然而,这种二分法并不意味着二者无法兼容。初学者之所以会遇到这个矛盾,往往是因为对写作的认知还处在单一维度中,容易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事实上,有经验的作家通常能够找到一种“平衡”:既满足自我表达,又在表达方式上让读者更好理解。初学者或许无法立刻做到这点,但可以逐步学习如何在作品中让“自我表达”与“可读性”相结合。

2. 进步的关键:平衡自我表达与技法提升

写作的进步不仅是思想上的突破,更是语言、结构、逻辑等技法的不断精进。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追求自我表达本身并没有错,甚至是许多优秀写作的源泉,但如果他们仅仅停留在“自己喜欢”的范围内而不愿意学习新的写作技法、试验不同的表达方式,就很容易停滞不前。写作是一项技能,它要求不断尝试和磨砺,以提升作品的质量与深度。初学者可以逐步尝试探索不同类型的写作风格、格式和题材,甚至尝试挑战自己不喜欢的主题或角度。通过这些“意外”的探索,有时反而能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自我。

3. 从“让自己舒服”到“适应受众需求”

许多初学者的写作瓶颈,正如这位专栏作者所言,源自一种舒适区的束缚。在创作之初,固然会自然地偏好“自己喜欢”或“让自己觉得舒服”的内容,但这种偏好可能会形成一种局限,使得写作者过度关注个人体验,忽略受众需求。然而,适度“向外看”可以成为写作成长的催化剂。了解受众需求,既不意味着要迎合一切,也不意味着要抛弃自我。写作者可以在创作中保持自我,却通过技巧与视角上的调整,让作品能够触动更多人。比如,保持个人风格的前提下,去改进文章的逻辑性和结构层次,通常会让作品更具普适性。

4. 如何在“发表水平”和“自我表达”之间取得平衡?

对于初学者,尤其是那些抱有创作理想的人,关键是找到一条渐进式的过渡路径。一方面,他们需要写一些挑战自我的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水平和技巧,以达到发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必过于苛责自己丢掉个性。具体而言,初学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创作练习:每天保持写作,不仅限于自己喜欢的题材,也要尝试一些“不喜欢”的话题,甚至是商业化的选题,看看是否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

  • 不断审视并提升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表达中寻找“引起共鸣”的切入点,尝试提升文章的“受众友好性”,如增添细节描述、增强故事感等。

  • 寻求反馈和审视差距:积极接受读者、同行的反馈,找到自己和更高水平作品的差距,反思哪些方面可以提升和调整,逐步接近“发表水平”。

5. “自我写作”和“市场写作”并非截然不同的路

“自我写作”与“市场写作”不是截然分开的两条路,而更像是交汇的圆环。任何深刻的自我表达都有触动他人的潜力,而任何真正有价值的市场写作往往也脱胎于独特的个人视角。那些最终走得更远的作家,大多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动态平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塑造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完全抛弃“自我”的根基。

总结:保持自我表达的真诚,兼顾技法提升与受众需求

这位专栏作者的观点确实道出了很多初学者的心态和进步瓶颈,但要看到的是,写作的成长并非只是“放弃自我迎合市场”,而是在真诚表达与技法精进中找到一种平衡。写作者要接受写作是一条需要“持续精进”的道路,同时认识到,任何优秀的内容,无论“自我表达”还是“市场取向”,最终能被认可,都是因为它真正触动了人心,兼具情感的共鸣与表达的深度


prompt:

分享一点小经验:之前和某位纸媒的专栏作者聊天,说初学者写作。她说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认识到“寻求发表和寻求自我是互相矛盾的”。简单来说就是一开始想写的东西多半达不到发表的水平,但如果想往那个水平努力,就需要写很多原本不想写的东西。有很多人本身素质是可以发展的,但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宁肯一直写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作品,自己喜欢读并且认可的东西,就不太会进步,停留在了这个水平,过了一些日子,就和旁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你是一个顶级专业编辑,请你仔细思考后,中肯深刻评价以上观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