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032读《论持久战》,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
2024-05-24

毛主席这样看来,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这些,就是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是贯彻于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阶段之中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观察中日战争如果忘记了这些特点,那就必然要弄错;即使某些意见一时有人相信,似乎不错,但战争的经过必将证明它们是错的。我们现在就根据这些特点来说明我们所要说的一切问题。

毛主席这段话底气十分不容商量的口气

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

毛主席底气从何而来如何做到中日战争本质的

本文我们探究这两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变强成事极为重要

毛主席历史自信

在熟读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历史自信。历史自信源于历史认知,熟读历史是历史自信形成的基础。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认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1910年春,毛泽东到韶山东茅塘秀才毛麓钟家里读书,开始选读《纲鉴类纂》《史记》《汉书》等古籍。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开始阅读《御批通鉴辑览》《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以及各朝各代的《纪事本末》。这些阅读经历,使毛泽东养成了读史的爱好。战争年代,毛泽东读史的兴趣不减。1937年1月,毛泽东致信李克农,请他代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尽管担负了繁重的治国理政任务,依然保持了读史的习惯。据北京图书馆的记录,1949至1969年,毛泽东共借书6000多册,其中历史书籍所占比重最大。毛泽东在阅读历史、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感受了中国史籍的浩繁、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中华文明的灿烂,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

这段摘自金台资讯作者陈金龙试论毛泽东的历史自信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105342110842181

一段他人论持久战评价北京日报-毛泽东评日军:战术颇为高明 战略战役不行

毛泽东本人很看重《论持久战》这部著作。据何其芳回忆,1961年1月23日,应毛泽东之邀,何其芳到中南海毛泽东住处讨论写《不怕鬼的故事》的序文,其间毛泽东谈起国家大事时说:“第一次大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是因为缺少舆论准备。抗日战争时期,有《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就有了准备。”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影响了很多的人,也从思想上武装了很多的人。林默涵回忆在《解放》周刊读到《论持久战》的情景时说:“我看到的时间也就是1938年七八月的样子。我是在武汉郊区的山上一口气读完的。越看心里越亮堂,越看越高兴。中国不会亡,但也不会速胜。我从心底里呼出了这句话。”“当时奇怪得很,仿佛自己换了个人一样,由茫然变得有信心了。”于是,林默涵1938年去了延安。他回忆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那一年发表的,它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指出了抗战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也使我的思想产生了一次最大的变化。我就是因为看了《论持久战》,才萌发了去延安的愿望。”

读到论持久战》,顿时内心里亮堂了起来这是发自肺腑赞叹可见毛主席著作当时人们造成的心理冲击有多大

启迪民智,涤困惑指明方向给出方法有理有据

问题在于看不清一旦清了理顺了其中的脉络问题迎刃而解了。

论持久战正是这样一部著作

而毛主席之所以如此自信,源于超越众人中国历史谙熟以及历史风云变化的深刻理解

20读了6000本书一年300这是建国之后建国之前恐怕只多不少

如此阅读量的没有超越绝大多数人的

所以结论是要想拥有绝对自信以及深刻洞察、直击本质,必须极尽时间阅读

其他一切事项其实都不是必须的,在空耗时间

经过上面文字描述结论已经非常清楚

我们立业做事紧要地,不是一个具体的技能而是尽可能扩充自己知识储备增强自己思考力判断力决策力、洞察力。

所以面对互联网上各种诱惑的时候拒绝便是最佳的策略态度

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毛主席古往今来所有史书历史他便醍醐开悟

由此扩展开去便有了系列的洞彻本质的宏观巨制真知灼见并由此带领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走完了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自立的斗争解放之路最终胜利

毛主席整个崛起的历程,值得每一个试图此生此世有所建树好好品读研究学习

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哪里脑子里心里脑子里心里东西又从哪里发生出来经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