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读《论持久战》,心不死道不生
2024-06-02
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
这个心死断了对xx的欲,断不了障、执。
心不死道不生,既要断欲,还要断障和执。
心之欲死掉
做一件事,存一个欲望,做好它,做出结果来,获得物质回报,获得奖励,获得赞扬,等等。
求,想得到。
求而不得就会心生烦恼。
求而得到便会心满意足、喜笑颜开。
少有人逃得开这样一个心理机制。
因为,人人都有欲。
不仅如此,求而得的兑现时间如果慢了,或者没有给出得的确信,人们会经历翘首以待、心情忐忑、有些灰心失望、失望、心灰意冷的过程。
大体如此。
一个运动员训练短跑,每天非常辛苦,但成绩总是差别人一大截,进步很慢。
如果没有一个有经验的教练员能识别出他的潜力,从旁给他科学指导和鼓励,再加上运动员自我预期又高,就会出现迷茫、懈怠的情况。
一个创业的人也如此,每天起早贪黑,可总是亏着本。
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没有人鼓励,没有有经验的人多提携和指导,很难坚持很久。
欲之大,道不生。
精力、注意力投之于欲,哪有工夫与道共生一体?
即便如此,须臾不离道,日用而不知。
心之欲死掉,道才能自然而然透出来。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这个状态!
对结果没有任何期待,沉浸在做里面就够了!
悉心地跟做的每一个刹那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灭除欲望的做事便是如此。
心之障死掉
你被障住了,心上迷了灰尘。
孩子认知学习是为了父母,而不是学习本身就是体验本身、快乐本身、自我完成本身,学就完了,不是为了某一个具体的目的。
吃饭就吃饭,不是为了饭食的美味、香辣、丝滑,或者饱腹感,而就是吃饭本身,米饭入口的一切细微的感受,咀嚼的感受,舌头尝到了甜味,滑入食管的感受,在这一系列的动作里体验存在。
我们思想里认知一个什么,就会将注意力投注在它身上,然后偏离了正在做的当下,听到的,看到的,触到的,闻到的,等等。
注意力投注到认知的幻境上,我们就陷入了分别和评价,因为认知一定是经过过去的认知加工后的幻境,它不是那个当下本身。
习惯性的被认知所牵引,就习惯性的偏离当下本真,偏离了道,活在虚拟现实里。
受情绪牵引,心情起伏不定,时而紧张,时而喜乐,时而愤怒,时而惆怅。
外境投射在我们的认知墙上,难以挣脱,一刻不得停。
我们过去的认知变成了障,障住了我们跟道直接连接。
做事便失去了他本有带给我们的合一的,喜悦的,平安的,完成的,归宿的,找到家的一切纯粹的体验。
障不去,道不生。
道不生,如何能一切自然,一切如法,一切合于道呢?
与道合一,不知困难为何物,不晓危险、尊卑,做就完了,只是做而已。
需要找谁自然就去找了,需要借势谁自然就去借了。
灭去障,与道合一,跟道一起存在,无滞无碍。
心之执死掉
一定如此,不一定如此。
没有定论。
一切皆在变动迁移中。
执于它一定如此,它不一定必须如此。
认同天是蓝色,共识是蓝色,若是第一个使用蓝色的祖先称之看到的蓝为上帝,也便是上帝了。
我们不过用“蓝色”达成了一个对天空颜色的共识。
执于这个“蓝色”,心就失去了认知它为别的的一切可能性。
阁主想说它是猫色。
执于事情一定要如此去做,就失去了尝试其他步骤的一切可能性。
心应该是流水的状态,或者跟时间一样流动永不停留的状态,没有一个结,不存在任何一个固定的标记,就如认同蓝就只能是蓝,不,它是手机,它是未知,它是嫦娥,或者空间站,都行的。
概念对于人跟人交流和共识的时候是必须的介质。
但在做事的时候,请不要如此。
那是执。
执于一端,就牺牲了其他一切的面向。
写文章,一定要套一个模子吗?不。
一定要迎合谁谁谁吗?不。
一定要局限什么领域什么行业吗?不。
无有定法,几于道。
无招胜有招。
最有力的不是具形后,而是无形的刚劲儿、内力。
阁主用漂浮描述漂浮。
化去执后,任心流淌,任道作用,随心所欲,恣情纵意,一切合于道。
阁主近日看《读<通鉴>论》,其实是不太看的懂的,文言底子弱。
没关系,进入一种类似出神的状态,熄去欲(我想读懂),灭去障(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关闭执(我一定要读明白),用出神的状态,只用眼睛,一目十行扫过去,再扫过去。
很美妙的感觉,似懂非懂,似看非看,似听非听。
它是我,我是它。
内心无比安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