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读《论持久战》,重走那条丢药丢牛奶的路
2024-06-19
昨天骑车,从燕郊福成五期骑到潞城地铁站,14公里。
中间不知道什么位置,挂在车把上的预备早晨、中午喝的两袋中药和早餐奶丢了,丢是因为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那个袋子是媳妇买的食品袋,比较薄,不合适放两袋比较重的药跟奶。
它破,阁主分析不是因为重,而是因为中药袋子有几个尖角,比较硬,在骑行的过程中,来回晃荡把袋子给刺破了,哗啦一下全裂开,掉了。
这个场景让阁主想起动物园越狱的老虎们,或者监狱越狱的囚犯们。
大约这两袋中药和牛奶看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新鲜,想逃出去看新鲜去了吧!
在快到运河桥(接近潞城地铁站2公里位置),阁主发现了那个破损的塑料袋,于是转头回去倒骑2.5公里到大堤路入口第二个上坡位置,边走边看,一路都没发现,于是再折回来,还是边骑边看,依旧没发现。
死了心了,不是在那条林荫道儿上丢的。
于是阁主猜测,不是小区,那只能是出小区之后到大堤路这一段了,具体哪段,不知道。
那个时候阁主想起了刘伯温,想起了诸葛亮,若是会易经,起个卦,大概是能定位的。
想想可笑,两袋中药、一盒牛奶的事儿居然扯上了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
简要回顾了下昨天发生的事情。
今天早上,从出单元门开始,阁主就沿着昨天的路一路骑去。
骑的过程里还在留心昨天丢的那两袋药和牛奶。
远远看到一个什么不明物品,就有种期待,难道它是,它是,它是?
不出意外,都不是,要不是烟盒,要不是牛奶盒(不是阁主丢的那个牌子)。
这么行去,路上看到街道不干净,就会想,也许他们还在某个位置躺着呢。
若是看到街道干净,就心想,清洁工只怕早就扫进他们的随身撮箕去了,怎容得了这躺地下的东西作为垃圾影响市容,甚至是影响行人安全呢?
甚至阁主会想,那药他们捡起来也没啥用,总不能无事喝了玩,大概率他们捡到后会胡乱猜测一番,这估计是某位帅哥、美女、大爷、大婶不小心从口袋里掉了出来的,他是谁呢?是谁呢?再看到安定门医院说不准能联想起些比如他自己看病的经历。
至于那个牛奶很可能进了他们肚子河了,不到30公分掉地下应该不至于摔坏。
当看到车来车往的时候,阁主也会想到他们的命运也可能成为车轮下的一个障碍物,被几十吨的车碾过去,噗呲一声,碎了裂了跟大地融为一体了。这种可能性也有,不过不大,毕竟阁主是沿着自行车道骑行的。
总之一路看过去,连掉地上的痕迹都没有,就跟一个人一样,生了来到世界,几十年以后死了离开世界,再过个几十几百年,那个人就完全的消失无踪了,没人记起,没人惦记,甚至连找到他们曾经生活的痕迹都不可能。
这不就是无常吗?
这个世界的常态,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没有常性。
但阁主再一次骑行到大堤路第二座桥上坡,跟昨天找回去的地方重合的时候,仍旧未发现那两袋药和奶的踪迹的时候,阁主完全释怀了。
就让他们随风去吧!
这一次经历阁主有心记录下来,目的是,训练自己心变得更加的细腻,对周遭一切的体验更加的深入而鲜活,充满好奇,是一个人维持活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不断成长、不断进化、认知不断提升的一种必备能力。
人,很容易忽视每天经历的一切大小事,更容易忽视这过程里一切的新奇、意外、惊喜,我们因为烦恼所障碍,担忧所扰,焦虑所系,很难得保持自心在当下,去听去看去闻去触去感受。
要拓展生命的宽度,不单单是给自己创造更多更多的机会去经历各种从未经过过的,比如养养花,比如养养乌龟,比如去蹦蹦级、滑滑学,练习练习画画,等等,还有一种更加方便而为我们极度忽视的体验,就是阁主这样的贴近当下、进入当下,将当下的一切细微声音、景物、味道、风轻轻拂过的感受当作体验的对象,去体验他们。
有一句很俗套的话大家耳熟能详,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重走那条丢药丢牛奶的路,就是重走心灵体验之路,丢药丢牛奶本身已经不重要了,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为了防止再不知不觉的丢掉,阁主专门找了两个买菜的袋子套上,双层,这下要结实多了,并且每隔一段路程,还上心的的去摸一摸,确保他们一直在。
于是,今天如愿喝上了药!
对了,昨天刚到的挂脖无线蓝牙耳机,迫不及待的戴上,一路听着歌儿,结果袋子破损掉下去一点察觉都没有,这就是福兮祸所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