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信息大爆炸之后,AI筛选的信息洪流,下一步是什么?】
2025-03-17

信息的增长速度从未如此疯狂。互联网刚出现时,人们惊讶于随时可得的知识;而当社交媒体兴起,碎片化的信息流像洪水一样涌来,淹没了人的注意力。现在,生成式AI像一张网,试图帮人从信息海洋中打捞出有价值的部分。这是技术进化的必然,它正在改变人类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但问题是,AI筛选之后,接下来的趋势是什么?这才是需要思考的方向。

AI的出现并不是终点,而是信息进化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解决了信息筛选的问题,却引出了新的挑战:当所有人都能用AI筛选、总结、提炼信息时,人类的独特价值到底在哪?更进一步,AI筛选的信息是否可靠?如何防止信息被操控?如果说过去十年是“获取信息”的时代,那未来十年很可能是“辨别信息”的时代。

信息的可信度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未来的趋势不再是单纯地让AI帮忙整理知识,而是如何让AI帮助人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换句话说,信息的筛选权不应完全交给AI,而是要构建一套能抗衡信息操纵、维持认知独立的机制。这不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也是社会层面亟待解决的挑战。

01 生成式AI的下一步:从信息筛选到认知塑造

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为当前的信息环境设计的。数千年演化出的思维方式,在面对社交媒体的即时刺激、信息茧房、以及AI生成的大量文本时,很容易被误导。AI的下一步,必然是从信息筛选,进化到影响认知

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信息的个性化定制会被推向极致。今天的AI已经能基于个人兴趣、历史行为、搜索记录来推荐内容,未来,它可能直接成为你的“数字思维助手”,为你构建一套认知体系。例如,你想研究新能源产业,AI不仅会筛选相关信息,还会按照你的理解能力、思维偏好、世界观倾向来构建一整套学习路径。你不再只是“搜索答案”,而是在AI的引导下,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二,信息的真实性成为核心竞争点。AI的强大不仅在于生成内容,还在于操纵叙事。虚假信息、偏见、算法操控已经是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的主要问题。未来,拥有信息辨识力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一些高质量的AI工具或平台,可能会提供“信息可信度评估”功能,帮助用户区分内容的真伪,甚至追溯信息的来源链条。

第三,认知能力的提升将成为竞争力的核心。在AI能够帮助人完成大部分信息筛选、甚至决策辅助的时代,真正的竞争力不再是信息的掌握量,而是思维的深度、批判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换句话说,未来不是“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而是“谁能用信息创造新的洞见”。

02 从搜索到思考:AI如何改变人的学习方式?

过去,学习的方式是“搜索—阅读—理解—记忆”。但当AI可以直接提供答案,甚至总结核心观点时,这个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未来的学习模式,可能是“提问—推演—建构—应用”,也就是说,人类的学习重点会从获取信息,转向如何组织信息、如何应用信息

AI学习助手将成为主流。人们会越来越习惯用AI来搭建自己的知识库,而不是单纯依赖搜索引擎。例如,你在研究“去中心化金融(DeFi)”,AI不会直接给你一堆文献,而是先帮你梳理概念框架,给你一张“思维导图”,甚至用对话的方式帮你强化理解。最终,学习不再是被动获取,而是主动建构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人们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懒得思考”?当AI可以替人总结、归纳、分析时,思维能力是否会退化?事实上,未来的精英人才,可能会分成两种人——一种是依赖AI思考的人,一种是能用AI拓展思维的人。后者才是真正能掌控未来的人。

03 未来的竞争:是谁在控制认知?

信息战已经从媒体、社交平台,延伸到了AI工具。当所有信息都被AI筛选、整理、优化后,真正的问题变成了:谁掌握了AI的“训练数据”

今天的AI,是基于互联网已有的数据训练出来的。而互联网本身的信息结构,就是有倾向性的——谁拥有话语权,谁就能塑造现实。例如,一些国家对AI的训练数据进行了严格控制,试图用AI影响大众的认知;一些商业公司,则通过AI调整算法,让用户只看到符合其商业利益的信息。

这意味着,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还是认知层面的战争。如果你的信息来源是单一的、被筛选过的,你的世界观就会被塑造。未来,真正聪明的人,会刻意训练自己的“信息抗体”,他们不会完全相信AI提供的答案,而是会用AI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这也是为什么,“认知独立”会成为未来最稀缺的能力。很多人觉得AI会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但实际上,AI正在让“真正的认知”变得越来越稀缺。未来,比知识更值钱的,是“筛选知识的能力”

04 未来趋势:认知结构的升级

未来最重要的不是“知道什么”,而是“如何思考”。当AI可以快速生成文章、分析数据、提供结论时,人们会越来越依赖它。但真正能掌控未来的人,不是那些依赖AI寻找答案的人,而是那些能用AI提问、构建知识体系、推演趋势的人

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做的几件事

第一,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要只看AI生成的内容,尝试去验证它的信息来源,看看不同的AI工具对同一问题的回答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为什么?

第二,搭建自己的知识网络。AI可以帮助你整理信息,但真正的认知体系,必须是你自己搭建的。你可以用Notion、Roam Research、Obsidian等工具,把信息进行结构化管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被AI塑造的体系。

第三,刻意训练“提问能力”。未来不是“谁能快速找到答案”,而是“谁能提出更好的问题”。尝试用AI进行“假设推演”,比如你在研究一个行业的趋势,可以让AI基于不同的假设推演未来的可能性。这样,你就不只是获取信息,而是在用信息构建你的认知模型。

未来的AI,不会让人更聪明,但会让聪明的人变得更强大。信息筛选的时代已经到来,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用AI突破信息操控,塑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认知能力。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