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131读《论持久战》,包围与反包围: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博弈
2024-06-26

毛主席包围和反包围——从整个战争看来,由于敌之战略进攻和外线作战,我处战略防御和内线作战地位,无疑我是在敌之战略包围中。这是敌对于我之第一种包围。由于我以数量上优势的兵力,对于从战略上的外线分数路向我前进之敌,采取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作战方针,就可以把各路分进之敌的一路或几路放在我之包围中。这是我对于敌之第一种反包围。再从敌后游击战争的根据地看来,每一孤立的根据地都处于敌之四面或三面包围中,前者例如五台山,后者例如晋西北。这是敌对于我之第二种包围。但若将各个游击根据地联系起来看,并将各个游击根据地和正规军的阵地也联系起来看,我又把许多敌人都包围起来,例如在山西,我已三面包围了同蒲路(路之东西两侧及南端),四面包围了太原城;河北、山东等省也有许多这样的包围。这又是我对于敌之第二种反包围。这样,敌我各有加于对方的两种包围,大体上好似下围棋一样,敌对于我我对于敌之战役和战斗的作战,好似吃子,敌的据点(例如太原)和我之游击根据地(例如五台山),好似做眼。如果把世界性的围棋也算在内,那就还有第三种敌我包围,这就是侵略阵线与和平阵线的关系。敌以前者来包围中、苏、法、捷等国,我以后者反包围德、日、意。但是我之包围好似如来佛的手掌,它将化成一座横亘宇宙的五行山,把这几个新式孙悟空——法西斯侵略主义者,最后压倒在山底下,永世也不得翻身。如果我能在外交上建立太平洋反日阵线,把中国作为一个战略单位,又把苏联及其它可能的国家也各作为一个战略单位,又把日本人民运动也作为一个战略单位,形成一个使法西斯孙悟空无处逃跑的天罗地网,那就是敌人死亡之时了。实际上,日本帝国主义完全打倒之日,必是这个天罗地网大体布成之时。这丝毫也不是笑话,而是战争的必然的趋势。

抗日战争中,包围与反包围的战略关系,展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双方的博弈。这一核心要点揭示了中国在抗战中的战略智慧和应对敌人进攻的灵活战术。本文将从这一核心要点出发,分析其形成原因、历史背景和实际表现,展现其在战争史上的独特地位。

整体战略上的包围与反包围

观点:在抗日战争的整体战略上,中国处于敌人的战略包围中,但通过数量优势的兵力,中国实施了对敌人的反包围。

原因:日本在侵华战争中,采用外线作战策略,从多个方向进攻中国,使中国处于战略包围之中。中国则利用数量上的优势,通过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将敌人的一路或几路部队包围在自己的战术范围内。

例子: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尽管日军占据了战略优势,国民党军队通过集中兵力,形成对日军局部的反包围,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

总结:这种战略上的包围与反包围,展示了中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兵力和地形,进行战略反制的智慧。

使用的哲学方法和原则矛盾论。通过分析敌我双方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调整战略布局,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打击,体现了毛泽东对矛盾分析法的深刻运用。

游击战中的包围与反包围

观点:在敌后游击战争中,每个游击根据地都处于敌人的包围中,但通过联系各个游击根据地,形成了对敌人的反包围。

原因:敌人在战略上包围了中国的游击根据地,试图通过封锁和围剿来消灭游击力量。但中国的游击队通过灵活的游击战术和人民的支持,联系各个游击根据地,形成对敌人的反包围。

例子:在华北地区,八路军在五台山和晋西北等地建立了游击根据地,尽管这些根据地处于敌人的包围中,但通过灵活的游击战术和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对日军的多点包围,持续进行打击。

总结:游击战中的包围与反包围,展示了中国游击队在敌后广泛活动,通过灵活机动的战术,有效打击了敌人的后方。

使用的哲学方法和原则实践论。通过实际作战经验和战术灵活运用,不断探索和总结出适合特定战场环境的作战方式,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战役与战斗中的包围与反包围

观点:在具体战役和战斗中,中国通过外线作战,将敌人的部分部队包围在自己的战术范围内,形成了对敌人的反包围。

原因:通过外线作战的战役和战斗,中国能够集中兵力,对敌人的分进合击进行逐一击破,从而在局部形成对敌人的反包围。

例子: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发动大规模的对日军交通线和据点的攻击,形成了对日军的多点包围,有效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和补给能力。

总结:战役与战斗中的包围与反包围,展示了中国军队在具体作战中的灵活运用兵力和地形,形成对敌人的有效打击。

使用的哲学方法和原则辩证法。通过对敌我力量的动态对比和地理优势的辩证分析,找到最有效的作战方式,体现了毛泽东对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世界性战略上的包围与反包围

观点:在世界性的战略层面上,中国通过外交和国际合作,形成了对法西斯侵略国家的反包围。

原因:日本、德国、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试图通过侵略战争形成对中、苏、法、捷等国的包围。而中国通过外交努力,建立了太平洋反日阵线,并与苏联及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合作,形成了对法西斯国家的反包围。

例子:在二战期间,中国积极参与反法西斯联盟,与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合作,形成了对日本、德国、意大利的战略反包围,最终在盟军的共同努力下,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

总结:世界性战略上的包围与反包围,展示了中国通过国际合作和外交努力,形成对法西斯侵略国家的反制和打击,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使用的哲学方法和原则国际主义。通过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形成对共同敌人的打击,体现了毛泽东的国际主义思想和战略视野。

结论

抗日战争中的包围与反包围,展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双方的博弈。通过分析其形成原因、历史背景和实际表现,可以看出,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伟大斗争,更是在军事战略和战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包围与反包围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为世界战争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种战略布局和思想方法,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后世战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