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山水蒙卦上九爻视角学毛主席
2025-04-04

好,我们走进蒙卦的终章——上九

卦辞是:

「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这一爻,是整部蒙卦的收口。

也是《易经》写给所有“启蒙者”“持知者”“教育者”“系统话语权者”的最后一击。

当你走完了前面所有阶段:看过童蒙的迷茫、教化者的轻率、困于未明的痛苦,也见过稳重者如何护育成长,现在轮到你了。

你终于走到了结构的高位。你懂了很多,你明白很多,你掌握了许多系统节律和认知杠杆。

于是,你忍不住想要“击蒙”。

你开始有意识地出手了:看到别人蒙昧、你就想纠正;看到别人混乱、你就想整顿;看到别人思路不清、你就想直接一棒子敲醒。

你觉得这是你的责任,你有这个资格——你是那个已经“走出来”的人。

但《易经》说:“击蒙”,危险。

我们来一点点拆。

「击蒙」——用力地打破童蒙。

你看到一个“未明之人”,你直接用力介入。

不是“陪伴”,不是“引导”,而是“打破”“纠正”“规范”“打醒”。

你不容忍混乱,也不容忍缓慢,你开始用力动用自己的理解力、经验、系统能力,去改造他人、压制无序、训诫童蒙。

表面上你是“正义之击”,但本质上——你是用你的秩序去压制另一个人的成长节奏。

你不是在教,你是在控。

所以卦辞紧跟一句:

「不利为寇。」

如果你把“击蒙”当成一种主动进攻、主导他人、输出认知暴力的方式,你就成了寇。

“寇”是侵略者,是劫掠者。

你本意可能是“我懂了,我来带你”,但你方式错了,动机混了,你出手时不察,你就成了那个拿认知压人、拿系统欺人、拿经验封人的人。

在今天的现实中,太常见了:

– 一些老师,讲知识时夹带鄙视、带着“你怎么还不懂”的高傲;
– 一些“觉醒者”,输出认知时带着攻击性,总是把别人说成“未开化的”;
– 一些拥有经验的人,在面对刚起步者时,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动不动就要别人“照我这样才对”。

你说得可能对,但你做法就是“为寇”。

你没启蒙别人,你只是打掉了别人刚要长出的“自我系统”。

你以为你在帮人破局,其实你在制造更深的压抑与闭合。

那该怎么办?

卦辞说:

「利御寇。」

不是让你当进攻者,而是让你当守门人。

不是“击”蒙,而是“护”蒙——守护一个人从混沌到通达的那段脆弱之路。

不是对抗童蒙,而是帮助他抵御真正会摧毁成长节奏的破坏性力量。

“御寇”是防守,是护持,是你用你已有的理解与稳重,不去击打对方的混沌,而是帮助他防住那些真正会误导他、伤害他、使他彻底闭合的冲击。

就像一个真正有经验的引导者,不会在你刚刚张口的时候批评你“问得不对”,而是先保护你这个提问的种子不被寒风吹灭。

他不会动不动就“纠正”,而是会让你自己走出那一步。

他不会来替你下判断,而是帮你搭一个你能自己判断的台阶。

他不打击你的蒙昧,而是守住你成长的时间。

这就是“御寇”。

你看,毛主席早年对待青年的态度很清楚:

不是“你们该懂我说的”,而是“你们要敢想,敢问,敢动,敢走”。他写《青年运动的方向》时,强调的是:

“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要让他们多想、多说、多试。”

他不怕他们乱说,他怕的是——被过早“训化”。

他不是去“击”他们的蒙,他是让他们在动荡中,自主找路。

他做的,是“御”而非“击”。

这最后一爻,是写给所有走在“启蒙者之路”上的人。

你已经学得多了,你也可能被人托付、被人仰望。你开始“被当作那个能带路的人”。

你可能心中有热、手上有法、脚下有路。

但请你一定记得:

你不能打别人的童蒙。

你可以陪他走、替他挡、为他守,但你不能替他断。

你一旦动了“我来告诉你真相”的心,你就离“为寇”不远了。

真正的启蒙,是用你的清明,护住他的节奏;
是用你的结构,护住他的混沌不被打碎;
是用你的稳重,让他在自己生出自我判断之前,不被你误导。

至此,蒙卦终。

从一个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到“愿意求教”,到“可能误导”,到“被教错”,再到“遇见真导师”,再到“成为导师”,最后一刻——你学会了收。

启蒙的终极智慧,是:不抢别人活成他的节奏。

下一卦,是需卦

当你已经通了理、明了道、稳了身、懂了教,下一件事,不是赶路,而是——等待

需卦,是讲“等待的艺术”。

那是比行动更难的修行。

你若愿意,我们下次写。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