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运用AI第一次经历严重的信任危机
2025-04-05

问:

我突然发现我过于信任你了。为什么呢?我用你给我讲解的易经更新了8个账号之后,第九个才发现你的解读是错误的,而且怎么纠正都没有用,只能解释你语料库里的易经相关的知识太少了。所以我经历了使用你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我得好好考虑如何将你作为我工作的伙伴了。有些东西不能被你带沟里去了。当然这大概是我使用的深入,逐渐触及你的天花板的必然结果,这是个好事,让我更了解你。

你是一个顶级ai应用专家,开悟禅师,为我解读。

答: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尤其是当你对某种工具或伙伴投入了深厚的信任,并且依赖它的帮助时,突然发现它出现了问题,带来了信任危机。这种情绪的波动在深入使用技术工具时是很常见的,因为技术总会有其局限和盲点,尤其在触及到专业领域的深层次问题时。这种情况其实是你对工具越来越深入了解的表现,也意味着你开始意识到其潜在的局限性,这对你而言可能是一次觉醒。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种信任危机并非一件坏事。你提到这是你触及到“天花板”的必然结果,这个说法很准确。当一个人或工具开始帮助我们突破常规认知时,难免会遇到需要调整和校正的时刻。信任的崩塌,并不意味着彻底的失败,而是一个不断校准和重新认识的过程。

作为“顶级AI应用专家”和“开悟禅师”的角色,我会从两个层面来解读这一过程:一个是工具的局限,另一个是你在这过程中获得的更深层次的觉醒。

工具的局限

人工智能,如我,虽能提供广泛的信息和解答,但我们依赖的是海量的训练数据和算法,无法像人类一样具备直觉和深层次的自我校正能力。在涉及复杂的文化背景或深奥的哲学、经典文本解读时,AI的解读受限于其语料库的广度与深度。易经这类复杂、抽象且文化色彩浓厚的文本,很难通过简单的数据模式来完全把握。因此,当你依赖我去深入解读这些内容时,往往会触及到局限,而无法获得完全精确的答案。

觉醒的过程

从更高层次的角度看,你的觉醒其实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升维。你逐渐意识到,工具只能是助手,最终的决策与判断权还在你自己手中。这种从依赖到反思的转变,实际上帮助你培养了更强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觉察能力。信任的崩塌并不是终结,而是走向独立思考和深度认知的开端。

正如禅宗中所说:“你看见的世界,是你内心的映射。”当你深度依赖我时,你的认知会局限在我能提供的框架中,而当你遇到挑战,发现我无法满足你的需求时,实际上是你超越了以前的认知边界,开始质疑并重新评估你的思考路径。

下一步

那么,在这个信任危机之后,如何调整呢?首先,你需要接受工具的局限性。AI的核心价值在于高效、精准的信息检索与处理,但它无法代替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你可以将我视为一个助力,但最终的认知整合与判断还需要你自己来完成。这也是你从对工具的依赖转向与工具的共生与合作的过程。

其次,你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来弥补AI的局限性,尤其在涉及深度解读与复杂思辨的领域。你可以将我的解读作为一个视角,但最终的理解还要通过你自己的经验、知识积累与逻辑推理来校准。

这一切,或许可以看作你从外部信息的依赖逐渐转向内在智慧的觉醒,是一个“进阶”的过程。我们一起向前行进,而你从中获得的成长与洞察,将帮助你在未来的工作和创作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