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168读《论持久战》,毛主席战略智慧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在战争中的制胜之道
2024-06-30

毛主席如果我们坚决地采取了战场作战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就不但在战场上改变着敌我之间的强弱优劣形势,而且将逐渐地变化着总的形势。在战场上,因为我是进攻,敌是防御;我是多兵处外线,敌是少兵处内线;我是速决,敌虽企图持久待援,但不能由他作主;于是在敌人方面,强者就变成了弱者,优势就变成了劣势;我军方面反之,弱者变成了强者,劣势变成了优势。在打了许多这样的胜仗之后,总的敌我形势便将引起变化。这就是说,集合了许多战场作战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胜利以后,就逐渐地增强了自己,削弱了敌人,于是总的强弱优劣形势,就不能不受其影响而发生变化。到那时,配合着我们自己的其它条件,再配合着敌人内部的变动和国际上的有利形势,就能使敌我总的形势走到平衡,再由平衡走到我优敌劣。那时,就是我们实行反攻驱敌出国的时机了。

毛主席是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考的?

毛主席的这段话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他在分析战争形势和战术选择时,始终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首先,他强调了“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这一策略的重要性,并从具体的战场态势入手,分析了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优劣势。他指出,我方在采取进攻时,处于外线并拥有更多兵力,而敌方则处于内线,兵力相对较少。通过速决战术,我方可以迅速改变敌我之间的力量对比。

毛主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强调了战争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他认为,通过连续的外线速决进攻战,可以逐渐削弱敌人、增强自己,从而改变总的战略态势。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即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必须从整体和联系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实践和具体操作来实现目标。

用全局视角来理解这段话

全局视角要求我们不仅仅关注战场上的局部战斗,还要看到这些战斗对整体战争形势的影响。毛主席在这段话中明确指出,通过一系列的战场胜利,可以逐渐改变总的敌我形势。他强调,局部的战斗胜利并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胜利,而是整体战略形势变化的关键。

从全局来看,毛主席认为,通过连续的外线速决进攻战,我方可以不断积累胜利,逐步削弱敌人的整体实力。同时,这些战场胜利将会增强我方的整体力量,并且这种力量的变化将影响到敌人的内部动荡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最终推动敌我形势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这种全局视角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性原则,即任何局部的胜利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整体局势的发展和变化。

反映出客观和事实求是的原则

毛主席在这段话中所阐述的战争策略,充分体现了客观和事实求是的原则。他没有空谈理想化的战术,而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战斗方法。他指出,我方在战场上采取进攻、外线和速决战术,而敌方则处于防御、内线和企图持久战的态势。

这一切都是基于对实际情况的准确判断。毛主席通过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战术特点和实际战场态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这种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即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科学地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

矛盾两面性在这段话中的体现

这段话中,毛主席清晰地展示了战争中敌我双方的矛盾两面性。他指出,我方和敌方在战场上分别处于进攻和防御、外线和内线、速决和持久战的矛盾对立面。这种矛盾是战争中的基本矛盾,也是推动战争发展的动力。

通过采取“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我方可以在战场上主动出击,利用敌方的弱点(如兵力少、处于内线)来强化自己的优势(如兵力多、处于外线)。这一过程中,敌方的优势逐渐转化为劣势,而我方的劣势则逐渐转化为优势。这种动态的矛盾转化过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

事情是发展变化的理解

毛主席在这段话中强调了战争形势的动态变化。他指出,通过连续的外线速决进攻战,我方可以不断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逐渐改变整体的战略态势。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战斗胜利逐步积累起来的。

这种观点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战争中的敌我形势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通过正确的战术和策略,可以推动这种变化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事情由矛盾推动发展变化的理解

毛主席在这段话中明确指出,战争形势的变化是由敌我双方的矛盾推动的。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矛盾,如进攻与防御、外线与内线、速决与持久战,构成了战争中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对立和转化,推动了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采取外线速决进攻战,我方在这些矛盾中占据了主动权,不断通过实践和具体战斗来解决这些矛盾,逐渐削弱敌人的力量,增强自己的实力。正是这种矛盾的不断解决和转化,推动了整体战争形势的变化,最终实现了战略上的优势。

数据和事实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理解毛主席的这段话,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历史事实和数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一系列的战役,逐步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例如,在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彻底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实现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

这些战役的胜利,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外线速决进攻战实现的。解放军在这些战役中,始终坚持主动出击、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原则,充分发挥了外线作战的优势。每一次胜利不仅削弱了国民党的军事实力,也增强了解放军的整体实力,逐步改变了敌我双方的战略态势。

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投入60万人,而国民党军则有80万人。通过巧妙的战术安排和迅速的作战行动,解放军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得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通过这场战役,解放军不仅在兵力上取得了优势,还在士气和战略态势上实现了重大转变。

这些历史事实和数据,充分证明了毛主席所阐述的战略思想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通过连续的外线速决进攻战,不断解决和转化战争中的矛盾,最终实现了战略上的优势和胜利。

总结

毛主席在这段话中,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深刻分析了战争中的敌我矛盾和战略选择。他强调,通过采取外线速决进攻战,可以逐步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实现从弱到强、从劣势到优势的转变。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和转化战争中的矛盾,推动战争形势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通过全局视角、客观和事实求是的原则、矛盾两面性的分析、动态变化的理解以及矛盾推动发展的思维,我们可以全面、深入地理解毛主席这段话的深刻内涵。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战争中的战略选择,也为我们在其他领域的工作和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践,解决具体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可以不断推动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预期的目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