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171读《论持久战》,从战场到商场:如何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赢得主动权
2024-06-30

毛主席说前面已说过了自觉的能动性,为什么又说主动性呢?自觉的能动性,说的是自觉的活动和努力,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这种人的特点,特别强烈地表现于战争中,这些是前面说过了的。这里说的主动性,说的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是用以区别于被迫处于不自由状态的。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一个士兵被缴械,是这个士兵失了行动自由被迫处于被动地位的结果。一个军队的战败,也是一样。为此缘故,战争的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我们提出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以及为了实现这种进攻战的灵活性、计划性,可以说都是为了争取主动权,以便逼敌处于被动地位,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但主动或被动是和战争力量的优势或劣势分不开的。因而也是和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分不开的。此外,也还有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来争取自己主动和逼敌处于被动的情形。下面就来分析这几点。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军事格言,源自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这句话的真实要义在于,当将领在战场上指挥作战时,应根据战场实际情况灵活决策,而不是死板地执行上级的命令。这种灵活性不仅关系到战斗的胜败,更关乎军队的存亡。本文将探讨这一格言的真实含义,并分析如何解决军队在遵守上级命令与根据战场态势自由决定之间的矛盾,同时探讨如何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来争取主动,逼敌于被动。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真实要义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强调了战场指挥官在战斗中的自主决策权。在古代,通讯手段极为有限,将领在战场上往往无法及时与上级沟通,这就需要将领具备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有利的决策。即使在现代,高效的通讯和实时指挥也不能完全取代战场上将领的即时判断力和决策力。

真实要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灵活应变: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死板执行命令可能错失战机。将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术,以争取最优结果。

2. 独立判断:将领在战场上应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出独立决策,即便这与上级命令相悖。

3. 实时反应:战场上的局势变化需要将领迅速反应,及时调整作战计划,以应对敌人的变化。

解决遵守上级命令和战场自由决定的矛盾

在军事行动中,遵守上级命令与根据战场态势自由决定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明确授权范围:上级应明确将领的授权范围,允许将领在特定情况下自主决策。这种授权应包含清晰的边界和具体的情境,以避免将领在执行任务时感到困惑。


2. 信任与培训:上级要对将领给予充分信任,并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独立决策能力。只有当将领感受到上级的信任,才能在战场上果断决策,不受拘束。

3. 制定灵活计划:军事计划应具有灵活性,预设多种应对方案,以便将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优方案。这种灵活性可以通过预先的推演和模拟演习来实现。

4. 加强沟通: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保持高效的沟通机制,使上级能够及时了解战场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命令。同时,将领也应及时向上级反馈,确保决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5.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突发情况,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将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根据预案迅速采取行动。这种预案应涵盖各种可能的战场变数,以确保应对措施的全面性。

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争取主动

在战场上,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来争取主动,是一种高效的作战策略。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伪装和迷惑:通过伪装和假动作迷惑敌人,使其误判我方意图。例如,在二战中,盟军通过制造假目标和假电报,成功迷惑德军,使其错误判断诺曼底登陆的地点。

2. 突袭和奇袭:在敌人未做好充分准备时,发起突袭和奇袭,可以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的战斗力。例如,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空军通过突然袭击,摧毁了阿拉伯国家的大部分空军力量,为战场胜利奠定了基础。

3. 声东击西:通过制造假象,诱使敌人集中兵力于假目标,然后在敌人薄弱处发动主攻。例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通过诈降和火攻,成功打破曹操的水军,取得胜利。

4. 利用地形: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设置伏击圈或障碍,使敌人误入陷阱。例如,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多次利用山地和丛林设伏,打击日军。

5. 情报战:通过情报战获取敌人的计划和部署,提前做出应对措施,使敌人陷入被动。例如,在越战中,美国通过拦截和破译北越的通讯,提前做好防御部署,避免了多次突袭。

具体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策略,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

1. 诺曼底登陆中的欺骗行动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开展了一系列欺骗行动,代号“坚忍行动”。通过制造虚假登陆地点和虚假部队调动,成功迷惑德军,使其将主力部署在加莱和挪威地区,削弱了诺曼底的防御力量。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欺骗和迷惑策略。

2. 赤壁之战中的火攻计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和周瑜通过联合,巧妙利用风势和火攻策略,烧毁曹操的战船。通过声东击西和假降计,他们成功迷惑曹操,使其未能及时撤退,最终导致曹军大败。赤壁之战的胜利,展示了如何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争取主动,达成战略目标。

3. 六日战争中的空袭

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通过提前获取阿拉伯国家的空军部署情报,发动突然空袭,摧毁了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的大部分空军力量。通过这种突然袭击,以色列在开战初期就获得了制空权,为后续的地面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持,最终在六天内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结论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真实要义在于强调将领在战场上的独立决策权和灵活应变能力。解决军队在遵守上级命令与根据战场态势自由决定之间的矛盾,需要明确授权、信任培训、制定灵活计划、加强沟通和建立应急预案。在战场上,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来争取主动,可以通过伪装和迷惑、突袭和奇袭、声东击西、利用地形和情报战等策略实现。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策略的应用和效果。

这种战略思想不仅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应用到商业和管理中。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同样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调整战略,争取市场主动,以取得竞争优势。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在各个领域中更好地应对挑战,争取胜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