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178读《论持久战》,毛主席的战争智慧:以少胜多的历史战役与湘军、明军的逆袭之谜
2024-07-01

毛主席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在原占优势和主动之敌则反是;由于其主观错误和内部矛盾,可以将其很好的或较好的优势和主动地位,完全丧失,化为败军之将,亡国之君。由此可知,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在斗争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一切统治王朝打不赢革命军,可见单是某种优势还没有确定主动地位,更没有确定最后胜利。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

毛主席指出: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战争中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历史上有许多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例子,正是这种主观指导的体现。接下来,我们将对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以及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和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进行简要回顾,并分析其以少胜多的决定因素。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曾国藩的湘军如何打败太平天国起义军,以及明军如何打败李自成起义军,并结合毛主席的观点做出深入分析。

一、历史战役简要回顾及分析

1. 晋楚城濮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晋文公采用了以逸待劳的策略,在城濮大败楚军。决定因素在于晋国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楚军的疲惫,并通过灵活的战术改变了劣势。

2. 楚汉成皋之战

楚汉战争中的成皋之战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关键战役。刘邦以弱势军队利用成皋的险要地形进行防守,消耗了项羽的兵力和资源。决定因素在于刘邦对成皋地形的利用和项羽内部矛盾的加剧。

3. 韩信破赵之战

韩信在破赵之战中采用了“背水一战”的策略,以少量兵力奇袭赵军后方,导致赵军大败。决定因素在于韩信的大胆决策和赵军的指挥失误。

4. 新汉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中,汉军以少量兵力击败了新朝的大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决定因素在于汉军的勇敢和新朝军队的士气低落。

5. 袁曹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曹操以少量兵力击败了袁绍的优势军队。决定因素在于曹操的战略智慧和袁绍的犹豫不决。

6. 吴魏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军以火攻的策略大败曹操的水军。决定因素在于联军对火攻策略的成功运用和曹操的水军不适应长江水战。

7. 吴蜀彝陵之战

彝陵之战中,东吴的陆逊采用火攻击败了刘备的大军。决定因素在于陆逊的灵活战术和刘备的骄兵必败。

8. 秦晋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中,东晋的谢安利用前秦苻坚军队的疲惫和士气低落,发动突然进攻,大败前秦。决定因素在于谢安的果断指挥和前秦内部矛盾。

9. 拿破仑的多数战役

拿破仑在多次战役中以少胜多,如奥斯特里茨战役。他的成功往往依赖于迅速集结兵力、出其不意的攻击和对敌人指挥失误的利用。

10.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中,布尔什维克通过灵活的战略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击败了白军和外国干涉势力。决定因素在于布尔什维克的动员能力和对敌人内部矛盾的利用。

二、主观指导的正确性如何保证

要保证主观指导的正确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准确的情报:掌握敌我双方的详细情报,是制定正确战略的基础。没有准确的情报,再好的策略也无法有效实施。

2. 灵活的策略:在战争中,情况瞬息万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死守陈规只会导致失败。

3. 勇敢的决策:决策者必须具备大无畏的勇气,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果断的决策。犹豫不决只会错失良机。

4. 广泛的动员:战争不仅仅是军队之间的较量,更是综合国力的比拼。必须广泛动员民众,形成全民参战的局面。

5. 高效的指挥:高效的指挥体系能够保证命令迅速传达和执行,从而提高战斗力。

三、曾国藩湘军与明军打败起义军的分析

毛主席指出:“一切统治王朝打不赢革命军”,这是一种普遍规律,但也存在个别例外。曾国藩的湘军打败太平天国起义军和明军打败李自成起义军正是这样的例外。

1. 曾国藩的湘军

曾国藩的湘军能够打败太平天国起义军,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坚定的信仰:湘军士兵大多来自湖南,对曾国藩有高度的忠诚,军纪严明。

战略的灵活:曾国藩善于利用湖湘地区的地形和水利优势,采取灵活的战术。

后勤保障:湘军有着较为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能够持续进行长时间的战争。

2. 明军打败李自成起义军

明军能够打败李自成的起义军,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军事力量的集中:明军在关键时刻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对李自成进行强力打击。

内部矛盾的利用:李自成的起义军内部存在较多矛盾,被明军成功利用,导致起义军内部瓦解。

战略的果断:明军在关键战役中采取果断行动,迅速击溃起义军。

四、结论

通过对历史战役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在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少胜多、以劣势对优势取胜,往往依赖于正确的主观指导和灵活的战略战术。而对于统治王朝和革命军之间的战争,尽管统治者在多数情况下会失败,但也存在一些例外,这些例外通常是由于统治者在某些方面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和战术。

要保证主观指导的正确性,必须具备准确的情报、灵活的策略、勇敢的决策、广泛的动员和高效的指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转被动为主动,最终获得胜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