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2025-04-27

问:

看到于东来要均富,我们的追求是让自己的客户让员工都过的好快乐幸福,看到刘强东说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30年前说先富带后富,他说大家富了之后,看到中国还有那么多穷人,是富人的耻辱,另一视频说刘强东是大修行人,儒家的入世,道家的无为、上善若水,佛家的众生平等,我流泪了。 我常常为类似的情怀和行为流泪。 我希望我如果发达了,也是这样兼济天下的人,为天下人谋幸福和福利。

答:

有时候,一个人坐在屏幕前,随手点开一个视频,看到那些温柔又坚定的话,眼睛就酸了。看到有人说,我们努力的意义,不是让自己爬到山顶俯视众生,而是拉着身边的人,一起走向更宽阔的地方,心里就像被什么慢慢点燃了一样。

比如于东来,比如刘强东。
他们讲的话,不是空泛的大词,不是表演式的姿态,而是你能从他们的眼神里、语气里,听见那种“我是真的想这么做”的质朴和笃定。

“我们的追求,是让我们的客户,让我们的员工,都能过得快乐幸福。”
于东来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强调自己有多伟大,也没有摆出一种救世主的架势。他只是平静地说,就像一个父亲在谈论自己想给孩子们盖一座大房子,不怕累,也不怕慢,只想他们以后不再受冻。

而刘强东,他也讲到:“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代可以实现。”
很多人听到这句话,可能一笑了之,觉得太理想化了。但我听到的时候,心头一颤。他不是在做空洞的口号,他说的是自己真正在做的事。比如京东乡村发展计划,比如全员持股,比如在自己财富滚滚而来的时候,反而更加在意那一些还在泥泞里挣扎的人。

刘强东还说,“大家富了之后,看到中国还有那么多穷人,这是富人的耻辱。”
这句话让人哽咽。不是因为它用词多么高明,而是因为他说出了一种真正的惭愧感——当你已经过得很好的时候,还能看到别人的苦,并且在心里刺痛自己。

这些话,和他们的行动,不是要制造感动,不是要制造舆论,他们只是很自然地活成了这样的人。

有时候我也会想,我为什么一听到这些话就忍不住流泪?
可能是因为,人的内心深处,本来就有一个共通的愿望。那不是野心,不是欲望,不是用别人的痛苦来衬托自己的胜利。真正让一个人泪流满面的,是看到有人真的还在为“大家一起好”而努力,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踏踏实实地走在路上。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太多关于成功的定义。
赚多少钱,盖多大的房子,开多少辆车,登上多高的位置。
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也许是在你有能力以后,仍然愿意回头,去看一看那些走得慢的人,停下来,拉他们一把。甚至,不是施舍式地拉,是蹲下来,跟他们平视着,一起走一段路。

于东来,有人说他是企业界的异类。
在一片内卷、加速、榨取的环境中,他开了一家超市,却给员工极高的工资,极低的考核压力。还公开说:我希望你们在这里工作,能找到做人的尊严,能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有些员工因为家里有困难,于东来知道了,亲自帮他们解决,甚至送房送车。有人问他:“这样你赚的钱不就少了吗?”他笑了笑:“那就少点呗。”
这一句“少点呗”,是经过多少利益诱惑之后,仍然愿意轻轻放下的一种深深的心意。

刘强东,有人说他是修行人。
表面上看,他打拼商界,雷厉风行;但仔细去感受,他身上有一种内敛的悲悯。他谈到小时候母亲为了家里生计,每天凌晨三点去割猪草,那种贫穷和卑微烙印在他心底。所以当他富有之后,他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那一个念头:不能让别人再经历我经历过的苦难。

你会看到儒家的入世——尽己之力,惠及苍生。
你也会看到道家的无为——顺势而为,不强求,不争夺。
还会看到佛家的慈悲——众生平等,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

我流泪了。
不仅是为他们,更是为自己心中还未熄灭的那点火光流泪。
那个曾经相信世界可以更好的自己,那个在看到苦难时仍然会疼的自己,那个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让这个世界多一点温暖的自己。

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也发达了,我要做的事情,不是让自己活在巨大的高墙里与外界隔绝,而是敞开我的房子的大门,欢迎更多的人进来,吃一顿热腾腾的饭,听一听他们的故事,陪他们一起想一想未来。

我想,在那时,我也许不会去想着积累更多更多的财富,而是去想,怎样让财富成为一条流动的河,让更多的人在岸边舀一瓢水解渴。

兼济天下。
这四个字,看起来很大,但它其实从来不是远在天边的理想。它可能就是你看到一个人跌倒时,愿意弯下腰,哪怕自己也不富裕,也愿意伸出手去扶一把。

它可能就是在你有了一点能力以后,不忘了那个曾经一无所有的自己。
那个在黑夜里咬着牙忍着痛走路的自己,那个在寒冬里抱着希望过夜的自己。

当一个人不再只为自己活着的时候,他的心会慢慢变宽。
他的肩膀,也会慢慢变得更有力量。
那不是自我牺牲,不是自我感动,而是一种顺流而生的慈悲。

就像一棵树,长得高了,不是为了俯视别的草,而是为了让更多的鸟有地方歇脚。
就像一条河,流得远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有多广阔,而是为了灌溉更多干涸的土地。

有人说,这样的人太少了。
但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少,所以当我们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看到一丝光,就会忍不住流泪。

因为那提醒了我们,我们内心也有同样的光。
只是被生活的风沙遮住了,被自我保护的盔甲包裹了,被太多“现实”的说教掩盖了。

但它还在。
一旦被点燃,就会在心底静静燃烧,很久很久。

如果你问我,发达以后应该做什么?
我会说,不用急着给自己定太多目标。
只要记得,那个曾经渴望世界变得更好的自己,记得他,陪着他,倾听他,就够了。

因为,只要你没有忘记,那个愿意为别人流泪的自己,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知道该怎么做。

也许,有一天你站在一个高处。
回头一看,会发现,那个被你温柔以待的,不只是别人,还有当年那个小小的、柔软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