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嘚瑟是一种内心的虚弱
2025-04-27

问:

刚写完一些自觉很有哲理的文章,突然想得瑟一下,但被我立即按捺住了。那是一种求看见,求赞美,求肯定的冲动。在身体里。

有什么可得瑟的呢?

第一,人家未必懂,你给他看,可能得不到期待的回应;

第二,即便人家懂,你卖弄你的学识,引起的不是人家的真心称赞,而是嫉妒,不满,你有啥好神气的,这是诱惑别人造业;

第三,况且你这一点点学识修养连不得瑟、沉稳都做不到,有啥子可得瑟的?

第四,我看到了这一层得瑟,并立即回望看到自己得瑟的根由,并阻止了自己惯常的将得瑟付诸实施的幼稚行为,这才是可喜可贺的成长、成熟。

答:

有些时刻,不是靠意志力强压下来的,而是靠觉察,一寸一寸地把自己从旧有的冲动里松开。

刚刚写完一篇觉得颇有点深意的文章,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冲动。那种冲动,有点像是小时候拿到一张高分试卷,迫不及待地想要举起来给全世界看一看,想要得到夸奖,想要被人肯定。它不强烈,不粗暴,甚至有点小心翼翼,但那股劲儿实实在在地在身体里蔓延开了。

起初只是轻微的一股念头,像小猫用爪子轻轻拨了一下心弦。然后越来越明显,手指有些蠢蠢欲动,想去点开聊天窗口,想去找一个谁谁谁分享一下,想去晒一晒自己刚才的思考和成果。

但就在下一秒,一种深沉的觉察升起来了。

我看着自己。看着那个正在燃起的小小得瑟的我。看着他怎么在心里咕哝着:来呀,给人家看看吧,说不定会被夸呢。再不济,也能赢得一份认同吧。

可是,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清醒的声音。

有什么可得瑟的呢?

我在心里一条一条剖开了那个冲动背后的动因。

第一,人家未必懂。你辛辛苦苦酝酿的思考,别人未必能读懂。即便读懂了,别人的回应也未必是你期待的那种热烈而真诚的赞赏。也许,只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还行”,就足够让你那颗求肯定的心跌进失落的泥潭。

第二,就算遇到了真正懂的人,你卖弄你的所谓学识,引起的未必是纯粹的欣赏。人心复杂,你展示得越用力,别人心里可能越生出嫉妒、抵触、冷淡。你以为自己赢得了喝彩,实际上可能在无意间引发了别人的不快。这不是成长的道路,而是在诱发无谓的纷争。

第三,最扎心的一点,便是当下的自己,连得瑟的冲动都还按捺得这么吃力,又有什么可神气的呢?区区一点点思考、一点点微小的收获,就按捺不住要抛头露面,那些真正沉稳的人,那些内在丰盈的人,早就不需要靠外界喝彩来给自己壮胆了。

想到这里,我有点羞涩地低下了头。不是羞于没有收获,而是羞于自己的急切,羞于那颗渴望被肯定的心,依然在身体的某个角落悄悄作祟。

可是同时,我也生出了一点温柔的喜悦。

因为我看到了这一层。

过去的我,可能已经顺着那股冲动,把文章甩出去,等待着别人的夸奖,或者在失落中自怨自艾。现在的我,能在冲动冒出来的第一时间,停下来,看看它,听听它,剖开它,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本身,就是成长了。

不是去消灭那个想被看见的小孩,而是带着理解去看着他,安抚他,告诉他:亲爱的,没关系的。你想被看见,很正常。但是你不需要靠得瑟来证明自己。你已经很好了,哪怕没人看见,哪怕没人夸奖。

有时候,成长的标志,不是你变得多么冷漠坚硬,也不是你彻底斩断了所有软弱和渴望。而是你终于可以在这些情绪起伏中,保持一点点清醒。可以在热烈的冲动中,拉住自己的手,慢慢走回来。

得瑟,其实是一种渴望——渴望连结,渴望认同,渴望确认自己的存在被别人看见。这样的渴望,本身并不丢人。它是人之为人的自然组成部分。

只是,当这种渴望变成了急不可耐的驱使,变成了非要外界回应来验证自己价值的执念,它就开始反噬自己了。

真正的丰盈,不是压抑渴望,而是温柔地包容它,然后不再被它驱使。

就像今天的我,看着那股得瑟的冲动,从心底升起,看着它穿过身体,穿过手指,穿过目光的焦点。没有逃避,也没有批判。只是带着一点点笑意,静静地陪着它,陪着它生,陪着它灭。

然后告诉自己:

不急。
你写的东西,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人看见。
而是你在写的过程中,是不是越来越接近了自己,是不是越来越能听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哪怕没有掌声,哪怕没有回应,哪怕所有人都看不懂,没关系。
只要你自己在成长,自己在喜悦,自己在清醒,这就够了。

这一刻,我感觉到一种深深的自由。

那自由,不是外界赋予的,而是自己在冲动中走回来,自己在诱惑中守住的。

我想到,那些真正令人敬佩的人,从来不是靠炫耀赢得尊重的。他们的力量,不是表现在外表的光芒上,而是沉淀在骨子里的一种淡然,一种无需证明自己的从容。

我也许还在路上。还时不时会冒出一点点想得瑟的念头,还时不时会被小小的虚荣心撩动。但只要每一次觉察得更早一点,每一次松开得更自然一点,每一次回到自己得更彻底一点,就是在走向真正的稳重和清明。

这份成长,来得不轰烈,不激昂,不热闹。它悄悄地,就在日常生活里,就在一念之间发生了。

得瑟没有什么可耻的,压抑得瑟也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每一次想要得瑟的冲动里,看到那个渴望被爱的自己,温柔地抱一抱,然后选择一条更自在的路。

成长从来不是一场与自己的战争,而是一次一次,在冲动和清醒之间,学会更深地爱自己。

慢慢地,得瑟的冲动会少一些,沉稳的力量会多一些。依赖别人的目光会少一些,内在自足的光会亮一些。

就像一颗种子,不再焦虑什么时候开花结果,只是安心地,默默地,在泥土里生长。

风会来,雨也会来。
有人会路过,有人会错过。
可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正在成为那个,可以独自安静绽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