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208读《论持久战》,毛主席的战略眼光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
2024-07-04

毛主席日本帝国主义处在革命的中国面前,是决不放松其进攻和镇压的,它的帝国主义本质规定了这一点。中国不抵抗,日本就不费一弹安然占领中国,东四省的丧失,就是前例。中国若抵抗,日本就向着这种抵抗力压迫,直至它的压力无法超过中国的抵抗力才停止,这是必然的规律。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是很大的,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那些认为日本将在占领华北、江浙一带以后适可而止的人,完全没有看到发展到了新阶段迫近了死亡界线的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和历史上的日本不相同了。我们说,日本的出兵数和进攻点有一定的限制,是说:在日本一方面,在其力量基础上,为了还要举行别方面的进攻并防御另一方面的敌人,只能拿出一定程度的力量打中国打到它力所能及的限度为止;在中国一方面,又表现了自己的进步和顽强的抵抗力,不能设想只有日本猛攻,中国没有必要的抵抗力。日本不能占领全中国,然而在它一切力所能及的地区,它将不遗余力地镇压中国的反抗,直至日本的内外条件使日本帝国主义发生了进入坟墓的直接危机之前,它是不会停止这种镇压的。日本国内的政治只有两个出路:或者整个当权阶级迅速崩溃,政权交给人民,战争因而结束,但暂时无此可能;或者地主资产阶级日益法西斯化,把战争支持到自己崩溃的一天,日本走的正是这条路。除此没有第三条路。那些希望日本资产阶级中和派出来停止战争的,仅仅是一种幻想而已。日本的资产阶级中和派,已经作了地主和金融寡头的俘虏,这是多年来日本政治的实际。日本打了中国之后,如果中国的抗战还没有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日本还有足够力量的话,它一定还要打南洋或西伯利亚,甚或两处都打。欧洲战争一起来,它就会干这一手;日本统治者的如意算盘是打得非常之大的。当然存在这种可能:由于苏联的强大,由于日本在中国战争中的大大削弱,它不得不停止进攻西伯利亚的原来计划,而对之采取根本的守势。然而在出现了这种情形之时,不是日本进攻中国的放松,反而是它进攻中国的加紧,因为那时它只剩下了向弱者吞剥的一条路。那时中国的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的任务,就更加显得严重,更加不能丝毫懈气。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期间,深入剖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和战略意图,揭示了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及其对中国的侵略动机。通过对日本国内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透彻分析,毛主席预见了战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提出了坚持抗战的战略思想。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毛主席的分析,并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


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不仅仅局限于占领中国的部分地区,而是具有更广泛的战略目标。毛主席指出,日本为了实现南攻南洋群岛和北攻西伯利亚的战略计划,采取了中间突破的方针,首先对中国发动侵略。这种战略意图反映了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试图通过对外扩张,获取更多的资源和领土,以巩固其国内统治和经济利益。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日本正面临资源匮乏和经济困境,对外扩张成为其解决国内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侵略中国,日本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资源和市场,还能够增强其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地位,为进一步的南北扩张奠定基础。因此,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不仅是对中国的侵略,更是其全球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发展到了新阶段迫近了死亡界限的日本帝国主义


毛主席提到的“发展到了新阶段迫近了死亡界限的日本帝国主义”,是指日本在实现帝国主义扩张过程中,已走到了其发展的极限,面临着内外部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这个新阶段的到来,意味着日本的扩张政策已经不可持续,必然导致其国内政治经济矛盾的激化和国际压力的增大。


具体来说,这个新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由于长期的军国主义政策和对外侵略,导致日本国内资源枯竭、经济困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矛盾尖锐。为了缓解国内压力,日本不得不加紧对外侵略,以转移国内矛盾。


其次,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日本构成了严峻挑战。苏联的强大和欧洲战争的爆发,使得日本在国际上面临多方面的威胁和制约。特别是苏联在远东的强大军事存在,使得日本在北进西伯利亚的计划受到严重阻碍。


最后,中国的顽强抵抗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极大地削弱了日本的战争能力和国际声誉。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进行持久战,逐步消耗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使其陷入持久战的泥潭。


毛主席对日本国内政治、军事、经济的透彻分析


毛主席之所以能够对日本国内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看得如此清楚,是基于他对历史、现实和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全面分析。


首先,毛主席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深刻理解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发展规律和对外扩张的本质。他在《论持久战》中,详细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是其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产物。


其次,毛主席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分析情报,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广泛的情报网络,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关于日本国内和国际形势的信息。这些信息为毛主席的战略判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毛主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对实际战斗经验的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战略思想。通过指挥和参与抗日战争的实际战斗,毛主席能够及时了解战场动态和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从而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法西斯化的具体含义


法西斯化,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逐步走向极端专制、独裁和军国主义的过程。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主张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国家统一和对外扩张,压制一切反对派和异见者。


在日本,法西斯化的具体表现包括:


政治上,日本走向极权主义,政权被军部和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控制。政府推行一党专制,压制民主和自由,实行严厉的政治镇压和言论控制。


经济上,日本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府高度干预经济,军工企业得到优先发展。通过战争和侵略获取资源和市场,以维持国内经济的运转。


社会上,日本推行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鼓吹武士道精神和天皇崇拜,灌输对外侵略和战争的正当性。通过高压手段压制工人运动和农民反抗,维持国内的社会秩序。


毛主席对日本帝国主义本质的理解


毛主席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处在革命的中国面前,是决不放松其进攻和镇压的,它的帝国主义本质规定了这一点。”这一结论深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对外扩张的不可避免性。


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实现对外扩张和掠夺资源,必然采取侵略和战争的手段。这种侵略政策不仅是其经济利益的需要,也是其政治统治的需要。在面对革命的中国时,日本帝国主义必然会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镇压,因为中国的革命和抗战对日本的扩张政策构成了直接威胁。


毛主席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分析,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本质,并预见到中国抗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他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强调通过持久战逐步消耗日本的战争能力,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战略定力与持久战的意义


毛主席在分析日本帝国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的战略原则,强调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和坚持持久战的重要性。这一战略原则,体现了毛主席的战略定力和对战争全局的深刻洞察。


战略定力,是指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保持冷静、坚定和从容,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坚守既定的战略目标和原则。在抗日战争中,毛主席通过坚持持久战,逐步消耗日本的战争能力,使其陷入持久战的泥潭,最终实现抗战胜利。


持久战的意义在于,通过长期的消耗战,使敌人的战争资源和经济能力逐步耗尽,从而削弱其战争能力。同时,持久战也能够通过逐步积累经验和力量,增强自己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基础。


总结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思想,不仅深刻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本质和战略意图,也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方向和路径。通过对日本国内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透彻分析,毛主席预见了战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提出了坚持抗战的战略思想。


毛主席的战略定力和持久战思想,是我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应当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品质。通过坚持目标、科学决策、坚定执行,我们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长远目标,取得持久胜利。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激发更多人对毛主席战略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成功。毛主席的智慧和战略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今天应当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和借鉴毛主席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现实中的各种挑战,实现个人和事业的长远发展。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