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者,义之和也
2025-05-03
“利者,义之和也”这句话出自《易经》乾卦《文言传》,其中“利”并非功利、利益之意,而是一种趋于圆满、顺势达成的状态。而这个“利”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它与“义”达成了和谐,也就是说,真正的利,是建立在合乎义的基础之上,是义的自然开花结果。若没有义,就谈不上真正的利;若违背义,所求的利,也终将反噬自身。
可什么是“义”?如果把“仁”看作一种内在的关怀之情,那“义”更像是这种情感落地时的尺度与边界。义不是靠冲动去施予,也不是靠自我感动来维系,它是把一份情感、一份善意,落到适当位置上时所需要的分寸感。一个人再善良,若不懂得分寸、不顾及时机,那这份善也可能变成伤害;而义,就是这种边界感与精准感,是人与人之间“恰如其分”的连接,是在合乎天理、人伦、道势的基础上,所做出的行动选择。
比如,一个人看到朋友陷入经济困难,一腔热血地借出了大笔钱。出发点可能是“仁”,是爱与关心,可如果这份帮助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也没有考虑朋友背后的还款意愿或习惯,结果可能变成双输:朋友因无力偿还而逃避关系,自己因承受过重而生怨。这时,就算初心再好,结局也不“利”。因为它缺少“义”的成分——缺少对局势的考量、对关系结构的觉察、对自他边界的理解。这种“过度的好”,其实已经悄悄滑入了偏离正道的轨道。
再看一段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很多父母说:“我都是为了你啊!”语气中是深深的情、沉沉的爱,却常常变成子女的压力。这里面也是仁有余而义不足——没有觉察到孩子已经是一个独立个体,没有明晰家庭爱与自由之间的边界。这种“无条件付出”,若没有义来平衡,往往最终会让双方都陷入一种“好心办坏事”的困境里。这并不是爱的失败,而是少了义的引导。
义之为义,不是叫人牺牲,也不是叫人忍让,而是一种“时中”的智慧,是在具体情境中拿捏得当的道。它可以有弹性,但不软弱;它可以有温度,但不越界。它不是教条意义上的道德标准,而更像是一种“对得起天地良心”的自然感受。就像农夫种田,义不是收成有多少,而是他顺应了节气播种、用心照料、对天敬畏、对地负责,那样的耕耘,是有义的。至于丰收与否,那是“利”的部分,是这份合乎义的行动所自然引出的“和”。
在工作中也一样。一个企业领导者,若只盯着利润、不顾员工死活,可能短期看是“利”,但时间一长,员工失望、士气涣散、组织崩塌,终将“损”。而一个真正有义的经营者,他会在管理中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与尊重,会在制度与人性之间寻找平衡,不以牺牲人为代价来成就利益。这种义之所生的“利”,才真正可持续,才是天地所允、人心所归的“利”。
义还能体现在最细微的生活场景里。比如公交车上,有人上车摔倒,你扶他一把,这是仁。可你若抢着替他找座位、强行让他坐下,可能让他觉得被看轻了。或者明知道对方独立能力强,却在他没求助时贸然介入,反而是一种干涉。真正的义,是“见得思义,动得合宜”。是在行动之前,先感知是否真的需要我?对方愿不愿意?我做这件事,是为了谁?义,是把这份内在的善,落在正确的时间点、方式上,让它既温柔、又有边界,不逾矩,也不退缩。
再看更深一层,义也关乎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有时候,明知道某个选择会带来短期的得失,但仍愿意坚持一个“对得起自己”的路径,这也是义。例如一个人放弃高薪职位,回到乡村做教育,外人看是不“利”,但他内心笃定,那种对自己使命的忠实,就是义。而这个义,虽然短期看损了名利,但长远看却利在心中、利在天地。因为它让一个人的精神得到了承接,他的言行开始与天道同频,于是天地之“和”便来,利随之生。
这就是“利者,义之和也”的深意。真正的利,不靠算计,不靠取巧,它来自于在义中持守,在义中行动,久而久之,这种合道的行为模式,会自然吸引来最恰当的助力与回报。这种利,是润物无声的,是风来之时刚好帆起的,是你不求而自得的。
义,不是写在纸上的规矩,也不是挂在墙上的大词,它藏在每一个愿意慢下来、听见内心声音的人之中。一个人开始在行动前去想:这样做是否合乎时宜?是否照顾了他人的感受?是否在不违背自己良知的前提下去行事?这便是义的种子在生长。而当这种种子足够丰盈,自然会开出利的花。
真正的“利”,是人心安稳、事理通达、天地回响。它不张扬,却踏实;它不急促,却深远;它不以一时之得为得,而是以是否合道、合情、合理、合人心为准。
所以,不必急着去追什么利益,也不必害怕一时的亏损。先把义守住,把人做对,把心安好,把分寸捏稳,在生活的每一处小事里练习——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沉默;什么时候该挺身,什么时候该退让;什么时候帮人是成全,什么时候帮人是干扰。这些“义”的练习,慢慢地,就会汇聚成你生命中的一股势能,而这个势能,就是“利”真正的底气。
这样一来,哪怕日子里还有波动和起伏,也会有一份从容生出来。因为知道自己不是在迎合谁、讨好谁、挣扎着去获取什么,而是始终与内在的尺度站在一起,始终与天理的节奏同在。那样的生活,是利的,也是义的;是和的,也是稳的。每一步都走得安心,每个当下都放得下,这样的利,才是天地间真正允许你拥有的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