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之德大矣哉
2025-05-04
问: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那一点乾元之动,无处无时不在,他是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动点、开始点,没有不通达的,大到宇宙万象,小到灰尘漂浮、种子发芽,无一不是他在作用,如此能不亨通吗? 利贞者,性情也,一方面是性,本性,本来面目,本质,原本就是如此,利万物之利,恰到好处,行贞道之贞,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守贞而行,恰如其分,这是性,本性,天地之性,乾元之性,天有好生之德,情,发乎情,人之情,也是天之情,万物之情,看似天道无情,却是最为有情,因为利万物而不争。乾始就是乾元,他总有成人之美之心,而无分毫害人之心,一心利人,而无私欲,有此种功却完全不居功,不谈功,甚至没有功的相,此正是佛道之: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呵,能不为大么?
答:
他在读《乾卦》的时候,忽然感受到一种不动声色却又无处不在的“元之动”,一种比呼吸更深,比语言更早的起点之气。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开始”,而是每一个生命动作背后的第一点驱动力,是天地之间任何变化背后的那一丝先动之心。这种动,不因意志而来,不因思维而起,它就在那里,自然而然,自始至终,既不张扬,也不隐藏。
他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乾》卦之“元”:这是最初的发动点,是“始而亨者”。“元”不是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之初,而是一切可起之起、一切可通之通。是那颗种子尚未破土之时的鼓胀,是灰尘即将升起前的空气波动,是一个念头还未成形前的空灵微动。他说:“那一点乾元之动,无处无时不在,它是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动点、开始点,没有不通达的。”说这话时,他没有讲哲学,而是像在回忆一个熟悉的触感。
乾元之动,因其“元”,所以一切可以展开;因其“亨”,所以展开无碍。天地运转、人事流转、风云变幻、生死轮替,无不在“元”的展开之中,亦无不在“亨”的润泽之中。元是根,亨是流。根若不断,流自无碍。有人问,乾元为何能“亨”?他答:不是因为它“强”,而是因为它“不执”,它从不留下什么痕迹,却在万事万物中都留下自己的“通”。
而“利贞”,便是这股乾元之气如何在天地人中落地生根。
他解释,“利贞”不是一个命令句,不是“要去做什么才利于正”,而是那本来如此的状态:利,是恰当,是通达,是无害;贞,是正中,是不偏,是恒守。利贞,是天地之性。不是加上去的规范,而是根植其中的本然。正如他说:“这是性,本性,本来面目,本质,原本就是如此。”
利,是“利万物而不争”的利,是“成人之美而无害人之心”的利。这种利,不是通过取舍算计获得的效益,而是如光一般的存在——它照耀,但不要求你回应;它给予,但不附着在你身上;它有力量,但从不锋芒毕露。这是乾之大德——天有好生之德,它生育万物,不说自己有功;它成全一切,不记得自己曾努力。
贞,是道中之道,是恒定的中心,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上不下。不是“中庸”式的调和折中,而是一种在道之中恰如其分、刚柔得宜的定位。守贞而行,是一种自然中的中正,不摇不晃、不逾矩,不因为风吹草动而改其初志,也不因诱惑荣辱而乱其方向。这种“贞”,不是坚硬不变,而是始终如一的内在秩序——它知道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止;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守。
他很喜欢这一句:“乾始就是乾元,他总有成人之美之心,而无分毫害人之心,一心利人,而无私欲,有此种功却完全不居功。”
说这句话的人,并不是在给“乾”戴高帽子,而是在感受到一个极高生命层级的温润与庄严。是那种真正的大人之德——不在于是否做了什么显赫之事,而在于他在每一次选择中,从不陷入私欲、从不妨碍他人、从不执着于成败对错,而是始终站在那个“利而无害”的起点。
有时我们误会“乾”为阳刚、进取、上升的象征,好像必须强势、有为,才配得上乾之称。但在《乾卦》真正的深层结构里,“乾”之所以为“天”,不是因为它能主宰万物,而是因为它有一颗不执之心,有一种任万物自化而不强干涉的天德。它不为己私,也不自居其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这句《彖传》的结尾,是整个乾德的最深总结。
“美利”,是那种不靠制度、不靠权威、甚至不靠语言去规范出来的利。是那种“万物见之皆感其善”的利。不是通过对比得来的美,而是它本身就在那里,一出现,一展开,一运行,就让人觉得:“对,这才是对的。”
“不言所利”,才是真正的“乾元之德”。越是有益于众,越不居其功;越是成全他人,越少提及自己。“不言”,不是不表达,而是表达里没有功利计算,没有存在感要求,没有“我做了你要知道”的隐性索取。这恰恰就是“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最高旨趣:一切都在做,一切都在运行,但没有一个“我在做”的执念。
在这样的“乾”中,才真正显出“大矣哉”的磅礴。
不是以气势压人,也不是以技巧服人,而是让万物自生其生,让众人各得其所,而这背后,那一点最初的“乾元之动”,始终默默站在那里。像是一块石头中藏着的火种,不点燃也不熄灭;像是一潭水中的月影,不动不摇,却照彻天地。
所以,“乾”不是一种强迫的秩序,也不是自上而下的权力,而是一种根植天地之间的德性,一种先于意志的利他之心,一种不求可见的成全之功。
当一个人能从“元”之动中,看见万物之“亨”,能在“利”之中不忘“贞”,又在“贞”之中回归“利”,那么他的生命节奏,就开始慢慢贴近“天”的节奏。
而那一点天德之“情”,虽然看似无情,其实至情至性。
因为它能让你活,也能容你死;它能让你飞,也能容你潜;它能让你有所成,也能容你毫无所成。
不因你的作为而增一分,不因你的失败而减一分。
这,才是天地间最深的仁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