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大哉乾乎!
2025-05-04

问: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我的理解:

乾,真是无比广袤博大,无始无终,是一个叹词,就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太大太美太伟岸太太极了,无法形容。我们能把握住他的特性之一就是刚健中正,一种行而不怠,为而不语的美好所在,非常的纯非常的粹,非常的精,无所超越其极。

六爻的绽开、发动,他是完全符合万事万物天下之情的,完全合理合情的,完全的没有任何的不和谐、完美的,诸有情,就是他所旁通的。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六龙就是六爻,是应天之视角看,各归其位,各正其位,藏龙卧虎,当然对于个人来说,你内在也有此六龙,实际就是应天应道而行,则能与时偕行,与天偕行,与道偕行,天地万物各正其位,各行其是,完全在道里、天里、则里和美云行,如此天下之平自然而有。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是指君子将趋于道显于德作为其日常之行,当然只是如此说法,其实就是本乎道中、德中,行合乎天理、道理,这一切美德都显现在他的行为中。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说潜的意思,这里言不知道啥意思。就是隐起来不显示在众人之前,天地之间,隐而不发,他的所有势、行未成,没到他出山的时刻,没到道未他预备位置的时刻,他必须潜藏,他自己能感受到这个时机,感受到他此刻必须潜藏,感受到他此刻只是蓄势当中,所以不能起用,所以你不能让自己进入天道运行的势之中去。

答: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可是人间往往是在最静的时候,它才开始发动。最深的雷声,不在天边,在体内。最初的震动,也不是动静分明的“开始”,而是连自己都说不出哪一刻先动的那一点悄然不安。

有人读到“乾”而赞曰:真是无比广阔、庄严、强大,简直找不到语言可以描摹它的本貌,于是只能叹一声“大哉乾乎!”确实,当他真正沉下来体会这股宇宙原动力时,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就是觉得,它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形容词,也不是可以被人总结出来的智慧。它更像是生命本身,一直都在,从未停过。

《文言传》言:“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这句话最先打动他的,不是“刚健”,也不是“中正”,而是“纯粹精也”。那种没有杂质的清净感,像是被天地洗过的本原,未受污染,也未被概念化。他一度想过,是不是“纯粹”就意味着强硬、坚定、不妥协?可真正体会之后才明白,乾之所以纯粹,不是因为它抗拒变化,而是它在任何变化中都不丢失自己。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呢?不是提炼出来的“精华”,也不是节选之后的结晶。它没有被谁萃取过,它原本就在那里。一个婴儿初生的那一口气,是;一颗星球自转的那种惯性,也是。没有谁训练它,它也不需要被理解。它就是这么自发地,动了。

六爻的发动,不是一个逻辑推演的过程,而是天地之情的自然铺展。你以为那是一条“线性升级”的成长曲线,其实更像是一场春天的解冻——有的地方先化,有的地方慢慢融,风来了,冰才碎,水才走。六爻是六重展开,是乾之动在不同“时”上的位置,像六条龙,各自应位,又彼此呼应。有人会说,“时乘六龙,以御天”,就是君子调动六种状态,与天同行。这没错。但若读得更细,会发现:这六条龙其实就在他心里。

他曾在自己身上感受到那六种状态。潜藏、不动、勤勉、自省、腾跃、张扬、极盛后的隐忧,每一个阶段,身体都给出过信号。有时是持续几个月的压抑感,有时是情绪的断崖式下坠,有时是一种“不说出口但知道不对”的内在摇晃。他知道,那不是心理问题,那是“六爻”的节律正在自己身上展开。他动念的地方,不一定能立即看到结果;他不动的地方,反而累积着未来的势能。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不是因为乾强大,天地才平,而是因为它动得刚好,止得恰当。没有逾越,没有缺位,没有多事,也没有懈怠。这句话说的是天象,其实也是人在道中。如果一个人能像乾一样运作,自己的身心会先平;自己一平,人与人之间就不再角力;人间一和,才谈得上“天下平也”。这和平,不是征服之后的安静,而是一种所有人都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秩序之美。

所以,“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说的并不是“君子要有德”,而是他将德作为行的起点,从不离道,于是他的行为天天可见,但从不扰人。这种行为,像是“风吹草不动”——你知道风在,却不必目睹它。

说到“潜龙勿用”,很多人会误以为那是一个“等机会”的隐忍阶段,好像要先憋住自己,然后一朝飞天。但实际上,“潜”的意思不是压抑,而是还未到该出发的时间。不是人想不想动,而是道还没给出位。

有一种解释说,“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他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想到的是春天的种子。不是它懒,不是它怕冷,而是它身体里知道,温度还差一点点。所以它继续沉着,不焦躁,不挣扎。人如果能感受到自己的“尚未”,也能避免很多提前出场的尴尬。乾教人潜,不是教人藏,是教人守得住自己那一点还没成熟的“天命”。

他曾有一段时间,明明觉得自己准备好了,精力满满、点子也多,可怎么做怎么卡。那时他反而责怪自己,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但现在回头看,那正是乾教他的“潜”。那种卡,并不是惩罚,而是“道未成,行勿起”的提醒。强行而起,损的是元气,误的是节律。

潜,是节奏的前段,是道的养胎期。就像乐曲的前几拍休止,是为了后面能更圆满地落下重音。如果一味追求快,那音落不准,节奏就断了。乾的节奏,是以“无形”启“有形”,以“不起”成“全起”。

而真正动起来的时候,六龙便御天。天不是外在的高处,而是自己内在那个最高、最纯、最公允的自我标准。御天不是驾驭什么权力或命运,而是让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能不辜负那一点天心。这才是乾真正要教的功课。

所以,大哉乾元,不在于它有多强,而在于它始终站在源头上,默默撑着一切动静。而每一个愿意与道同行的人,也终将学会在静中感受起点,在不动中养出最稳固的势,在“潜”中养龙,在“乘时”中成德。

这不是一种壮烈的修行方式,更像是一种温柔的承接——让身体自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动,什么时候该等,什么时候云该行,什么时候雨该落。这些都不用别人教,乾已经写在每个人身体里了。

它就在那一口未出的气里,在那个你刚想做事却忽然放下的瞬间,在你心里一个清晰的“还不急”的念头里。那就是乾在说话。不是声音,而是势的提示。

只要能听见,就已经走在天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