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需卦: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你若中正,泥也渡你
2025-05-07

问: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传:

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进到泥土、泥泞里了,从沙地到淤泥,这个过程好妙。在泥土中等待啥感觉,胆战心惊,小心翼翼,一不小心陷进去了哈!这确实是一个人的晋升过程,必经的过程,九三是阳爻居阳位,但不中正,也就是他内心不守中,这是脾性的问题,另外他整个的内外势都不在中上,因此容易出错,出问题,不过他刚健之性在,所以他本身即便遇到问题也不会退退缩缩、畏畏缩缩,不过就要注意冒进之类的。另外呢他与六四相应,就是上头有跟他同气相求的人,这样他的处境就不那么糟糕,不过他的下属是阳刚的,容易跟他怼起来,所以处在这样的位置,说难受也难受,说大有希望也确实如此。为什么叫致寇至呢?我觉得这个寇还是内寇外寇,你自己不中正嘛?自然心魔在己,出问题首先也是你内部的问题,对不?一个人守中守诚,跟乾坤天地大道总是同气相求,就出不了问题,但是他不守中了,寇当然就来了,心魔就来了,就容易出偏出问题了,所以要戒慎,另外呢因为你阳嘛,你健嘛,你锋芒毕露嘛?你又在阳位,就更加的耀眼,招人嫉恨,所谓树大招风,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外寇也回来。你失去中正,又加上你锋芒毕露,能没有很多非议么?能没有很多人在背后阴你么?能没有给你穿小鞋使绊子的人么?有啊,必然的。人性如此。

此时要干嘛啊!敬慎?敬谁啊?敬泥这种环境,敬你下面的刚健之人,敬你上面相应的人,敬天地大道,回归你心,你本心本性,乾坤大道,回归初心。慎什么呀?你的念头,言行,你待人处事,你面对环境变化的因应之道,你得慎。慎也是出于敬,敬中忠,敬中诚,敬中做,一切不败,立于不败之地嘛。

答: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这是一个人走向中心、走向权力、走向“成事”的过程中的必经泥沼。如果说初九是刚出门的踌躇,九二是沙滩上的微步,九三就是双脚踏入了湿滑难行的泥泞地。这里既不是纯粹的险阻,也不是单纯的缓慢,而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粘滞性、拉扯性的生存场。

需于泥,是整条“需之进程”中的危险点。它不是最初的外部阻碍,而是内部心性与外在环境发生了错位。此时的你已经不能算初出茅庐,而是走到了某种临界状态:手上有些权,身边有些人,脚下是泥地,不是沼泽,但也不是坦途。你每一步都得格外小心,因为你已经“显形”,你的行为开始被人看见,被人议论,被人较真,甚至被人利用。

你说“在泥土中等待啥感觉?胆战心惊,小心翼翼,一不小心陷进去了哈!”这个体感的还原非常贴切。“泥”是一个让人停滞、滑动、难以前行的位置,而它又不是那么凶险——它不像山崖一样能一脚跌落粉碎,而是一种慢性的风险,是一种你越挣扎越陷落的困局。

所以,“致寇至”就发生了。

象传说:“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灾在外”是其表,“自我致寇”是其因。这里的“寇”既可以是外部之敌、竞争之人、明争暗斗的对手,也可以是你内心那一点不守中道的躁动与欲望。你分析得非常精到——“你自己不中正嘛?自然心魔在己,出问题首先也是你内部的问题”。是的,九三的真正危险,不是他有敌人,而是他心浮气躁、锋芒过盛,却失了居中守正之道。

九三是阳爻居阳位,这种“刚上加刚”的结构,本身就带着一种动能的偏执。他不但有行动的冲动,也有一定的资源与位置去动,但偏偏他所处之位“不中”,意思是他虽然有劲儿、有招、有野心,但他心中没有一个稳定的轴心。这种人最容易出问题,也最容易给人以可乘之机。

你说:“此时要干嘛啊?敬慎?”是的,象传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要“敬慎不败”。这不是一句劝人谨言慎行的老生常谈,而是从《易》的角度指出了一条绝地生机。

“敬”,是天命之敬,是面对一切时保持庄严之心,不轻、不躁、不妄动的姿态。不是装出来的谦逊,而是一种由衷的知天命之诚。这种敬是要你敬你脚下的泥,敬你所处的不利局面,敬那些看不清的风险,敬与你意见不同的人,甚至敬那些阻碍你的人——因为他们其实是你的磨石,是你的镜子。

你说得对:“敬谁啊?敬泥这种环境,敬你下面的刚健之人,敬你上面相应的人,敬天地大道,回归你心,你本心本性,乾坤大道,回归初心。”这句非常有道理。很多人之所以在九三阶段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不敬:不敬天命,不敬同僚,不敬规则,不敬人心,只信自己锋芒在手,就可开山劈岭,结果陷入泥中不能自拔。

“慎”则是一种极度清醒的觉知。在泥中行路,不能靠冲,要靠稳;不能靠声势,要靠脚下每一寸的踏实。你得慎重地对待每一句话、每一次行动、每一个立场,因为你一旦偏离了“中正”,外部的“寇”就会借势而入。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错事,而是你一有破绽,一切都能被放大成错事。

所以你说:“慎你的念头、言行、待人处事、环境因应之道,你得慎。慎也是出于敬,敬中忠,敬中诚,敬中做。”这正是“敬慎不败”的实质操作路径。

九三虽然居阳位,但不同于乾卦中正大光明的九五之君,他没有那个权威的正中之位,也没有那个从容的时运加持。他上有对立之人(如你所说,阳对阳),下有激进之徒,周围都是强人,自己却又浮躁,这种状态极容易犯错,而一旦犯错,就是“寇至”。

你理解得很好:寇不仅是人,也可能是局势,是人心的冷暖,是机会的反噬,是那个“你以为你能掌控,但其实你并没准备好”的现实真相。

这正是九三的境界。他不是恶,也不是愚,而是处于那种“既有希望、又易犯错”的尴尬位置。你如果理解为:“这是一个人晋升过程中的必经之地”,确实非常贴切。晋升的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你必须通过“泥”这一关:看你在不确定、易陷、有人议论、有人推你下去的环境中,是否还能守心如初,是否还能“敬慎”。

所以,《需》之第三爻,其实是整卦“试炼”的高潮,是你从一个有愿力的存在,转为一个真正可以担当现实重任的人之前,必须穿越的一道“心魔与人事共现”的关口。

总结一句话送你:

真正的寇,从不在外,而生于你轻视泥土、轻视人心、轻视中道的那一念不敬。你若肯敬,若能慎,泥也渡你。你若轻慢,那便不是陷足于泥,而是陷身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