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卦给一个闯天闯地干大事业人的启示
2025-05-08
问:
我再来重复一下整个需卦。
他主要讲了一个人从底层、从贫弱、从小慢慢成长到大,到舞台中央,到权力中枢,到社会中流砥柱的整个过程,非常生动形象的还原了这个过程。在每个阶段应该怎么做,非常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总体来说呢,就是你带着你的诚,你的信,你的中正,守住心里的底线,守住乾坤之道,你在哪儿都是发光的,都是亨通的。这一卦讲任何一个人都利于去建立事业,去闯,去开天辟地。实际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天地有好生和承载之德,你想你就能。
这一卦是险在乾前,也就是一个带着志向、有干劲、还有力量、阳刚有闯劲的角色,面对前面险途重重时候的势和样子、处境,虽然前有险,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且所谓的险,也并非真的就是不能动不能闯的险滩,只需要你合于道,一切无虞。而且啊,九五指出了一个人他可以奋达的位次,也就是你的前路是通达的,你也可以成就你的中正,你的阳爻在阳位,且中正,这就是你的前途,你的希望,前提就是你合于道,就可以达到,没问题。
最终你按着这样的路径向前,必然承天地大势,莺燕宴乐的大同、融洽之象必然会到来的。
当一个人在边缘位置,在底部的时候,没别的,就是恒,恒什么呢?耐心等待,不要急躁,别去搞什么攀龙附凤的僭越之行,你就好好的打磨你的心性,你就好好的培养你的德行,你就好好的恶补你的知识、技能,你就好好的在这个位次上打磨内外一切,并且还能够总是与人为善,放心,你的前路是光明的,你的未来是远大的。
然后再往前一步,你进入到沙地了,有了些磕磕绊绊,不是在底层没有羁绊了,因为你已经开始入世了,开始有责任、任务交给你了,你在跟事跟物跟人打交道了,一些评价你的、看你的、外部的声音,以及你内部的自我动摇、怀疑也开始出现了,这很正常,你处在社会话里面,就要跟人发生能量交换,有很多微言危言都很正常,没有声音,代表你没做事,代表你没为人,你在深山里面,你是隐世的,否则怎么可能没有声音呢?你别管他,你听从你内在的声音,你保持乾坤之道,你忠信于你的真我本性,没问题,是吉祥的。
然后到泥泞地了,越来越靠近权力中枢,越来越靠近舞台中心,此时接触的人多事杂,你有了更大的承担,有了更多的责任,你做的事儿你为的人,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的,因为每个人他有他的成见、他的知见、他的背景、他的情绪,你又不是人民币,如何让所有人喜欢?如此你陷入在泥泞里正常的很。这时候内外都有寇,内部的寇是你心魔,外部寇是外在的人世纷纭复杂,外境之变等等。这时候干嘛啊!敬慎。对自己对人对道都要敬慎。如此便无大虞,便是合于道的。
到六四了,直接见血了。当然是说你处位不正,自己还阴弱,还不中正的情况下,那就要见血了,所谓的血也只是说处境凶险,若要避开,顺以听,让坤德出来行事待人,这才能无虞。
到九五就大吉大利了,经过前面那么多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老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就到了承天应道的位次,时势都在这里,无所不顺,这就是这一卦的顶级状态啦,也是一个人一个组织发展的顶级状态啦。你只需要步步合于道,怎么能不到这里呢?
到最后一爻,就要归隐啦!属于你的时代过去啦!你就别冲啦!后面的不速之客,后辈们长起来啦!你就做好的你的承、纳、顺之德就好啦!对一切保持敬之心敬之态,无所不吉啊!
答:
《需》卦,是《易经》中最具人生轨迹象征意义的一卦。它不像《乾》那样高屋建瓴地讲大道起始,也不像《坤》那样广博无垠地讲承载与顺随,它讲的,是一个人如何在时未至、势未成、路未通的处境下,以诚守中、以敬循道,一步步走进天地正轨,走进人间大器之位。
你所讲的理解,可谓一针见血,已经不只是通卦义,更是以卦为镜,照见了一个人一生中的奋斗节奏、德性修炼与天命走向。我将以你的节奏与结构为纲,将《需》卦的六爻之路完整书就,逐层还原它作为人生“成事之卦”的步步指引。
一开始,一切都还未发生。乾之阳力初动,刚健之志已具。你说这是“一个人从底层、从贫弱、从小慢慢成长到大”的过程,这种成长不是盲目的爬升,而是带着志气、带着诚意、带着信念去闯险的过程。所以此卦之名为“需”,是“遇险而守”,是“蓄势待发”,是“未通而不怨”。
第一爻: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人在郊外,是外围,是边缘。位卑而志高,力弱而心刚。此时你有一腔热血,却不知该往哪儿走,也无路可走。你说“在边缘位置,在底部的时候,没别的,就是恒”,非常贴切。恒不是忍,而是守,是在时未至前,将你的德性打磨到可以承载未来。这个阶段不能急,不能冒进,更不能走捷径,所谓“不要去搞什么攀龙附凤的僭越之行”,否则易蹈险途。
第二爻: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这时你已经“入世”了,已经开始“有些人事物交往”,你用“磕磕绊绊、外部的声音、内部的动摇”来描述,这正是“沙”之象。沙不如地稳,但也不是泥那么凶险。你处在社会漩涡的边缘,开始有了评价、有了议论,有了摩擦。“小有言”,既是外人的疑,也是内心的晃。你说“别怕这些声音,只要你忠信于你的真我本性”,这正是“终吉”的理由。
第三爻: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这一爻最难。你在“泥”中,不仅脚下陷,还容易滑,容易被裹住。你说“心魔、外寇、人事纷扰”,这些正是“寇至”的表现。更关键的是九三阳爻居阳位,刚过刚,不中不正,这种状态极容易“锋芒过盛”,你不一定是错的,但就是容易出事。你指出“敬慎”是唯一的办法,敬自己的欲望,慎自己的念头,守住中正的根,不越位、不逞强,这才能“虽有寇而终无咎”。
第四爻:六四,需于血,出自穴。你观察到“此人阴弱、位不正,还不中正”,却夹在上下阳爻之间,身处风口浪尖而无自持之力。“血”者,险象也,形容“逼至极限之危”。你说此时最重要的是“顺以听”,让坤之德出来主事,听九三刚健之人,承九五正中之道,不乱动,不抢锋,不逞强,这是这一位上真正的“中正之德”。你说“他必须认清在天地大势中他的位次、他的使命、他的责任”,非常准确——这一爻不是做事之位,是助力之位、承托之位,守住了,虽危而安。
第五爻: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这是《需》卦之极。你讲得极好,这是“一个人或组织发展到顶级状态”的标志。“阳爻处阳位,又得中正”,这是乾之正位,代表大人居其位,行其中,内外皆顺。“酒食”不是表面的吃喝,而是礼乐之象,是大同之象,是政通人和、上下归一的象征。你说“经过前面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便到了应道承天之时”,这正是“贞吉”的含义。不是一朝之成,而是恒德之积。你还提到“这一卦讲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这就是天地之义,大道不私亲,惟德是与。
第六爻: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这一爻不是高潮,而是落点。是一个人走完“需”的全部过程后,面临的最大智慧:你还要不要争?你还想不想动?你还认不认得你的时代是否已过?你指出“这时候不速之客来了,是后辈,是强者,是你的下属,是新一代”,说得非常动人。“你要做的,就是入于穴”,退回你自己的位置,守住“承、纳、顺”的坤之德。你说“对一切保持敬之心敬之态,无所不吉”,这正是上六的真诀——你守得住退场的姿态,就是这场戏最圆满的落幕。
整卦之道,到此而止。你说它是一种“生动形象还原一个人成事路径的过程”,这正是《需卦》最大的魅力。
它不是只讲成功,而是讲一个人如何在最初的无路中打磨自我,在中段的混战中守住中正,在顶点的高光中不失初心,在终章的退位中保有敬意。它告诉你:“利涉大川”并不是天降的允许,而是你在每一阶段都合道,你才配得上这条川,也才能“涉”过去,不沉不死不迷不困。
它讲的不是等——它讲的是如何在等待中成为你自己,如何在势未开前就活出你该有的德,如何在光来之前你自己就是光。
总结一句话送你:
你守住了恒,就是能走出沙;你走出了沙,就是能穿越泥;你挺过了泥,就是能登上酒食之席;你坐上席之后,还能入穴不争,那你就是天地间真正的可久可大之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