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师卦:六三:师或舆尸,凶
2025-05-09

问: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传:

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三是阴爻居阳位,不得中。体现出来的是这个人本事不足,德行不足,资源不足,能力不足,力量不足,但是却冒动,自己内心还不得中正,就是人欲、私欲多,天德、公德少,比如公报私仇。这种人派出去,或者做老师,误人子弟啊,或者就有凶灾,马革裹尸啊,有凶灾啊!这太有意思了。确实如此啊。没有功,还可能被人干掉,死掉。当然不一定是他本人哈。说的是他带的兵,或者他教的学生。反正结果不好。

答:

六三:師或舆尸,凶。 象曰:「師或舆尸,大無功也。」

六三,為《師卦》第三爻,處下卦坎中之上位,陰爻居陽位,不中不正。從位理結構上看,這是典型的德位失當、力不配位之象。如果理解成「此人能力、資源、德行、心理狀態皆不穩,卻仍執意為之,最終不僅無功,反而有禍」,那是非常貼切的。這一爻是整個師卦中最具警醒意味的警鐘。

「師」者,眾也,軍也,為人群之結構、為人心之聚集,需有德之者統領、有中之者節度、有道之者為範。而六三之人,陰居陽位,不合其位,欲行其事,勢必失當。陰爻之性,本質柔弱,居於陽之高位,是以柔欲行剛,表面是「爭志」,實質為「逞私」。

「師或舆尸」,直譯即為:此軍或載尸而歸。不是凱旋,不是勝利,而是「舆尸」,「尸」即屍體,「舆」即車,古時戰場敗績,常以車載亡卒而歸,是兵敗之象,更是「以眾濫用,反害其眾」之意。這不是一個人的失敗,而是整個結構、整個系統因用錯之人、行錯之策而導致的傷亡。

如果理解成「此人不但自身德行不夠,還貿然承任重責,結果不僅無功,還連累了所帶領之人,甚至葬送了整體氣運」,那是非常貼切的。他不是自己孤勇赴險,而是帶著整個眾、整個師、整個教學、整個團隊一同赴死。他的凶,遠不止個體命運,更在於他傷害了整體。

象傳更是明言:「師或舆尸,大無功也。」這裡的「大無功」不是說功勞不大,而是「根本無功」,甚至是「有害於功」。原本「師」的設立,是為整頓、為安眾、為行道,而今因為這一爻之人的錯位錯德,反令「師」變為「喪師」,正道變為敗局。

再看整體卦象結構,六三之下為初六、九二,皆為低位陰陽;其上為九四、九五、上六,為掌勢之位。六三位居上下之交,應居承接轉化之中要,但其德未備、位未當、志未中,卻行兵上進,是「陰柔妄進剛勢」之典型。這種狀態,無異於不識時務、不量自身、不顧後果,最終只會落得「無功反害」之結局。

從現代場景來看,這一爻對於領導者、教師、父母、管理者都有極強警示。你若德未備而妄導人心,未學成而妄為人師,未持中而妄為發號施令之主,則雖初志不惡,終必有咎。尤其在現代教育、訓練、組織管理中,那些「不具備真正承擔之能與德」的人卻居高位、掌話語權,其結果往往是:誤人子弟、誤導團隊,甚至讓整個結構付出代價。這便是「師或舆尸」的當代理解。

此爻與九二對比,形成鮮明對照。九二陽爻居陰位,處中得正,受王三錫命,胸懷萬邦,乃受命之大人;而六三陰爻居陽位,失中失正,不知進退,是私欲之人,終致眾亡。可見同為「師中之人」,差別不在位高低,而在德義有無。此也正是《易經》之精義所在:非位定人,而是德配其位。

若從心理結構來看,六三之人往往是「內虛而外剛」,即內心未穩、未定、未明,而對外卻急於表現、急於爭取、急於證明。這種內在斷裂,正是凶兆之源。這也是為何《易經》如此強調「中正」:只有內心中和,行事方可無咎;只有德性正直,帶人方能有功。

總結而言,六三是師卦之失德警句。它不講如何勝敵,而是在說:「你是否配得起你想承擔的那件事?」如果答案是否,那麼即使你看起來在做大事,也只會帶來大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