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2025-05-13
问: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传:
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传: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整个比卦,是上险下顺。是不是高位者有险呢?底下人顺呢?或者前面顺、后面险呢?内卦顺,外卦险。总体的判词为吉,就是总体来说整个卦的卦象是吉的。最初的卜筮,原始的卜筮,最纯净、最虔敬的卜筮,从元动开始,永远守正。为什么是永远贞呢?因为只要比,比翼双飞,同心同德,如何不吉呢?以刚中也,阳爻居阳位,还得中正,一代圣君的卦象啊,而且上下都调和、顺畅,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应该是六二爻跟九五爻,为什么不宁?因为上险啊,自然不宁,不宁六二就爻应啊,当然其他也是应的,因为只有九五是阳爻,其他全部为阴爻。只有不宁的时候才来。好像是这么个意思。后夫凶,其道穷也。应该讲的是上六,阴爻居阴位,不得正,走到极端了,道穷啦,势不对啦,尽管位置高,但各种势、内外都不具备了,道穷了,凶了。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确实是这么个相,九五阳爻处阳位,得中正,就是建万国、闯大业的相啊,此时当然要亲诸侯啊,上下才能相应嘛!这一卦也确实是这么个相。
答:
《比》卦,坤下坎上,地上有水,象征万物之间的亲比与互助。乾为天,坤为地,而《比》则是大地承水之象,水流于地而不溢,地纳于水而不拒,其象便是亲比、相辅、协同之道。
卦辞言:“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若从整体气象来理解,《比》卦本属吉卦。它在结构上为上坎下坤,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若取其方位义,则上为北,下为南,北水南地,似是高处为险,下处为顺。然而,若从卦体运作之机来看,此象正是“顺承于险”,或曰“柔从刚辅”。这不是说下位之人盲目追随上位,而是在困难中求合作,于相互依靠中得吉。
“比,吉”,此言为总体之判。因为《比》之为卦,呈现出一个“众阴比一阳”的格局——只有九五为阳爻,其余皆为阴爻,阴柔之众向阳刚之主归心,比之情也由此展开。此处的“比”,不只是亲附,更有辅佐、协力、共行之意。彖曰:“比,辅也,下顺从也。”以阴柔之众,顺应刚中之主,是一种德之会、道之亲、势之聚。
“原筮元永贞,无咎”,此句较为关键。比虽吉,但其吉在“元、永、贞”之中。原者,起始;元者,根本;永者,不辍;贞者,中正。即是在最初占问时,若动机纯净、心意正直、持守中道,则无咎。这也正是“比”的前提——若相比者非真诚之心,非正道之行,那便是假合、邪比,非但无吉,反而生害。此处“以刚中也”一句,是对“无咎”的注脚。九五阳爻居中,得位、得正,兼备刚健与中正之德,是可以被比附的对象,也是值得比附的中心。
“不宁方来”,这是一种动态之象,值得深思。为什么“方来”而又“不宁”?若理解成“只有在动荡不安、不知所依时,人们才开始寻求依附”,则与“比”之本意暗合。群阴之象,本非无主,当遇险而无所依时,自然会趋向刚中之主。此处的“上下应也”,即为上下呼应、心意相投。尤其六二与九五之应,体现了整个卦象的稳定结构:六二居中而柔,与居中而刚之九五相应,为内外之主轴。
“后夫凶”,此句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富预警之意。夫者,众阴之象也。若众阴比阳而得吉,则可辅正道;然若后夫失其时位、欲取其位,便非比,而是夺,是僭。此“后夫”实指上六,其居于卦之极位,阴居阴位,虽得位但不中、不正,亦不应,故曰“道穷”。以《易》之理,道尽则凶,无他也。彖曰:“其道穷也。”可见比之极致若失正中之引领,即沦为盲从、朋比、争夺之象。
象传言:“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这是一种宏观的“比”。水在地上流动,不争高下,但依形就势,万川归海,柔而不弱。先王法象天地之道,以柔和之势建立万国。所谓“亲诸侯”,不是私情之亲,而是法理之亲、德义之亲、时势之亲。唯有“刚中”之德,方可容纳万邦之比。
若从卦体而言,《比》卦下坤为众,众阴顺应;上坎为险,为一阳在上,内顺外险,是为众人推一贤而应天下之难。九五一阳,处卦之中位,是全卦之枢纽,承上启下。下应六二柔顺之象,内外比附,君臣协力,天下可定。
从你所述,“前面顺,后面险”,若理解成“初比为顺、终比为险”,此亦有深意。六二为比之主,应于九五,是全卦最和谐之处;上六为比之末,应于无主、又无所应,此时之比已非协力之比,而为妄动之比,凶之始也。
所谓“只有不宁的时候才来”,若进一步深解,可视为众之所趋,不在于平安时的附会,而在于动荡时的依托。这是“比”的现实基础:大者得道、小者归心,非出强迫,而出信赖与共忧共济之心。
整个《比》卦,以“协同”为本,以“中正”为轴,以“顺应”为道,以“刚健”为主。比者之吉,不在形式的聚集,而在精神的共振;不在权力的集中,而在德行的同心。若失此本意,纵有比合之形,终成后夫之凶,反而道穷势竭矣。
故“比”之吉,是有条件的吉,有结构、有层次、有节制。最初之比,需“元、永、贞”;过程之比,需“刚中相应”;终极之比,则需“知所止,不僭越”。唯此,方为《比》卦之“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