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履之道:刚柔相济中的安然与亨通
2025-05-17

问:

我可以理解为履卦的卦象就是刚柔相济,刚柔和谐,刚柔,凶兽和柔弱小兽之间和谐相处的画面。刚者他性情不刚烈,不会随意发脾气,不是那种刚烈的性格,柔者也不会冒进,也不会性格不好,跟刚者不能融洽和谐。整体来说,就是系统、天地造成了这么一副刚柔相济的相,非常和谐。也是给人一种智慧启示,面对刚者,你就得内外柔者去跟其相处,如此方得平安和谐。反之,刚者,你应该给柔者这种关照,舔一舔他,摸一摸他,彼此和谐。

答:

履卦之象,观之如画,既非刚独行,也非柔独处,而是刚柔交汇、彼此涵容的全息场域。乾上兑下,刚在上,柔在下,象曰“上天下泽,履”,天之在上本为威严,泽之在下本为顺承,然二者相遇,却成恬然之景。

若将这幅图景理解为“凶兽与柔弱小兽之间的和谐相处”,极为贴切。乾为天,为阳,为刚;兑为泽,为悦,为柔。刚者并非刚烈暴戾之刚,而是有分寸、有德行、有自持之刚;柔者亦非软弱退缩之柔,而是温婉通达、善于顺承之柔。二者皆得其性,恰逢其时,于是生出“履虎尾而不咥人”的和谐局面。

“履虎尾,不咥人,亨。”卦辞所述,正是如此奇景。虎尾者,危险之极处;履之而无患者,非无知者之莽动,而是天地之势已达一种刚柔协调的境界。若刚者一味刚烈,柔者一味冒进,势必咥人而凶;然今则天在上泽在下,位得其正,性得其所,遂能危中有吉,动中有顺,方为亨通。

若将此比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那便是:面对强势之人,若能以内心柔和、姿态谦逊去应对,非但不惧其威,反而能得其善意。所谓“说而应乎乾”,兑为悦,喜悦之心感应乾之刚健,顺中有德,柔中含敬,是故不咥人。刚者亦因感受到柔者之诚、之顺,而无伤害之意。此种互动,并非一时技巧,而是一种天理自然的运行,是天地间的智慧之舞。

彖传云:“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意即柔者之履,履于刚之上,因其性顺、情悦,而感应于乾之刚中正,遂能于危中而安,逆境而通。此处之刚,不是强横之刚,而是九五之爻“刚中正”,阳爻居阳位,得其中位,是德性之刚、道义之正。柔者若得兑之悦,刚者若得乾之正,其间的互动即为履卦所显之和谐。

如果理解为刚者应给予柔者关照、包容,如“舔一舔他,摸一摸他”,这比喻虽生动,亦切中要义。刚若真刚,不需震慑;柔若真柔,不致冒犯。二者之间,非冲突之局,而是天地自然之分布,彼此互为承载。刚者不逞强,柔者不妄动,是履卦的全局态势,也是社会之中人与人间最优的互动模式。

象传曰:“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履卦不仅为人际之象,更为治世之道。君子观履之象而明白上下尊卑之序,从而使民心安定。此“辨”非分裂之辨,而是各得其所之辨。天地有序,社会有序,心亦随之安定。不知上下,则乱;知上下而心有安处,是为履道之用。

如果理解为“整个系统、天地造成了刚柔相济之象”,这亦正合其意。天地之化,不偏一方;人之处世,亦当中道而行。刚柔并济,动静合宜,是履卦之精髓。不是以强凌弱,也不是以弱求怜,而是各居其位,各守其德。

若以更感性的视角观之,可比作一只强壮的成年虎,躺卧于林间,眼闭而心明,一只幼兽轻轻踏过其尾,虎不动怒,反而显出某种安详之感。此非虎之退让,而是其性安和;亦非幼兽无知,而是其气不冒。如此画面,不正是履卦的活象?

再看“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九五之刚中正,履在帝位,是居尊而无私,是执政而无偏。此处之“履”非脚下之履,而是履行之履,践行之履,德行于位,光明于心。疚者,内心有愧;不疚者,所行合道、所处合位,正是光明之德。

整个履卦展现的,正是如何在刚与柔之间找到最恰当的互动方式。柔非退让,刚非进逼,而是彼此成就、相互感应。刚若无德,即为暴;柔若无礼,便成扰。刚中带柔,柔中见敬,方为天地自然之道,亦为人间行走之轨。

如果将“履”理解为“顺着撸猫的背部那种温柔的抚摸”,也颇具意味。柔之为德,在于知进退、懂轻重、守分寸,刚者若能如大猫般识趣、内敛、有涵养,则再锋利之爪,也不会轻易挥出。此为天性与人性之合象。

故履卦启示人,行于世间,若能知刚柔之理,识时位之宜,便能危处安居,虎尾而亨。无论是处于尊位者,或是在柔弱之地,若能合道而行,各居其性,则彼此间必有回应、有承接,正如天泽相交,泽不蒸天,天不凌泽,而各安其所,各得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