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修行内核稳定当作主要矛盾?
2025-07-02
1. 分享当下真实的经验,本身就是最值得被珍惜的内容。
微风拂过,听见窗外树叶摇动的细碎声响,心里想起,我注册了一个自己的公众号,用来分享做一件事的经验,想过是否可以写我站桩的经历,虽然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效果;也想过是否可以写我用AI写公众号的经验,虽然只有四五篇是“十万加”;也想过是否等到书出版后再去分享用AI写书的历程。
在夜深安静时看这些想法,会觉得这一切其实都很真实。每个念头都代表着一份真实的生活痕迹,而分享它们,便是用生命最自然的状态去见证自己的成长轨迹。无需等待某个“足够好”的时刻,当下所经历、所感受、所怀疑、所坚持,就是最珍贵的素材。
2. 等待完全有把握再去分享,容易失去真实而鲜活的温度。
世间的花,不会等自己开得最盛才去散发香气;河流,也不会等流速最急时才去滋润土地。真实的分享不在于成果是否足够“出手”,而在于是否真实记录了过程本身。那些没有“十万加”的文章,那些还在摸索的站桩经验,那些尚未出版的写书经历,都是流淌着真实温度的内容,是当下生命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若一直等待某个完美的结果,很多鲜活的细节会在等待中消散,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疑惑、闪念、局促、喜悦,也会在等待中被遗忘。分享过程中的半成品状态,让读者看见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真实探索的轨迹,这份“真”才是最珍贵的。
3. 自己没有“特别长、特别突出”的点,也是另一种真实的礼物。
在夜里思索时,我发现自己没有在哪个点上特别长、特别突出、特别自信。这份觉察本身是一种力量,因为它提醒我: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修行内核稳定,找到那个真正能安顿自己的根,而不是着急去证明自己的“突出”。
这份对“没有突出”的坦然,让人更能专注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非为了被看见而去做表演式的努力。没有突出,不意味着没有价值;没有自信,不意味着没有值得被看见的地方。这是当下最真实的状态,也是值得被温柔对待的部分。
4. 解决内心的主要矛盾,才是未来分享最具力量的源头。
发现自己的主要矛盾在于内核稳定,在于修行本身,这是一件清明而透彻的事情。因为只有当内在安稳、心性坚定时,外在所有的努力和分享才会稳固且长久。若内在摇摆不定,再多的经验分享、再多的成绩,都可能成为短暂的幻影,无法真正滋养自己,也无法长久滋养他人。
着力解决内在的主要矛盾,让修行成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让站桩变成脚踏实地的练习,让写作成为与自己对话的方式,让使用AI成为节省精力去关注内在修行的工具。这一切都是将“修行”落实在日常中的具体方法,是未来分享内容最真实且稳定的根。
5. 分享“过程中的修行”,胜于分享“结果后的炫耀”。
当修行内核稳定后,再回望当初的探索和迷茫,会发现那是最值得被记录和分享的部分。因为过程中的修行,让人看见如何在真实的困惑与不安中保持每日行动,让人看见在没有结果的日子里如何稳住呼吸与节奏,让人看见在不自信的状态下如何依旧安静站立。
分享这些“正在路上”的故事,比分享那些最终的结果更有温度。因为世间大多数人都在过程里挣扎,他们渴望看见真实的同行者,而非只能仰望结果的他人。分享过程,是给同样在路上的人以真实的陪伴。
6. 公众号本身,是一个用来修行和记录的容器,不必焦急功利使用。
注册公众号,不必限定它只能用来发布“十万加”的文章,也不必急于将其作为证明自己价值的平台。它更可以是一个修行与记录的容器,是内心安放真实想法的园地,是让每日思考、每日困惑、每日微小进步被承载和见证的地方。
当公众号成为一种修行方式,而非仅仅是获取外部认可的工具时,它便能持续散发真实的力量。每天写下一点真实的思考,每周发布一次真心整理的观察,让文字成为稳定情绪和心性的锚点,让内容成为向内和向外同时交汇的桥梁。
7. 无需“等准备好”才行动,行动本身就是修行与成长的过程。
很多人以为要“等自己准备好”再去行动,等到站桩有效果、等到公众号足够火、等到书出版后再去写分享。然而真正的成长与安稳,都在行动的过程中被磨砺和生成。
当下的状态、正在进行的练习、尚未完美的探索,才是最真实的部分。去行动、去记录、去表达本身,就是修行的过程;而修行本身,也会因为每日真实的行动而被继续推动和稳固。
8. 在真实中行动,让行动成为稳定内核的锻炼场。
站桩可能暂时未见成效,但每日的坚持已在悄悄改变身体的觉知;AI写作可能没有持续“十万加”,但每一次尝试都在锤炼文字表达的精准度和效率;写书尚未出版,但已在积累深度的思考和完整表达的能力。
这些行动本身,就在帮助稳定修行的内核,让真实的成长被看见,让真实的探索被记录,让真实的自己被接纳。无需等到结果圆满,真实的当下就是最好的起点。
我看见,当夜里写下“为什么把修行内核稳定当作主要矛盾”的这一刻,心便清静许多。因为这便是所有行动的根本方向,让每日的努力不再只是外在追求,而是回归真实修行、真实成长的必经之路。
真实行动,真实记录,让公众号成为修行与见证的场,让生活成为修行与成长的道场,让写字、站桩、学习、探索,都融入呼吸之间的节奏中,让每日微小行动都成为内核稳定的支点。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