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264读《论持久战》,中日决战:为什么这场战争无法避免且必须决出胜负?
2024-07-12

毛主席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呢?根据在什么地方呢?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分别地说来,战争的双方有如下互相反对的许多特点。

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和最终中国胜利的原因,深深植根于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上的根本对立。以下将从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不同立场,详细阐述为什么这场战争对于两国来说都是一场决死的战争,必须决出胜负。

一、中国的立场

1. 民族生存与国家独立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局面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历经百年屈辱,列强瓜分,国家主权丧失殆尽。中国人民渴望独立、自主,摆脱外国势力的控制,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抗日战争正是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关键时刻。

全民族抗战

面对日本的全面侵略,中国各阶层各民族人民空前团结,共同抗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逐渐觉醒,抗战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意志。抗日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更是中华民族自我救赎、自我觉醒的过程。

2. 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
政治团结

抗战时期,中国实现了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暂时放下内部纷争,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政治上的团结稳定,是中国坚持持久战的重要基础。

社会动员

抗战期间,中国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发动民众参军、捐款、支前。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不仅提供了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支持,更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抗日战争成为中国社会动员能力和政治组织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提升。

3. 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
文化复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文化界也积极投身抗战,文艺工作者通过文学、戏剧、音乐等形式,鼓舞士气,宣传抗日精神。抗战文化成为激励民众的重要力量,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复兴与传承。

民族精神

抗战中,中国人民展现出无比坚韧的民族精神。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将士军人,面对日本的残暴侵略,都表现出顽强的抵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志。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国最终能够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

二、日本的立场

1. 帝国主义扩张与资源需求
经济扩张的需要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步走上了帝国主义扩张道路。由于国内资源匮乏,日本必须通过对外扩张,获取资源和市场,维持其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中国作为资源丰富的大国,自然成为日本侵略的首选目标。

军事扩张的野心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希望通过对外侵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实现其在亚洲的霸权地位。中国是这一战略中的关键环节,日本企图通过侵略中国,控制整个东亚地区,进而向更广泛的地区扩张。

2. 政治权力与军国主义
军国主义的崛起

日本军国主义在20世纪初逐步崛起,军方在国家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军国主义者主张对外侵略扩张,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增强国家实力。侵华战争正是军国主义政策的体现。

国内政治压力

日本国内政治不稳,经济困难,军方希望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稳固其政治地位。侵略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需要,更是日本国内政治斗争的产物,军方试图通过战争,控制国家命运,巩固自身权力。

3. 文化优越感与侵略意识
文化优越论

日本在文化上自视优越,认为自己是亚洲的领导者,有责任“教化”落后的亚洲国家。这种文化优越论为其侵略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日本认为侵略中国是“文明开化”的使命,具有正当性。

民众洗脑

日本政府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对国民进行洗脑,灌输侵略扩张的意识。大量日本青年被动员参军,视侵略战争为荣誉,形成了全民支持战争的氛围。战争成为日本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两国决死战争的根本原因

1. 不可调和的根本利益冲突
生存与发展

中国的根本利益在于生存与发展,摆脱外国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日本的根本利益在于扩张与霸权,通过侵略获取资源和市场,维持其工业化和军事力量。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解决。

国家命运

对中国来说,抗日战争是关乎民族命运的决死斗争,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对日本来说,侵华战争是实现其帝国主义野心的关键一步,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必要前提。两国都认为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必须决一死战。

2. 战争的全面性与残酷性
全面战争

抗日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更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全面战争。中国全民动员,形成全民族抗战;日本则举全国之力进行侵略,发动全面战争。战争的全面性决定了双方必须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

残酷现实

战争的残酷性在于日本对中国实施的极端暴行,如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生化战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中国人民深知失败的后果,决心拼死抗战。日本则以极端手段试图迅速取胜,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牺牲。

3. 国际环境与战略考量
国际援助与制约

中国得到了苏联、美国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增强了抗战信心和实力。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为的谴责和制裁,也逐步限制了日本的扩张。国际环境对中日战争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略考量

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通过逐步消耗敌人,增强自身实力,最终实现反攻。日本则希望通过速战速决,迅速占领中国关键地区,迫使中国投降。双方在战略上的对立,决定了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四、结论

中日战争之所以是一场决死的战争,根本原因在于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根本对立。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决死斗争;对于日本来说,这是实现帝国主义扩张和霸权野心的关键战争。两国的根本利益不可调和,战争的全面性和残酷性,以及国际环境和战略考量,都决定了这场战争必须决出胜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的决死之战。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