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以及为什么可以
2025-07-02
1. 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风吹过窗前的竹叶,带来轻轻的晃动和簌簌声响,心中缓缓升起一句话:应该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以及为什么可以。生命中总有很多时刻会质疑自己是否可以、是否值得、是否被允许,但生命真正想要走向开阔,需要自己先给自己点头,需要用一次次真实行动去证明“可以”。
去论证自己可以,并非为了向外界交代,而是为了向自己的心交代,让内心看见自己真实走过的路,让自己安心,让心力在行动中被稳固和扩展。
2. 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需要放下对结果的执念。
真正深刻的“可以”并不取决于结果,而是取决于是否踏实去做。完成一篇文章时,无论被多少人阅读,都在证明自己可以;坚持每天锻炼身体时,无论是否达到完美的身形,都在证明自己可以;勇敢表达真实想法时,无论是否被认同,都在证明自己可以。
结果常常不可控,而行动却在自己脚下。一次次坚定的行动,便是一次次“可以”的证明,让自己在真实的积累中看见能力和心力的增长,让生命获得自我信任的厚实感。
3. 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需要看见“可以”是一种心力的选择。
说到底,这是一种心力的问题,相信自己,发自深层次的相信。相信自己可以,并非意味着从不怀疑和恐惧,而是在怀疑和恐惧中,依旧选择向前跨出一步。
有时候,看似的“不可以”是因为心力不足,而心力不足又源于长期否定自己或迟疑不前。越是想证明自己可以,越需要在真实行动中锻炼心力,让心力成为可以的底气,让心灵在一次次尝试中变得坚韧柔软,容纳不安,也孕育力量。
4. 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需要找到自己擅长且热爱的“可行之点”。
自信和可行感往往来源于在某个点上找到自己真实的价值。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禀赋和兴趣,找到自己擅长且热爱的方向,让自己在其中不断投入和积累,让能力和成果自然生长。
当在这个点上不断看见自己的进步和价值时,心中的“可以”便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可触摸、可被验证的力量。即使在其他方面依然有自卑和不足,这个点上的“可以”也会成为心灵稳定的锚点,让信心在波动中得以安稳。
5. 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是对抗长期自我怀疑的真实方法。
很多人长期处于自我怀疑之中,总担心自己不够好、不够快、不够聪明、不够优秀。空想无法解决这种怀疑,只有一次次真实行动和尝试,才能缓解和疗愈这种自我怀疑。
写一篇文章完成发布,是在证明自己可以;完成一次公开表达,是在证明自己可以;解决一个问题,是在证明自己可以。当“可以”一次次被验证时,自我怀疑才会逐渐松动,心力才会逐渐丰盈,信任自己成为习惯,而非偶尔的幸运。
6. 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需要理解可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结论。
“可以”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不断从“不确定”走向“确定”,从“不知道”走向“知道”,从“不会”走向“能做到”的过程。
今天觉得可以,明天又可能被新的挑战打回“不确定”;这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意味着成长的旅程需要持续的勇气和耐心。当持续去论证自己可以时,会看见自己的边界在逐步扩大,看见自己的承载力在逐步增长,看见生命的空间在逐步开阔。
7. 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让生命保持流动和生机。
当内心持续被“不可以”的信念束缚,生命会陷入停滞,行动会变得畏缩,眼睛里会失去光。当持续去论证自己可以,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都在让生命保持流动,让心力保持鲜活,让行动带动心灵,让内在和外在共同成长。
去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去学习新的技能,去接触新的领域,去行动、去犯错、去调整、去精进,这些都是让生命不断论证“可以”的方式,让生命像流水一样不断冲刷出新的通道,让自己在时间的流动中生长出真实的力量。
8. 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是发自深处对自己温柔且坚定的信任。
最深的相信自己,并不在于喊出口号,也不在于时刻保持昂扬状态,而是即便在低谷时,也在心底默默地说一句:“我依然可以。”这种深层次的信任,是生命对自己的温柔拥抱,是黑夜中仍愿意点灯前行的底气。
当相信自己可以时,会对自己更宽容,也更严格。宽容自己在过程中出错和缓慢,严格要求自己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做到最好。这种温柔而坚定的信任,让生命不被短暂的挫折击垮,让心灵在困境中依旧保持一线光亮。
当夜深时,窗外的风吹过灯影,留下一声轻响,心中轻轻升起的句子是:应该永远去论证自己可以,以及为什么可以。因为生命短暂又宝贵,若总是质疑自己、否定自己,便失去了与生命同行的机会。
让每一次真实的行动,都成为“可以”的证明;让每一次诚实的尝试,都成为信任自己的证据;让每一次持续的努力,都成为坚定心力的来源。
愿这份持续论证“我可以”的勇气,成为每个人走向真实、丰盈且自由人生的桥梁。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