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盘考虑、考虑后续再后续,是在道中行走的真实修行
2025-07-02
做事能通盘考虑,并且考虑后续再后续,这不仅是做事的方法,更是一种心法,是把心安顿在当下,把眼放远于未来,把步伐与天时地利相融合的一种修行方式。这样的习惯与能力,是值得被看见、被学习,也是能带来真实平静力量的生发之道。
一、通盘考虑是一种敬畏天地的智慧
凡事能通盘考虑,是对天地、他人、自己都持有敬畏的态度,是将事情置于更广阔的因果关系中看待的智慧。
大多数人在做事时,习惯只看眼前的得失,以一时成败作为判断依据,容易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做出仓促甚至错误的决策。而通盘考虑意味着在行动前放慢呼吸,看清局势,看清资源,看清人心,看清因果,让行动成为水到渠成的自然发生,而非为了证明自己或者追逐短期利益的焦躁。
这种考虑并不是迟疑不决,而是带着从容和清醒去行事,让每一次出手都顺应当下与未来的节奏,让每一个行动都在更大的坐标系中合理存在。
二、考虑后续再后续,是与时间交朋友的能力
人常常因只看眼前而忽略后续,等到问题显现时,已经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而在做事时习惯考虑后续再后续,意味着不仅在行动前考虑下一步,还要思考两步、三步之后可能的演变和需要的资源与节奏。
这种思维方式,是在与时间交朋友,是理解所有事件都存在递延效应的智慧。当行动引发连锁反应时,能够从容应对,而不是被动弥补;当机会需要延续跟进时,能够提前铺垫,而非临时抱佛脚。
考虑后续再后续,并不意味着杞人忧天,而是让自己在每一个阶段都能保持从容和掌控感,让每一步都和下一步紧密衔接,让事情如同呼吸般自然展开。
三、通盘考虑和考虑后续再后续,让心保持安定
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内心往往是安定的。因为只有心安定,才不会急于求成,才有余力和空间看见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路径,才不会被短期的浮躁和诱惑干扰判断。
心的安定,让人在做决定时少了恐惧和贪婪,多了从容和信任。信任自己的节奏,信任自己的能力,也信任天地的安排。当真正做出决策时,是基于全面和深远思考后的行动,而非冲动下的短暂选择。
这种心安定,是在每日的修行中累积而来。每日反省,每日觉察,每日清理内心的执念和多余的欲望,让内心保持清明空灵,这样的心便自然具备洞见未来与全局的能力。
四、这样的做事方法,让事业与道同行
一个能成为长远事业的选择,一定是经过通盘考虑、考虑后续再后续后沉淀下来的结果。只有这样的决策,才能避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模式,才能在时间中不断积累势能,形成复利效应,让事业越走越稳,让影响力和价值持续放大。
这不仅是做事的方法,更是修道的方式。因为修道不离日用常行,真正的修行不是闭门静坐,而是在每一次做选择、每一次做判断、每一次执行时都带着觉知和清明去行,让做事的过程成为觉察和修炼自己的机会。
每一次通盘考虑,都在练习远见;每一次考虑后续再后续,都在练习系统思维和因果觉察;每一次真正去执行,都在练习专注与信任;每一次遇到结果不同于预期时,都在练习无常与调整。这些修行的过程,让心力和智慧在每一件小事中被淬炼和积累,最终成为成道路上的基石。
五、值得学习的,不只是方法,还有心法
真正值得学习的,不仅是“通盘考虑”和“考虑后续再后续”这几个字本身,而是背后所蕴含的心法:
看见本质:凡事都能看见其本质而非表象,看见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利益,看见真实需求而非表面热闹;
保持节奏:保持稳定的节奏,不急不躁,不因短期波动而失衡,也不因小成就而得意忘形;
顺势而为:随时调整,根据因缘变化灵活优化行动方案,而不是执念于一条路径;
清明觉察:每日自省,检视是否在做真正值得做的事,检视是否在偏离自己的方向;
信任流动:相信因果,做当下应做之事,不执着于结果而专注于过程。
当学会将方法与心法结合,每一次做决定都成为内外合一的行动时,人生自然会在稳健中前行,在长远中开花结果。
六、让做事的方法成为成道之路的一部分
通盘考虑、考虑后续再后续,不是为了苛求完美,而是为了让行动本身具备长远的智慧和从容的节奏。这不仅让事情更容易做成,也让人在做事过程中保持清明与喜悦。
当这样做事成为习惯,心便不再浮躁,行动便自然有效;当这样做事成为生命的节奏,人生便不再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引领方向;当这样做事成为与天地相通的呼吸,修行便融入日常,每一次选择都成为靠近道的脚步。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