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267读《论持久战》,客观、实事求是,我们就可以决定未来走向!
2024-07-13

这样看来,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

再次强调日本之优劣势。而且这是阳谋,日本人自己也知道。

当然他们不可能承认他们是退步的和野蛮的,要不然也不会义无反顾的发动侵华侵远东的一系列战争,同时他们也不会滥杀无辜,造成30万人的大屠杀惨案,战争过去将近90年仍旧不能证实大屠杀的事实,拒绝道歉。

对于人力、物力不足,我相信他们的决策者们认识相当清楚,但是这就是客观事实,他们也无法改变,所以才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喜欢用速决战、闪电战弥补他们的禀赋之不足,但他们失算了。

因为中国人民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不是奴隶,不是任人宰割的软蛋。

侵略战争任何时候在任何种族和任何人的眼里都是非正义的,无论他是美国发起,英国发起,日本发起,还是苏联发起,都是非正义的。

纵观历史,尽管侵略战争会取得一时一世的胜利,占据上风,比如几个世纪的殖民掠夺,甚至黑奴贸易,血淋淋的,但最终他们也会退出历史舞台。

那并非是文明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的。

也确实在后来他们都被被压迫地、被殖民地、被掠夺地人民起来赶跑了。

在文明觉醒后,这种侵略就更在全人类有了共识,他们是非正义的,是应该被全世界人们谴责的。

哪怕是美国侵略伊拉克、阿富汗,还要拿出一个正义的理由作为幌子呢!

中国反是,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地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的多数国家是会要援助中国的。

从反面说中国,中国当时虽然弱,虽然内外环境极其恶劣,这不是全部现实,毛主席指出了剩下的人们看不到的事实。

那就是中国正处在全世界脱离殖民者、压迫者的反殖民、反压迫的解放运动浪潮中,广大的、绝大多数的贫苦人民逐渐醒悟过来了,一方面有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站在广大贫苦人民角度的伟大理论家,以及理论的形成,一方面时间走到了成熟的节点,正如王朝末年,王朝气数已尽,一定有几波推倒大厦的力量出现的。

殖民主义的末期,殖民主义王朝,殖民主义帝国的暮年,也一定有很多波推倒他们的势力起来,这是观历史看到的,历史走到了那个时间节点。

毛主席看到了。

因为毛主席是历史大家。

从历史里看到了趋势,看到了规律。

日本不具备的,中国具备,日本具备的,是可以为中国之优势消耗或者抵消掉的。

这就是持久战的基础,因为消耗或者抵消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些,就是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

看问题看两面,甚至多面,至少是两面,阴阳二面,那事情就会变得立体、客观、全面起来,就能够更为准确的得到结论。

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一切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他的客观约束,这场中日之间的侵略和反侵略战争也是如此。

客观之所缚,他就在那里,不是你说消失他就能消失的,也不是你说想具备就具备的。

所谓客观,就是规律使然。

但并非意味着客观就不能变,如果认为不能变,那是机械主义。

正是因为矛盾推动着事物去变化,有此规律支持。

我们就可以推导出,日本之优势之时当下之优势,随着时间空间的变换,他的优势可能增强,可能减弱,可能消失,而这个增强、减弱、消失的过程,一方面是客观规律在左右着变化,一方面人力也具有极大的能动性决定他是往增强还是减弱或者消失的方向走。

当然日本人会极力推动他们往增强的方向走,而我则可以极力推动它往减弱的方向走。

正因为我们地大物博,我们人力强敌好几倍,而且我们进步、得道多助,这就决定了他的优势极大可能按着我们的使劲方向变化,即变弱甚至消失。

这就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一场拔河竞赛。

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

英雄所见略同。最后落到基本点,还是由客观资源所决定,山川河流,矿产,人力等等。

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

我终于有点领会了唯物主义的唯物了,物就是客观,他不会因为你的消失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他的出现而出现,他就在那里,实实在在的。

这就是摆在那里的客观基础条件,日本人想破天也无能为力。

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是贯彻于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阶段之中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客观,客观,物质,物质,如果不是日本人冒险的本性,在那样一种只是相对地强,有极大的风险败,因为后劲极其不足,贸然发动战争,相当不智。

这只不过是马后炮的说法。

日本人再过几百年,遇到这样的机会,他未必会反思他的过错,未必会汲取他的教训。

这就是人类,在同一个坑里反复犯错,哪怕知道是错,他还是存着侥幸心理。

所以我非常同意当年明月的说法,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其实是句空话,知道了又如何?人性的贪婪不会完全遵从理智。

观察中日战争如果忘记了这些特点,那就必然要弄错;即使某些意见一时有人相信,似乎不错,但战争的经过必将证明它们是错的。

果不其然的,脱离客观,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会错。

教给我们一个方法论,做啥都必须从客观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而坚定地相信,我们有极大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去左右客观发展的走向,因为推动前进的动力是内在矛盾,我们可以左右这些矛盾。

我们现在就根据这些特点来说明我们所要说的一切问题。

收尾,引出下文。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