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买下18岁梦中的车,依然值得热泪盈眶
2025-07-04
买得起18岁喜欢的东西时,更有感觉了
每一个当下,都能成为被珍惜的时刻。许多人说,35岁或40岁再买18岁喜欢的东西,没有当年的感觉了。但当我在清晨醒来,想到自己可以靠双手和脚步去实现少年时的梦想,心里有一种踏实的欢喜。
拥有本身就是一种值得感恩的喜悦
那年大一寒假,在青岛街头看见送馒头的大哥开着路虎经过,自己站在寒风里看着车尾灯远去,心里升起的不是嫉妒,而是“我也想拥有”。当时没有能力,只能在寒风中多待几秒,把那份渴望记在心里。
现在,当我终于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去买下喜欢的车,它不再只是金属的壳,它成了自己努力的证明、汗水的注解、与青春记忆的和解。开着它,不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而是为了提醒自己:这一切来之不易,而我仍然怀有当年的那份心跳。
经历后的获得,让物品有了灵魂
18岁时喜欢的东西,只是喜欢它本身;35岁时喜欢的东西,喜欢的却是它背后自己跨过的艰难时刻。年少时穷游去西藏时,想写游记却写不出真实的内容,文字只能强行拼凑;后来再去西藏,每一次转山、每一次呼吸稀薄空气时,想起过往创业的黑夜、奔跑的早晨、焦虑与安定并行的日子,这时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有真实的血与骨。
因为走过风雨,才能在阳光中安心停留。很多人以为,得到的东西会因为时间失去光芒,实际上,是内心是否丰盈决定了拥有是否真正快乐。
年龄不限制梦想,延迟满足反而更值得
有人说,35岁得到了18岁想要的东西,是迟到的幸福;也有人说,这会带来遗憾。但在真实的日子里,没有什么迟到与早到之分,只有此时此刻是否值得。
18岁没有得到的车,35岁买来时依旧能开心大笑;18岁没能去的远方,40岁再去时,能带着孩子看更辽阔的风景。年龄从不定义热爱,年龄只是提醒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想要的东西。
那时是渴望与热血,现在是笃定与安稳。年轻时想要的是炫耀和对比,现在想要的是心安和珍惜。
继续向前的路上,依旧可以拥有热忱
很多人以为,青春只属于年轻,年轻结束后再去追逐梦想,是可笑的补偿。可我相信,只要心里依然热忱,哪怕白发满头,也能开心买下少年时喜欢的吉他,哪怕声音不再高亢,也能在黄昏里弹奏出属于自己的小调。
喜欢,是一种本能;去实现,是一种勇气。岁月只会让这两者结合得更完整。
人生没有“晚”,只有是否愿意继续
有人说,失去了少年,还有中年;失去了中年,还有老年。表面看似悲凉,实则是给了我们无限可能。只要活着,任何一天都可以是“追逐的起点”。
如果18岁没能写完的小说,现在依然想写,就去写;如果18岁没能去的远方,现在想去,就去看。年纪无法阻止你去实现真正想做的事,只有心死才会停止脚步。
人生是连续的旅程,任何阶段去实现曾经的梦想都不晚,哪怕当年是冲动,现在是思考后的热爱。
每个阶段都是生命的礼物
年轻时拥有的,是无所顾忌的勇气;中年时拥有的,是看清世界后的坚韧;老年时拥有的,是回望一生后仍怀感恩的心。
当18岁时的梦想,在35岁、40岁、甚至60岁时实现时,带着的不再是单纯的满足,而是一路成长后的从容与感恩。
哪怕身边的人、经历的事都在变,心中那个热爱生活、勇敢前行的自己,如果始终存在,就足以让人生在任何年纪都精彩。
去追求想要的东西,去做想做的事情,去过想过的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值得去尝试。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