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什么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5-07-04
真正的解决问题能力,是直面矛盾的勇气
一个人若想解决问题,首先要敢于面对问题。
我总记得教员说:“问题就是矛盾。”一切看似平静之下,都暗藏着无数未解的矛盾与冲突。若想跨过困境,便要先看清困境本身。
有人在困境中只看见纷乱,想要急于摆脱;也有人在困境中看见缝隙,能从中找出推动事情前行的杠杆。
当我们能坦然承认“问题即是矛盾”时,就能放下畏惧与回避,将视线投向问题内部的真实结构,观察事物间的对立、冲突、卡顿之处,找到真正需要撬动的核心点。
看似复杂的局面,其实往往只需要一句“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便能找准切口,卸下内心的恐惧,将手中的每一分力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真正的解决问题能力,是从表象进入本质的洞察力
“境由心生,心随境转。”
眼中所见的世界,常常只是问题的表面。
我记得教员说过:“看事情必须看它的实质,把现象看作入门的向导。”
这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现象中找入口,再深入进去触摸本质。
很多时候,表象如浪,虚浮无常;本质如海,深沉广阔。只有穿过浮浪,看见深海,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业务难题、管理卡顿、客户需求不清时,我们若能去一线访谈、去客户场景里观察、去团队一线与真实的人交流,就能在无数细节中摸到隐藏的脉络,分清“假需求”与“真需求”,在纷乱中看见真实的“主矛盾”。
一旦握住了问题的本质,就算前路依旧泥泞,也能一步步踏稳向前。
真正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坚定且灵活的执行力
看见问题的本质只是开始,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要看执行是否坚定、是否灵活。
教员说过:“战略决定必须通过战役和战斗来实现。”
这句话我常记在心里:好的想法和方案,若停在纸面,就永远是空谈。
执行力,是先下场,再优化;是先行动,再调整。
真正的执行力有三个面向:
第一,坚定的落地心。
当战略确定、方向明确,就要坚决推行到底,不因困难而中途放弃,不因外界干扰而轻易动摇。
第二,灵活的调整力。
执行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市场在变,局势在变,人的状态也在变,执行的节奏、方法、策略都要因时而变,以守灵活。
第三,耐心的扎实力。
解决问题往往是琐碎和细节的叠加,需要一次次重复微小动作,把细小的工作做到极致,才能汇聚成最终的胜利。
只有这三种执行力并存,才能真正推动问题从“洞察”走向“解决”。
真正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持续迭代的学习力
我曾思考,为什么有的人一遇到问题就慌乱,而有的人面对问题时却冷静且自信?
答案在于“是否曾经历过”。
经历过的人,往往是那些敢于“复盘”的人。
教员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每打完一场战役,便立刻总结得失,将胜败经验化作下一次行动的依据。
这种在胜利时“看窗口”、在失败时“照镜子”的方法,帮他将每一次经历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真正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总是在一次次实践后去复盘、去思考、去归纳,找到模式,积累方法,再投身下一次实践中。
这样的过程如波浪式推进,螺旋式上升,心性愈发沉稳,能力愈发圆融,问题解决能力也日益厚实。
真正的解决问题能力,是从解决问题到解决自己
看似解决问题,其实是解决自己的内心和能力。
很多人遇到问题后想要快速逃离,但其实真正解决问题,是在问题中修炼心性、锻炼智慧、增长气度。
当你能不回避矛盾,便已比多数人勇敢;
当你能看清问题本质,便已比多数人清醒;
当你能坚定灵活执行,便已比多数人高效;
当你能不断迭代成长,便已比多数人持久。
如此,解决问题已不只是解决一个局部的困难,而是让自己拥有一种底层的生存力、影响力和开拓力。
结语
教员在乱世中提出“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在艰苦中说“实践后再实践”,在平凡中教“积小胜为大胜”。
我明白了: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透过问题,解决自己;是透过解决自己,影响世界。
看见问题,深入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超越问题。
唯有如此,方能在乱局中行稳,在困境中破局,在平凡中写下不凡。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