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没人觉得叶童真的很可怕吗
2025-07-06

真正令人敬畏的人,并非因为她的锋芒,而是因为她的清醒与自由。

常有人问:叶童为什么让人觉得“可怕”?可当我安静想起她时,心底涌起的并非畏惧,而是佩服。她身上有种清醒而笃定的力量,永远不浪费力气去讨好谁,也不会为了迎合而抹掉真实的自己。她活得锋利又柔软,敏感又坚定,不取悦谁,也不为谁隐藏光芒,这样的女性,才真正让人动容。

真正的少年感,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而非年龄定义的活力。

看叶童在《乘风2025》的舞台上,62岁,白发披肩,白衣飘飘,一抬手一转身都带着灵动的风。许多人用“少年感”来形容她,实际上,这份少年感并非源自外表的稚嫩,而是源于她内在的生机。她敢于尝试新的舞蹈,哪怕记动作时也会头晕目眩,她敢于大笑,也敢于直言拒绝纠结。这份少年感,是不妥协、不敷衍自己的人生态度,是不因岁月而熄灭的热忱与松弛。

在叶童身上,看不到讨好的姿态,只能看到对生命的敬畏与投入。

当节目组的人提到担心她的体力时,她笑着说:“我一直都玩得很开心。”这句话背后没有讨好,也没有自我矮化,有的只是对舞台的尊重和对自我的信任。叶童从来不因为别人的质疑而证明自己,她只是默默准备,认真表演,然后说:“我来了,我尽力了。”这种淡然之中有底气,温柔之中有锋芒。

真正的“可怕”,是她以柔软内核拥抱世界时所迸发出的力量。

有人说她“少年感十足”,有人说她“气场强大”,甚至有人觉得她“可怕”。可这份“可怕”,并非咄咄逼人,而是她对自己诚实且不将就。她在舞台上对年轻的演员说:“我一直都玩得很开心”,既是安抚对方的紧张,也是不为外界期待所裹挟的真实表达。她从不逃避,也从不粉饰自己,她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必在意的。

一个清醒的女性,并不需要每个人都理解她,她只需要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

叶童年轻时便是影后,合作过张国荣、周润发、梁家辉等人,她演过大家闺秀,也演过粗粝的卡车司机,她既是许仙,也是赵敏。角色千变万化,可她的骨子里始终有一股清醒和自信。有人说“她把许仙演成了真男人”,也有人说“她演赵敏时霸气逼人”,无论是哪一个角色,她都演得真实,因为她从不被角色绑架,也从不被观众期待裹挟。

岁月没有带走她的锋芒,只让她更懂得温柔地对待自己。

在采访中她笑着说:“皱纹是我赚回来的故事。”她不隐藏白发,也不害怕衰老,因为每一道纹路都记录了她曾用力活过的痕迹。她没有因为年纪而停止舞台表演,也没有因为社会眼光而改变风格,她依然会在春晚舞台与赵雅芝手挽手走过,她依然会在演唱会上一开口就震撼全场,她依然会穿迷你裙,依然会露出笑容。岁月没有让她失去锋芒,而是让她更懂得如何温柔地拥抱真实的自己。

她之所以被称作“可怕”,是因为她从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讨好中。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选某位演员组队时,她说:“我必须告诉你吗?”没有情绪波动,没有刻意解释,这不是无礼,而是边界感。她从不含糊自己的立场,也不以委屈自己来换取别人的喜欢。这种清晰的自我边界,让许多人望而生畏,却也是成年人最难得的修行。

叶童的温柔与坚定,来自于她从不逃避真实的自己。

她曾说:“要爱,就别怀疑。”她和丈夫相伴多年,经历过风雨,也经历过风言风语,但她从未因为外界的议论而动摇自己的选择。她没有孩子,却资助过东南亚的儿童,她不觉得女人一定要通过生育去完成某种社会赋予的角色,她始终认为“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她从不强求别人理解她的决定,但她始终坚定地活在自己的节奏里。

真正的独立,是在任何年龄都拥有选择的能力和自由的心。

她曾说自己喜欢弹吉他、喜欢旅行、喜欢追星,也喜欢参加极限运动。62岁的她依然在练舞台剧,依然在接受新的挑战,她的独立不是高高在上的骄傲,而是对生活始终保持好奇和热爱。她的松弛感,来自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自己不需要什么。

在她身上,看见了一个人活成自己的力量感。

不论是在《新白娘子传奇》中饰演的许仙,还是在《倚天屠龙记》中饰演的赵敏,或是在《乘风2025》的舞台上,她都始终是完整的自己。她不会因为角色而改变自己,也不会因为年龄而妥协梦想。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活得自由且真实,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她让我们看见,真正的强大并不意味着无坚不摧,而是能坦然流泪后继续笑着前行。

《乘风2025》先导片里,她和梁家辉通话时落泪,坦言自己害怕表现不好辜负观众。强大如她,也有脆弱的时候,但她不会因此而退缩,她依然登上舞台,用最好的状态面对观众。强大的人,不是没有脆弱,而是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依然选择向前。

叶童的“可怕”,是提醒我们,要敢于做自己,而非迎合别人活着。

看似锋利,实则温柔,看似清醒,实则柔软,看似“可怕”,实则令人安心。她用自己的生命证明,真实的人生无需虚饰,无需讨好,无需迎合,只需忠于内心、忠于当下,用每一天的努力与专注,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