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为什么建议每个人都做自媒体?不做自媒体,等于放弃权力!
2025-07-07

掌握自己的传播权,是当代人给自己争取发言权的起点。

当我想到做自媒体,心里其实很清楚:传播的底层是权力,是话语的重量,是一个普通人用文字、声音或影像让别人停下来听你讲一句话的机会。从前,这样的机会只给电视台、报纸、广播台,一层层筛选,留下的往往只是机构允许的声音。而今天,哪怕只是一个住在出租屋的年轻人,只要内容扎实,手机在手,也能跨越无数屏障,把自己放进别人的手机,放到一座城市的耳边。

传播不是喊话,而是连接。

我见过很多人一说起自媒体,先问的是赚不赚钱、容不容易做,却很少有人问:它到底带来什么?有人说它是门生意,有人说它是工具。可在我看来,真正有用的是,它像一条通路,把本该沉默的人与需要的人连在一起,让一个小小的想法有机会滚动变成一段影响。董宇辉若没有那只话筒,他的讲课再动人,也只是课室里的一百来个学生听见。可当他手里多了直播间,他就能对话更多人,坐到平时坐不到的位置上,和原本不会理会他的人平等握手。这就是传播的意义,是借着一个人把一束光投出去。

有了传播权,很多事情都会悄悄改变方向。

我一直觉得,自媒体并不是一门保证谁发财的术,却是最适合普通人撬动资源和人脉的杠杆。很多时候,一篇文章、一个视频就是敲门砖。它不是直接带来多少钱,而是让谁想认识你,谁开始相信你有能力做成一件事。没写过字的人以为爆款文章是流量的尽头,其实一篇好文章才是关系的开始。它帮一个陌生人跨过了对你的质疑,帮一个合作方对你生出了信任。传播,就是这样一层薄膜,把有想法的人和需要想法的人黏在一起。

做自媒体这件事,本质是持续把个性打磨成辨识度。

有人疑惑:现在是不是做自媒体晚了?内容多得是,自己又不特别,会不会做不起来?可越是这样,越说明做个性化自媒体是机会。滴滴、美团再大,它们只是通道,谁来送外卖都一样。可文字、声音、影像里藏着个人的眼光、性格、选择。没有一个人的故事能被别人原封不动地抄走,没有一个人的叙述能被AI彻底取代。只要表达真实、思考真切,再大的平台都抢不走这个位置。

内容行业没有“寡头”,只有源源不断的新入口。

有人做知识付费,有人做带货,有人做情绪陪伴,有人做深度观点。再大的矩阵也替代不了一个鲜活的人。你关注大号,是为了看资讯和观点;可你订阅一个真实的小号,更多是因为你知道那背后是个活人。他今天走过的弯路,可能是你明天要避开的坑。他心里的软弱、纠结、想通了的事,可能恰好对应了你无法表达出来的念头。这个维度上,内容越个性化,就越有黏性。

把爆款当作战略,而不是偶然的运气。

很多人说做自媒体靠爆款是碰运气。我反倒觉得,任何能重复做成的事情,都离不开背后的方法。选题、标题、结构、落点,每一处都能拆解,都能优化。爆款只是验证你有没有站在用户需要的角度说话,是不是在算法面前留下了被推荐的机会,是不是在传播链路里踩对了节奏。很多人试着写,觉得没人看,其实是还没学会:流量的背后是人性,是平台,是传播结构。搞懂了,就能在不稳定里找到稳定的方法。

从公众号开始,是给自己留一块沉淀的地基。

平台可以换,热点可以换,可一个人的长文作品、可被反复搜索的内容,是留在互联网上最久的证据。有人说公众号是老牌阵地,可恰恰是这种老,证明了它经得住算法更迭、热点消散、流量起伏的考验。它像个人的房子,能放下你过往的所有思考。哪怕平台把你封掉,你依旧能带走这些文字,继续开辟新的地儿。做公众号,做长文,就是让自己有一块可复制、可引用、可背书的资产。

流量从来不是目的,能用流量做什么才是答案。

从零开始做自媒体最难的是冷启动。没人关注的时候,最怕熬不过去,看不到盼头。而爆款就是冷启动的火种。文章出来,有了阅读,就会有新读者、老读者、同行找你、甲方找你,新的合作、新的订单、新的机会,一环扣一环。没有爆款,一切都只是闭门造车。可只要有一次爆出来,一切就有了杠杆。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训练,也是不怕红利消失的底牌。

哪怕有一天,平台没有了额外推荐,广告单价下降,知识付费疲软,只要你还写得出打动人的东西,就还有下一次被看到的机会。这就是文字和内容带给普通人的安全感。别人怕红利结束,怕政策变化,怕流量骤停。一个有写作能力的人,只怕手懒心懒,其余的都不怕。

做自媒体,是一场长期修炼,最好从懂爆款开始。

很多人都想学一套万能的爆款公式,结果越学越慌乱,忘了最重要的事情:做出来,发出来,比学会更重要。写得再好,没发,谁知道?做得再多准备,没有实践,谁会给反馈?选题、标题、结构,每个细节都值得学,但只有写出来、被读过、被评论、被收藏、被点赞,你才真正拥有了一点点传播权。

说到底,自媒体给的从来不是虚妄的流量,而是一个人走出来的勇气。

我始终记得那些在电脑前偷偷写第一篇文章的人。没有人等他发声,没有人给他稿费、承诺、掌声。他只靠自己把空白填上,把杂乱的念头揉成句子。一个人写,一篇一篇写,写到慢慢有人看,有人转发,有人私信,有人投来机会。那一刻,文字就是他给自己争取到的影响力。

写字就是积蓄,就是背书,就是在权力的世界里,把名字写在一块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谁都能错过一场风口,谁都怕时代变快,但只要肯写,肯发,肯在最初没人理睬时扛住,就不会再被谁轻易忽视。传播的权力就是这样,一开始没人给,只能自己抢。

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