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张朝阳告诉我为什么要死磕公众号写作?
2025-07-07
写作是锻炼高级思维落地的最好方式。
每天刷短视频和快讯,注意力被割裂成碎片,看似获取了无数信息,实则内心依然空旷迷茫。写作恰恰是让我们在碎片化的时代,将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悟慢慢积累,提炼成可重复表达、可落地执行的观点和方法,让思维从“知道”变成“会用”。每天写一点,让大脑比昨天更清醒一点,文字让模糊变清晰,让想法变行动,让浮躁变稳定。
写作是训练自己持续复盘的练习场。
每天写作,就像每天给自己做一场简短的自我复盘,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安静审视当天经历、所学和情绪状态。复盘本身是高质量成长最有效的方法,持续写作就是用文字做复盘,让看似散乱的经历被梳理成线,让零散的想法被归纳成思路,让情绪被看见、被理解、被安顿。日积月累,写作会成为自己的清醒剂。
写作是未来AI时代最值得坚持的底层能力。
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崛起后,人类的价值会被取代,未来没有安全感。但写作所带来的表达能力、结构化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创造性输出能力,恰恰是AI最难完全取代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写作,哪怕每天只有一篇短文,也是在锻炼让自己与AI时代同行时依然与众不同的能力,让自己有真正创造和影响他人的力量。
写作是普通人搭上时代红利的稳定方法。
张朝阳说,如果他有10万元创业,他会选择先做自媒体,这背后藏着未来“人人皆是创作者”的必然趋势。公众号和短视频是个体进入商业世界最简单的入口,任何一项擅长的技能、知识、经验,都可以通过公众号持续稳定地输出,吸引同频的人,形成长期可变现的影响力。无论是课程、咨询、带货、电商还是付费社群,公众号是个人IP和商业闭环的长期蓄水池。
写作能让人形成独立判断力,减少盲目焦虑。
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多太杂,别人说赚钱容易,也有人说赚钱很难,社会情绪此起彼伏,让人无所适从。写作迫使自己针对一个主题,进行查证、思考、推演和提炼观点,让自己在复杂的世界中拥有清晰和自洽的思考框架。这种独立判断力是未来最宝贵的财富,让人少走弯路,做事时不随风而动、不被焦虑裹挟。
写作可以成为积累财富的缓慢而确定的通道。
很多人认为写作是纯兴趣,无法养活自己。实际上,公众号、专栏、电子书、付费社群和知识星球都是真实存在的可变现路径,且被大量普通人验证过。当长期写作积累了一群稳定读者后,就拥有了最稀缺的注意力资产,变现并不困难。真正难的是持续写作,而一旦能坚持两年,财富会缓慢且稳定地汇聚到来,远比“短平快”的挣快钱方式安全。
写作让自己被看见,也让世界看见自己。
大多数人渴望被理解,却又从不表达自己。写作是最平和而深刻的自我表达方式,让世界看见你的思考、经历、态度和立场,同时也让你被真正关心同一主题的人找到。写作是悄悄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光,等有缘的人在不经意间看见,而当被看见时,也是在被爱与尊重包围。
写作是一场长期主义的修行,需要耐心和节奏。
公众号写作无法在短时间获得巨大的流量和收益,它更像是种树,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修剪,不急于结果,却也知道春天来了就会开花。很多人写作三个月后放弃,因为没有看见明显回报。但那些坚持写满一年的人会收获稳定读者,写满三年的人会收获个人IP和变现闭环,写满五年的人,已经和这个世界建立起独特的联系网。
写作让人安住于当下,让心保持柔软而坚定。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大多数人感到焦躁和无力,越想成功越难静下心来。每天抽出半小时写作,让思绪安静下来,把纷杂的想法落在文字上,是让内心安顿和清明的过程。写作也是照见自己的过程,看见恐惧、看见渴望、看见真实,也慢慢学会温柔对待自己。
写作让我们成为生活的主动创造者,而非被动接收者。
持续写作的人,会在生活中主动寻找值得记录和分享的事物,会对日常的细节保持敏感,会对情绪和行为保有觉察力。这种“主动创造”的状态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尊重和珍惜,让自己的人生从自动驾驶模式中醒来,回归真实和有温度的体验。
写作是给未来自己的礼物,也可能是给他人的光。
当写下的一篇篇文章被保存下来,会在未来某个时刻被自己翻看,看到曾经的稚嫩、坚持和真实,会被自己的成长打动。而这些文字也可能在某个夜里,被一个迷茫的人看见,给予他一点温暖和方向。这是写作带来的最意外也是最宝贵的意义。
写作是对生命负责的一种方式。
当世界复杂又喧嚣,真正有力量的人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能把所学转化为可表达、可落地、可行动的思考与创造。写作,就是在训练这种能力,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真实、更坚定、更笃定。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