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妈凭啥不爱我
2025-07-08
爱并非理所当然地流向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里。
长久以来,人们以为“父母理应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常识,也因此当爱没有到来时,会有深重的失落与愤怒缠绕在心里,像一层暗影一样压在肩上。那种疑惑在深夜常常涌上来:我是他们生的,凭什么不被爱?可是在真实的生活里,爱并不是因为你存在,它就自然涌流到你面前,父母也并非一出生就获得了足够爱别人的能力。很多时候,一个家庭只是在尽力维持生活,而非真正懂得如何彼此相爱。
凡夫之心,常在渴望与恐惧间反复摇摆。
父母也是凡夫,他们依然被自己的恐惧和局限捆绑着。有时候,是经济的压力让他们每天忧心忡忡,没有余力去看见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有时候,是他们从小到大未被理解与接纳的空洞,让他们难以学会如何温柔地看见他人。渴望被理解,却又害怕被看穿;想要付出温暖,却又在愤怒和焦虑中收回了手。这种矛盾并不是针对谁,而是人的局限使然。
局限让许多生命力无法被示现出来。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柔软与善良的种子,但在恐惧和无力的笼罩下,这些种子没有被灌溉,没有生长的空间。一个经常疲惫不堪、被工作与生活耗尽的父亲,也许在看见孩子笑的时候会被触动,但在下一秒,他又会因为琐事大声斥责,转身离开。一个母亲在深夜偷偷流泪时,会恨自己为什么无法温柔耐心,却在白天重复催促、指责和冷漠。这些未能发出来的爱,便成为了“被爱不足”的现实来源,让孩子在困惑与委屈中长大。
看见局限时,也看见爱未曾完全消失。
当我们在夜深人静时回望父母的局限,会发现其中有一种深刻的无力感,而非纯粹的恶意。他们想成为更好的人,想成为更好的父母,但被自己的局限打败。看见这一点,不是为了原谅他们,而是为了看清:原来那份被期待的爱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他们没有能力让它完全显现出来。这让人心生柔软,也让生命多了一份从容,明白父母的不完美也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
行动与自我成全不必等待被爱才开始。
许多人会觉得,如果没有被爱,就没有力量去行动;如果没有被肯定,就无法信任自己。但真正的成长恰恰在于,意识到父母可能无法给予那些渴望,却不再继续把行动的钥匙交给他们手里。生命的自由感来自一个决定:即使没有被爱,我也依然值得被爱,也依然值得去爱自己,值得去创造想要的生活。这时,过去所有的局限会变成提醒,让人学会用温柔和坚定去回应当下,而不再困于“凭什么不爱我”的问题里。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