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读书学习太多,耽误赚钱!
2025-07-09
真正让你赚到钱的,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你是否日日实干
读书是为了做事,但做事不能等到读完书才开始。
我总觉得,我们这一生真正的进步,是在行动中完成的,而读书不过是为了行动时更快更准地落下这一刀斧。一年能读完十本顶级好书足矣,但若一年读了一百本书,却没有一件实事落地,也只是让自己在想象里滚烫一阵,现实依然贫寒如昨。书本与现实之间,隔着的从来不是知识量,而是起身去做的勇气。
读书多并不等于有用,真正有用的,是吸收、思考、落地执行。
很多人抱着书不肯放手,是因为读书可以让人暂时获得“我在进步”的幻觉,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但若把读书当作逃避现实行动的壳子,书越读越多,内心越空虚,因为你清楚地知道,读书没有直接帮你拿到结果。世界不会因为你读了多少书自动把钱打进你的账户,只有当知识被转化成具体可用的方法,且用在具体的事情上,并且坚持做,才会变成真正能让你吃饭的能力。
书是好书,但若无当下需要,就不是好时候。
我也喜欢读《人类简史》,喜欢叔本华的清醒,也读过那些滋养灵魂的好书。但若此刻正在运营社群、正在打磨课程、正在做营销发售,真正帮助我的,不是《人类简史》里对文明的回顾,而是那些和业务直接相关的技巧、案例、方法和数据。我告诉自己,书是可以等的,但机会、客户、业务节奏是不会等的。如果你当下要解决的是业务赚钱的问题,就应该先去看和赚钱相关的知识,先去实干,用需求去牵引学习,而不是用学习掩盖需求。
少读书,读顶级好书,且为可执行去读。
我一直坚持“慢读、精读、少读”顶级好书,让每一次阅读都能在行动中兑现,而不是在大脑里开出花却结不出果。哪怕是每天只有半小时,也要保证是对自己当下最需要的领域的深度阅读。这不是急功近利,而是让有限的时间在当下最重要的领域开出效能之花。如果书读得太多,行动就少了;而行动少了,现实就难以变化。阅读时间不应超过写作时间,学习时间不应超过做事时间,这是我多年坚持下来的实践铁律。
真正的成长,发生在“阅读—思考—行动—反馈—调整”这一完整闭环中。
读书只是第一步,当你把书中的理论和方法,在项目里试错、在市场里交锋、在客户中应用,你才真正理解了书的价值。而反馈又会倒逼你带着更明确的问题再去读书,形成内外循环,让学习和实干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是活的,是带着体温和真实痛感的,而不是空洞的自我感动。
做事是根本,读书是枝叶。
若想赚钱,想成事,想让生活和事业真正发生质变,你需要把时间和力气用在做事上,让自己的技能在实操中磨砺,让自己的知识在行动中沉淀,让自己的心性在不断解决问题中稳定和成长。等到你足够强大、有能力掌控更多时间时,再去广泛地阅读滋养心灵,让生活更有宽度和温度。
当你真正实干赚到钱了,你才会发现自己也在“被治愈”。
收入稳定后,你的焦虑会消散,情绪会稳定,待人会宽和,视野会更开阔。很多想用读书“治愈”的人,其实更需要的是先把日子过好,让自己在行动中成长,在行动中获得尊严和安全感。若你住在逼仄的出租屋里,真正需要的不是读诗,而是先让自己赚到足够搬去更好的地方再读诗。
少读书、读顶级好书、多实干、多吸收、多思考、多转化,这是持续走向财富自由和内在自由的路径。
当书成为行动的助推器,而不是行动的障碍时,你才能从“书本知识”中脱胎到“真正的智慧”。当你用知识赚钱,用钱解决生活问题,用稳定的状态再去读书时,读书才真正成为滋养,而不是苟且生活的安慰。
书本是风,行动是帆,人生是水,唯有行动才能让风推动帆,驶向真正想去的地方。
我始终记得,“知行合一”并非知在前、行在后,而是同时发生,互相验证,互相成全。当你理解了这一点,你自然会从“读书让你变得更有力量”过渡到“行动让你真正拥有力量”。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