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超152亿!全网都在为哪吒狂欢,可惜他看不到了……
2025-07-09
国漫终于站在了世界的高处,可有些人已经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刻了。
当《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票房第五,全网都在为国漫的崛起欢呼时,我却想起了余洛屹,这位孤独地死在自己家中的动漫人。他曾经想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孩子看到属于中国的动画英雄,想要证明“原创可以比外包更有价值”,想用穷尽生命的执念,为国产动画点亮一盏微弱却真实的灯火。只是,这灯火被债务、孤独和无力感浇灭在他五十一岁的年纪里,他没能等到这场迟来的胜利。
真正的坚持,往往是在没有掌声和鲜花的时候,仍然选择继续走下去。
余洛屹在动画行业最困难的时候,没有选择外包赚钱快的路,没有妥协在资本的追逐里,而是用完美主义的坚持去打磨作品,四年时间只为做好一部《西域传奇》,不惜押上房子抵债,不惜拼尽健康去筹钱发工资。这种“要让市场看看什么是优质作品”的决心,在很多人看来是天真甚至是愚蠢的。但他还是在无数个夜里盯着画面修改,拼命去守住自己作为艺术家和创造者的尊严,即使最终等来的,是票房惨败和残酷的市场冷漠。
有些理想,看似荒唐,却成了照亮后来者路途的微光。
在余洛屹倒下两年后,《大圣归来》上映,让国漫第一次在商业上尝到了胜利的味道;再过几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票房刷新纪录,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独特的生命力;如今《哪吒2》的问世,以超152亿票房再度震撼全球,让无数国漫创作者的梦想有了兑现的可能。如果没有余洛屹这样的人在黑暗里执拗前行,今天的光亮可能依旧无法被点燃。他没有看到春天的来临,却在严冬里为春天播下了种子。
做“正事”太难了,尤其是那些想改变世界、坚持创造的“正事”。
在余洛屹的遗言里,他留下“做些正事,太难了”这句话。做外包、赚快钱、复制低幼动画,能活得下去,也能吃饱饭,但他偏偏要做原创,要讲中国自己的故事,要做给孩子们看也能给成人看得热泪盈眶的作品。他在被拒绝、被冷落、被质疑、被市场一次次击倒时,依然选择不回头地坚持。他想过放弃,也想过一死了之,可是每次想到动画里那个执着战斗的洛克斗士,想到自己曾经在亚运会为国家画下作品时的骄傲,他又选择了继续撑下去。
所有伟大的成就背后,都藏着无数人的牺牲和倒下。
《哪吒2》的票房里有饺子和团队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血汗,也有余洛屹和那些曾经倒下的国漫先行者的无声付出。当观众在影院里为哪吒的热血呐喊时,很少有人记得,那些曾经为了国产动画执念而破产、而家破人亡、而含泪离去的人,他们才是最早在黑暗中点灯的人。我们庆幸如今的国漫能够在资本支持下有了更完整的工业体系,能够有人才流入和商业变现的路径,但也应该记住:这种繁荣并非从天而降,而是从一代代执着者的血和泪中生长出来的。
真正有价值的生命,是在有限的时光里,仍然愿意为一件值得的事付出全部。
每一个行业都需要那些“愚蠢”的人:不计回报去做正确的事,不看短期利益去为未来埋下伏笔。余洛屹、饺子、武寒青、黄家康……这些名字不该只在国漫从业者中被记得,他们是真实地推动了行业往前走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这个世界:有些理想值得被坚持,即使失败了,失败本身也将成为下一次胜利的基石。
最深的敬意,属于那些在看不见的地方,仍旧默默点亮一盏灯的人。
国漫能有今天的荣耀,不仅仅是商业和技术的胜利,更是文化自信的胜利,是那些愿意在风雨里守望、在黑暗里前行的创作者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的胜利。每一个在影院里为哪吒鼓掌的人,都应当记得那些看不见名字的背影,那些曾经在空旷公司里盯着屏幕修改画面的深夜,那些被拒绝后的痛哭,那些扛着沉重债务还要完成画面的执拗,那些在病房里还想着剧情和分镜的人。
如果说《哪吒2》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力量,那么,真正让这种力量生根发芽并最终开花结果的,是那些不曾被看见、已经悄悄离去的创造者们。
他们值得被看见,被记住,被感激。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